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省丽水市的云和、莲都、青田、缙云、松阳和龙泉等县区陆续引进一批国外李品种,如黑宝石李、蜜思李、黑琥珀李和威克逊李等,1997年在浙江省林业厅、丽水市林业局的支持下,云和县林业局在重河湾建立了78hm^2国外李引种试验基地,其中有李品种园6.7hm^2(引进有21个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浙江省林业厅等单位支持下,云和县林业局在重河湾建立了74 hm2国外李引种试验基地,引进21个国外李品种,经6~7年试验观察,已筛选出大石早生、皇家宝石、早美丽、李王、玫瑰皇后和黑琥珀等几个优良李品种,可在浙江南部山区推广栽培.现将优良品种李王李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7年以来,云和县林业局在重河湾建立了浙江省最大的国外李引种试验基地,该基地面积74 hm2,陆续引进国外李、杏李品种37个.经过近10年的试种观察,筛选出黑琥珀、皇家宝石、佛来索、早美丽、李王等几个优良品种,并在浙南山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4.
<正> 从1997年起,浙江省丽水市重河湾试验园区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金华市北山李类研究所和杭州市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陆续引进国内外李品种38个,从中初步筛选出大石早生李、黑琥珀、玫瑰皇后李等国外李优良品种在园区内推广栽培。现把5个主要国外李品种引种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云和县从国外引进了20余个李品种。其中有不少品种易感李细菌性穿孔病,对李树生产影响较大。本文结合云和县重河湾74hm2李基地8年的引种试验,总结了李细菌性穿孔病在云和县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的经验。(1)试验园概况试验园位于云和县城西郊的重河湾,海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目的地推广适宜沿海地区栽培的优良李品种 ,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多的李良种资源 ,我们于 1 998年引入黑宝石等 1 1个李优良品种 ,建立引种栽培试验园 ,鉴定引入品种在我市的表现和适应性 ,试栽期间我们对引入品种的物候期、果实性状和适应性等进行观察。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试材与方法1 .1 自然条件试验在山东省招远市林业科研基地园内进行 ,面积 6670 m2 ,属山前平地。当地年平均气温 1 1 .7℃ ,极端最低气温 -1 8.5℃ ,极端最高气温 3 9.8℃ ,年平均降水量 647mm,7~ 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52 .2 % ,年平均日照时数 2 73…  相似文献   

7.
皇家宝石李是1997年从浙江省北山李类研究所引进的李品种,定植在重河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经过7~8年的试验观察,该品种表现为适应性强,枝干抗病性能好,果实品质上等,丰产稳产,是一个综合性状良好、在当地有发展前景的国外李品种之一。现将其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高海拔地区引种黑宝石李的可行性,灌阳县水果生产办公室于2001年在洞井瑶族乡试种20 hm2,经4 a的栽培观察,黑宝石李在当地自然条件下,表现为早结丰产,果大质优,耐贮藏,适应性强.该品种1997年引种于湖南省科协隆回县基地,经试验观察较适宜灌阳洞井乡的土壤环境气候,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永康市 1996年开始引种黑琥珀李 ,栽培面积现已发展到 12 0 hm2 (公顷 ) ,2 0 0 0年有 10余 hm2投产 ,其中有 0 .5hm2 李园平均每 667m2 产量 2 148kg,收益近万元 ,平均单果重 95g,最大单果重 180 g,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 11%~ 12 % ,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计划密植 ,合理配置授粉品种 为获得早期丰产 ,栽植黑琥珀李宜实行密植 ,行株距为 3 m× 2 m,李树进入盛果期后间伐 ,将行株距调整为 4 m× 3 m。与黑琥珀李花期相近、授粉坐果较好的品种有玫瑰皇后、红心李、蜜思李、圣玫瑰等 ,黑琥珀与授粉品种配置比例约为 4∶ …  相似文献   

10.
李子新品种引进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长春 《河北果树》2002,(4):28-28,31
密云县现有李子面积已达 80 0hm2 ,5 5万株 ,产量 15 0 0t,品种以玉皇、晚红李为主。李子生产虽形成了一定规模 ,但品种单一、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了加快密云县特色果品基地的发展 ,促进山区农民尽快增收致富 ,于 1996~ 2 0 0 1年从山东、河北等地引进了蜜思李、盖县大李、美国大李、黑宝石、澳大利亚 14号等优新品种 ,在密云县东邵渠乡石峨村进行了引种观察 ,并于 2 0 0 0年开始在东邵渠、巨各庄等乡镇推广黑宝石等优新品种 30 0hm2 ,2 5万株。引种试验园年平均温度 10 9℃ ,1月份平均气温 - 7.6℃ ,极端最低温 - 2 7.5℃ ,≥ 10…  相似文献   

11.
红晶李果实 5月中下旬成熟 ,果实近圆形 ,色泽艳红 ,有水晶感 ,外形美观 ,平均单果重 71 .1 g ,抗细菌性穿孔病和耐瘠薄能力较强 ,但红晶李系异花授粉品种。而“黑宝石李”等授粉品种经济价值较低 ,易感染细菌性穿孔病。因此在保证红晶李的授粉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授粉树的比例是提高红晶李果园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 ,我们开展了红晶李果园水插花枝授粉技术的试验。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地位于丽水城园艺场三岩寺背 1 996年栽植的红晶李基地 ,面积共 4hm2 ,其中 3.33hm2按 2 0 %配制 ,“黑宝石李”的授粉品种 (CK )0 .67hm2 纯红晶李果园与…  相似文献   

12.
黑色李品种果实大,色泽紫黑,风味独特,可食率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掀起开发黑色李品种的热潮,福建省引进黑色李品种虽已有10余年,但多数品种表现不理想,经济效益低.为了有目的地推广适宜福建省山区栽培的优良黑色李品种,为调整果树品种结构提供更多的李良种资源,我们于1997年从浙江省新昌县果树场引进李品种拉罗达李,在福建省古田县吉巷乡新城果树场进行试栽,并在全县建立6个生产基地,进行高产优质栽培示范推广.经5年栽培试验,该品种早实丰产,适应性强,品质极优,耐贮运,商品价值高,是一个市场前景看好的中熟黑色李品种.现将引种试栽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黑琥珀李系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于1989年从法国蒙托邦州高级农业专科学校引进,2003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的认定。建瓯市于1999年从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引种,经数年观察,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状,至2006年全市推广面积166.7 hm2。建瓯市城郊果场中试栽培示范点的3 hm2黑琥珀李于2002年春种植,2004年株产10.3 kg(折667m2产量515 kg),2005年株产15.5 kg(折667m2产量775 kg),2006年株产38.5 kg(折667m2产量1 925 kg)。现将黑琥珀李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阐述如下。1引种表现1.1植物学特征属落叶小乔木果树,叶片椭圆披针形,叶尖渐…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入黑琥珀李 ,在福建省古田县松吉乡下洋村进行引种观察和大面积丰产栽培试验。供试李树栽后第 2年投产 ,第 4~ 5年进入盛果期。果实品质好 ,每公斤售价高达 1 6元。 1 998~ 1 999年 ,该品种推广到全县 1 3个乡 (镇 ) ,并在油树上大面积高接换种。目前全县栽培面积已超过 1 0 0 hm2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古田县的自然条件古田县位于福建省中北部 ,约界于东经1 1 8°3 8 ~ 1 1 9°2 4 ,北纬 2 6°1 6′~ 2 6°53 之间的山区 ,属中亚热带果树常绿落叶果树分布带 ,果树多分布在海拔 70 0 m以…  相似文献   

15.
黑宝石李在密云县试栽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云县栽培李子有悠久历史,据<北京果树志>(1990年)记载,密云县石峨的玉皇李曾是清王朝的贡品.1994年县里启动"万亩李子基地"建设工程,现面积已达800hm2,55万株,产量1169t,产值102万元.品种以玉皇、晚红李为主,占总面积的90%,品种单一,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我们于1997年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黑宝石李1780株,授粉品种红美丽李220株(砧木均为毛桃)进行试栽.  相似文献   

16.
黑宝石 (Friar)系美国于 196 8年杂交育成 ,1993年从美国加州引种。经多年观察 ,黑宝石李在我地表现良好。果个大 ,品质佳 ,早果丰产 ,耐贮运 ,适应性强 ,综合性状良好 ,在我地已大面积推广栽植 ,是极有希望的晚熟李品种。1 果实性状 果实扁圆形 ,果顶平或圆凸 ,缝合线中深 ,两半对称 ,平均单果重 80 g ,最大单果重 12 9g。果梗粗短 ,不易脱落 ,梗洼窄浅。果面紫黑色 ,全面着色。果肉黄白色 ,厚而多汁 ,肉质脆硬 ,味酸甜爽口 ,香气浓 ,无涩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5 1% ,品质上等。核小 ,离核。果实可食率 98 8%。常温下可贮放 15…  相似文献   

17.
李青 《中国果树》2002,(3):30-32
李树是福建省宁德市的主栽果树之一,但目前缺乏优质早熟李品种.为了调整李树品种结构,我们于1997年引进蜜思李(Methley,新西兰品种,中国李×樱桃李),在宁德市的古田县和福安市进行区域试验,建立丰产示范园,并开展示范推广工作.目前,这2个市(县)蜜思李栽培面积100hm2,分布于4个乡镇.  相似文献   

18.
黑宝石李为美国加州李十大主栽品种之首。我们于2000年从山东果树所引进,建园0.4hm2,株行距2m×3m,授粉品种为红心李,比例为7∶1。栽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667m2产量为946kg;第4年为2046kg;第5年为  相似文献   

19.
国外李在我国的引种栽培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中国李 (P.salicina )的原产地 ,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中国李由日本转引到欧美后 ,品种改良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从 192 0~ 1990年的 70 a(年 )间 ,欧美各国共育成李新品种 2 80余个 ,平均每年育成 4个。 194 0~ 1990年 ,美国加州李十大主栽品种平均每 10 a(年 )更新 3.5个。李在我国的栽培虽然相当广泛 ,但能够成为商品的李品种不多见。这些品种不仅货架期短 (仅 5~ 7d) ,而且上市集中在 7~ 8月份 ,导致市场供应集中。为加快我国李生产的发展 ,全国很多单位都在不断进行国外李的引种栽培工作。引进的国外李多数由美国育成 ,并为欧…  相似文献   

20.
<正>广东省信宜市是中国三华李龙头县(市)和三华李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目前三华李栽植面积1.5万hm2,年产鲜果16万t。2011年霜降前后,信宜市三华李出现大面积异常开花现象,为信宜市引种三华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