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酚酸类物质对野燕麦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两种酚酸类物质及其两者的混合物对野燕麦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野燕麦发芽率、幼苗形态指标及其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及其混合物可以显著延缓野燕麦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时间,降低最终的萌发率,对野燕麦幼苗的生理指标及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使幼苗体内丙二醛的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油菜种子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的镧处理(5、10、20、30、50、100 mg/L)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速率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及其幼苗根系活力。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镧(10~30 mg/L)能促进油菜种子的萌发,增强代谢和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其中以镧浓度为30 mg/L时效果最好;而高浓度的镧(30 mg/L)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代谢活动和幼苗的根系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3.
NaCl胁迫对野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俊 《种子》2017,(2):103-105
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野碗豆种子,研究NaCl胁迫对豆科牧草——野豌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豌豆种子的萌发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野豌豆幼苗的根长和根数也呈现出与种子萌发率相同的趋: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野豌豆幼苗的苗长则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野豌豆幼苗的根系活力也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而野豌豆幼苗根系的膜透性则呈现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腐植酸类肥料浸种及浇灌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燕麦种子为材料,在室内采取标准发芽试验法和生境地土壤培养法,测定腐殖酸类肥料浸种和浇灌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各腐植酸类肥料浸种对种子生活力无显著影响,腐植酸钾显著提高了种子出苗速度(P<0.05),加速了种子萌发,黄腐酸、腐植钠、腐植酸钠降低了出苗速率和活力指数。从幼苗的生长情况来看,腐植酸钾对幼苗生长量,苗高、根长和种子根的发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虽黄腐酸、腐植酸钠、腐植钠对苗高根长有显著促长作用,但因抑制了种子根的发生,对幼苗的存活和抗逆不利。各腐植酸类肥料浇灌燕麦幼苗后,对幼苗鲜重、根数、根干重、根冠比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植株的成坨性。腐殖酸钾是燕麦种子播前浸种的最佳腐殖酸类肥料,各腐殖酸类肥料都适合燕麦幼苗田浇灌。  相似文献   

5.
锌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锌(Zn2+)处理燕麦种子,结果表明:Zn2+浓度高于10-3mol/L时,燕麦种子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和幼苗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随着Zn2+浓度的增加,根系活力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根冠比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品种“贵妃兔子腿”为试验材料,探究多效唑(PP333)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MT)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芽胁迫试验中,100 mg/L的外源MT浸种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期下胚轴长、根长以及鲜重的抑制均能得到显著缓解,同时能减弱多效唑胁迫对幼苗根和下胚轴的抑制作用;幼苗胁迫试验中,100 mg/L的外源MT能显著促进幼苗株高、下胚轴粗、叶面积与根长;喷施100 mg/L的外源MT可显著提高黄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及黄瓜植株的根系活力,显著降低植株体内有害物质MDA的积累和Pro含量、SPAD值。研究表明,100 mg/L MT可有效缓解多效唑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所造成的过度抑制作用,提高黄瓜幼苗适应性,利于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欧俊 《种子》2017,(4):6-8
研究了空心莲子草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水浸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空心莲子草根、茎、叶水浸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长所受的抑制作用增强;而黄瓜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即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呈递增的趋势;在相同浓度下,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细胞膜透性对空心莲子草叶水浸液最敏感,茎次之,根最弱.  相似文献   

8.
油菜秸秆水提液对烤烟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 ~40 g/L浓度范围内的油菜秸秆水提夜对烤烟种子萌发以及萌发后幼苗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秸秆水提液具有抑制烤烟种子萌发的作用,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烤烟种子的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烤烟种子萌发后根系活力、SOD、POD和CAT活力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镉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0、1、5、10、25、50 mg/L Cd2+浓度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镉胁迫对油菜幼苗期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Cd2+浓度<5mg/L时,对油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影响;当Cd2+浓度≥5 mg/L时,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根根长、根鲜重、芽长、芽鲜重都有显著的抑制.(2)当Cd2浓度≤5 mg/L时,幼苗期根系的根长以及根鲜、干重都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Cd2+浓度>5 mg/L时,幼苗期根系的根长以及根鲜、干重都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当Cd2+浓度≤1 mg/L时,根系活力明显高于对照,当Cd2+浓度≥5 mg/L时,根系活力开始降低,且随着Cd2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说明当Cd2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Cd2浓度<5 mg/L的环境有利于油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但Cd“浓度>5 mg/L的环境不利于油菜的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外源褪黑素影响高粱种子耐盐性的机理,本研究以粒用高粱品种晋杂2002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分析盐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高粱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能明显抑制高粱种子萌发,增加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使其干物质积累量减少;适宜浓度褪黑素浸种能缓解盐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褪黑素浸种可通过提高高粱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过量活性氧积累,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维持细胞膨压,提高吸水能力;同时还可增加种子胚根根系活力,提高胚芽绿色部分光合色素含量,这些变化共同提高了高粱种子萌发期抵御盐胁迫的能力,促进其种子萌发及干物质积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胚芽长度和可溶性糖含量两个指标可作为褪黑素缓解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了乙酸、乙酸铜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mg/L浓度的乙酸对黄瓜种子萌发安全,无不良影响。而-4000mg/L的乙酸铜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黄瓜种子发芽,且表现出一定的毒害。  相似文献   

12.
丁香酸和阿魏酸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黄13”大豆为材料,研究处理液浓度分别为100,200,300,500 mg/L的阿魏酸和丁香酸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化感物质不同浓度处理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能够产生显著的化感效应.4种浓度的阿魏酸处理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为500mg/L的阿魏酸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较低浓度(100,200,300mg/L)的丁香酸处理液对大豆种子发芽率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却推迟了种子萌发,显著降低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浓度为500mg/L的丁香酸显著抑制了大豆种子萌发.阿魏酸和丁香酸对大豆幼苗鲜重、根长、株高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4种处理浓度的阿魏酸和丁香酸均使大豆幼苗中的MDA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使大豆幼苗下表皮气孔长度减小,打开的气孔个数减少,气孔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3.
大豆籽粒不同部位中的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子叶的脂肪酸成分与种子相似,胚中的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与种子和子叶的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胚中的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子叶,胚中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低于子叶。  相似文献   

14.
苯甲酸、肉桂酸对西瓜幼根生长、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毒作用是导致西瓜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试验是利用已知的西瓜主要自毒物质—苯甲酸和肉桂酸,研究其对西瓜幼根的生长、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用苯甲酸、肉桂酸处理萌发的西瓜种子能显著影响西瓜幼根的生长。随着苯甲酸、肉桂酸处理浓度的增大,胚根长度变短。观察根尖的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发现:苯甲酸、肉桂酸处理可导致根尖细胞的细胞核变形,核仁异常,细胞质稀疏,液泡增多、变大。苯甲酸对液泡的影响比肉桂酸大,而对核仁的影响,肉桂酸比苯甲酸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自主设计的集萃取、过滤和转移功能为一体的样品萃取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烟草中的吲哚乙酸和吲哚丙酸的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50 mm, 1.7 m)色谱柱,流动相为30%乙腈(0.01 mol/L的乙酸水溶液),样品经80%的甲醇高速匀浆萃取、MCI-GEL CHP 20 P反向树脂净化和过滤后,通过UPLC-FL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自主设计的样品萃取瓶可缩短前处理时间,吲哚乙酸在1.0~210 ng/m L、吲哚丙酸在1.0~240 ng/m L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9);吲哚乙酸、吲哚丙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20 ng/mL与0.25 ng/m L;在不同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90.5%~103.8%之间,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8%,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该方法能够满足烟草中吲哚乙酸和吲哚丙酸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6.
Two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during] 994-95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pray of 10−5 M GA3 at 40 days after sowing on mustard ( Brassica juncea (L.) Czern & Coss.) cv. Varuna grown with basally applied 0, 40, 80 and 120 kg N ha−1 (Expt. 1) and 0,15, 30 and 45 kg P ha−1 (Expt. 2) on pod number per plant, seeds per pod, 1000 seed weight, seed yield, biological yield, harvest index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oil.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water and GA3 spray was found when basally applied nitrogen was 0 or 40 kg N ha−1. N80 proved to be the best for yield characteristics. In another experiment on phosphorus, GA3 and 30 kg P ha−1 individually enhanced the yield, but interaction of GA3 and P remained non-significant.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oil in both experiments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only by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reatments for oleic acid and erucic acid. It was found that return in the form of yield was more for every kg applied fertilizer under GA, spray treatment. The response was more for N fertilizer in comparison to P. GA3 at a low level of fertiliz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eturn from fertilization.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利用固体平板和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三种有机酸和丙氨酸、酪氨酸、精氨酸三种氨基酸在不同浓度下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各处理组的菌丝菌落直径、胞外蛋白含量、菌丝干重、胞内多糖、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等生长参数,结果表明,外源加入0.04%的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和精氨酸能够促进双孢蘑菇的生长,其中琥珀酸组的菌丝干重最高,比对照组增加了131%;精氨酸组的胞外蛋白含量最高,比对照组增加了151%;柠檬酸组的胞内多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值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和146%。但过高浓度的有机酸和氨基酸,则抑制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和脱落酸对低温下寒地冬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单独及组合处理对寒地冬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在低温(4℃)下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种子芽长和根长,芽和根鲜重及干重以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SA和ABA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一定浓度的SA和ABA浸种处理冬小麦的种子,可显著促进种子的萌发,并且,SA的抗寒效果比ABA更明显,二者配比组合(10-4 mol/L SA和10-5 mol/L ABA)具有最显著的缓解低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中国酸雨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综述了30多年来有关中国酸雨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成果。对中国酸雨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大气降水酸度分布和离子浓度特征。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方面主要包括酸雨对主要农作物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中国酸雨的成因,探讨了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指出了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越冬期间不同处理苹果枝条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越冬前期包膜和露地枝条皮层的脱落酸含量高,2月20日开始迅速下降,包膜枝条下降快,3月5日至4月5日显著低于露地枝条(P<0.05);②包膜枝条营养芽内源脱落酸1月20日达1.47×10~(-3)mg·g~(-1)高峰值,在其后15d中脱落酸含量迅速下降,3月5日至4月5日维持低而稳定的水平;③越冬期间两个处理营养芽内源赤霉素呈上升趋势,包膜枝条上升快,其含量始终高于露地枝条,分别于2月5日和3月20日出现明显高峰,包膜枝条4月5日显著高于露地枝条(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