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卵的孵化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卵的孵化率研究曹毅李人柯林锦英谭雪徐淑元(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510315)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是一种严重为害蔬菜的新害虫,成虫和幼虫取食叶片,大大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作物的...  相似文献   

2.
栗实象鼻虫的综合防治栗实象鼻虫(GurcalisdentipesRoelofs)属鞘翅目、象鼻虫科。在河北粟产区发生普遍,栗果被害率达21.8%,严重年份高达31%。该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做土室越冬,8月上中旬出现成虫,成虫取食嫩枝补充营...  相似文献   

3.
十四点负泥虫在吉林地区栽培的芦笋上为害严重,成虫和幼虫啃食芦笋嫩茎表皮,我们自1996~1998年对校内植物标本园的芦笋和南玉帚上的十四点负泥虫的发生及为害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整理如下。1 发生和分布情况十四点负泥虫属鞘翅目负泥虫科、负泥虫属。该虫主要为害芦笋,人工喂养可取食小麦和文竹。在我校植物标本园内还可取食南玉帚(天门冬属),成虫、幼虫啃食芦笋幼嫩茎表皮。国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2 形态特征2.1 成虫、体长6.1~7.1cm,宽2.…  相似文献   

4.
王瑶 《蔬菜》2003,(1):25-25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严重危害蔬菜生产的害虫,近两年来在我区普遍发生,特别是日光温室冬春两季发生严重,造成蔬菜减产,甚至失收。该虫具有多食性、危害大、防治难的特点。现结合栽培实践,将其特征和主要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如何识别美洲斑潜蝇1.形态特征 美洲斑潜蝇成虫为2 mm大小,背部黑色并有1黄黑色亮点。成虫吸食叶片汁液,将卵产于寄主植物的叶表皮内,在适宜条件下经3~5 d孵化成幼虫。幼虫为无头蛆,白色至浅黄色,长3 mm左右,呈椭圆形。幼虫在叶片组织内取食,形成弯曲状蛇形蛀道。幼虫老熟后从蛀道顶端咬破钻出,在叶片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保护地面积的增加,蔬菜害虫的种类增多,危害也逐年加重。一般温室主要害虫有美洲斑潜蝇、白粉虱、蚜虫、根蛆等。对它们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有利于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1美洲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属世界危害性害虫,过去主要为害豆科蔬菜,在温室则食性杂,为害黄瓜、番茄、辣椒、芹菜等。以幼虫在叶片组织内潜食叶肉,形成弯弯曲曲的虫道,严重时叶片枯萎。成虫活动高峰一般在中午前后,室内高温成虫栖息在植株底部。雌成虫取食叶片产卵,导致植物细胞死亡,形成刻点,给雄成虫创造取食的场所。成虫具有趋光、…  相似文献   

6.
南美斑潜蝇是一种进口的检疫性小型害虫,是早春西、甜瓜的主要害虫之一。自2000年在本地冬荷兰豆上大面积发生危害后,一发不可收拾,逐渐在瓜类等多科数种作物上普遍发生,严重影响其产量与品质,已成为制约农业增产增效的主要害虫。下面简单介绍南美斑潜蝇在春季西、甜瓜上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技术。1为害状南美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多食性害虫,原产美洲。成虫体长1.8~2.7mm,老熟幼虫体长2.9~3.4mm。初孵幼虫呈乳白色,后期渐变为黄白色或鲜黄色。成虫吸食花蜜,幼虫潜食叶肉,叶片被蛀食后仅留上下表皮而形成蛇形隧道…  相似文献   

7.
对梨斑叶甲的观察及防治意见安广驰(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林业局277100)梨斑叶甲ParopsodessoriculataSwartz属鞘翅目叶甲科,在山东省主要分布于胶东和鲁中甫山区等梨产区,主要危害梨和杜梨,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叶片和嫩芽,发生严重时可...  相似文献   

8.
蒜蝇的防治     
蒜蝇几名根蛆、地蛆、主要为害蒜、葱菲菜等百合料蔬菜。幼虫蛀入以上蔬菜地下部取食、造成空洞、引起鳞茎腐烂,地上部叶片枯黄、死亡。蒜蝇在华北地区一年可发生3~4代,以蛹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4月份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份为成虫发生高峰、此期正值田间大蒜烂母期、可诱集成虫来此处产卵、卵产于蒜葱叶片、鳞茎和附近地表下1厘米处,幼虫孵化后立即钻入鳞茎、  相似文献   

9.
1 田间识别 美洲斑潜蝇俗称蔬菜斑潜蝇.成虫为暗灰色小蝇子。卵椭圆形、灰白色。幼虫蛆状,黄色或鲜黄色。蛹长椭圆形、略扁、黄褐色。成、幼虫均可危害,主要危害茄子叶片.成虫飞把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危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灰白色虫道.俗称“鬼画符”。初期虫道呈不规则线状伸展.终端常明显变宽,后期虫道加宽、交叉、  相似文献   

10.
美洲斑潜蝇是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一种危害性较大害虫,其寄生范围广,能在170多种植物上取食危害。自1993年12月在海南省三亚市首次发现以来,现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蔓延速度快,对蔬菜造成严重危害。我地区几年前就发现此虫为害蔬菜,目前大棚和温室栽培的番茄、黄瓜,菜豆为害都比较严重。1 形态特征及为害方式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植潜蝇亚科斑潜蝇属,原产巴西。其成虫为小型蝇类,体黑色,长1.3~2.3mm。在其两翅基部中间,有一较为显著黄色亮点,这是该虫重要特征,成虫寿命较长,交配后在叶片上刻刺产卵,形…  相似文献   

11.
美洲斑潜蝇的成虫善于飞行,幼虫潜在叶内取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呈曲折蜿蜒的隧道。在菜田发生初期即可遍及全国,无一株幸免,防不胜防,严重时全园被毁。美洲斑潜蝇已经成为当今蔬菜的主要虫害之一。美洲斑潜蝇属于高度杂食性害虫,被害寄主多达36科,其中常见的有白菜、油菜、菠菜、豆角、芹菜、黄瓜、番茄等。为了防治美洲斑潜蝇,菜农往往采用多次、大剂量地喷施杀虫剂,成虫在喷施农药后迅速地飞走,待药效过后又飞回来继续危害。这样防治效果差,而且造成蔬菜大量农药残留,影响蔬菜品质。实验发现美洲斑潜蝇飞行的成虫具有趋黄性,我们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1美洲斑潜蝇
  1.1危害症状:成虫、幼虫均可危害,以幼虫为主。雌成虫刺伤叶片,产卵和取食。幼虫潜入叶片、叶柄蛀食,形成不规则的曲曲弯弯的白色隧道,终端明显变宽。严重受害叶片失去光合作用能力,过早脱落或枯死,从而造成减产,降低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枣芽象甲的综合防治枣芽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近年在沧洲金丝小枣产区发生为害严重,在枣树萌芽期,成虫上树食害嫩芽、幼叶,严重时成片枣园嫩芽被吃光,影响枣树的生长及枣果产量和品质。1生活习性该虫在沧州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5~10cm深土中越冬。翌年3月...  相似文献   

14.
正1美洲斑潜蝇1.1危害症状:成虫、幼虫均可危害,以幼虫为主。雌成虫刺伤叶片,产卵和取食。幼虫潜入叶片、叶柄蛀食,形成不规则的曲曲弯弯的白色隧道,终端明显变宽。严重受害叶片失去光合作用能力,过早脱落或枯死,从而造成减产,降低商品价值。1.2发生规律:在北方露地条件下不能过冬,冬春季可在温室内繁殖危害。以老熟幼虫在叶片表皮或土壤表层化蛹,卵和幼虫在叶内生活,世代短,存活率高,种群增  相似文献   

15.
香蕉园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斜纹夜蛾在海南各地的香蕉园普遍发生为害。主要危害香蕉的苗期和生长期。初孵幼虫一般群集于香蕉叶片背面取食下表皮和叶肉。仅留上表皮,呈窗纱状,之后蕉叶失绿卷缩。二三龄后幼虫开始分散到叶面或附近的叶片上为害,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为害严重时。除主脉外。将整叶吃完。在香蕉苗期,斜纹夜蛾往往还取食心叶或咬断嫩茎,导致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以幼虫潜叶为害,另外成虫刺破叶片表皮产卵于植物叶肉中,吸取植株叶片汁液,并传播病毒病,严重危害作物生长。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保护地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大,斑潜蝇能在保护地安全越冬,从而在保护地周年为害。加之,斑潜蝇世代重叠严重,幼虫潜伏在蛀道内为害,杀虫剂不能直接接触,给防治带来了较大难度。为了取得好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金龟子类喜食猕猴桃嫩叶,亦为害嫩枝、花蕾和幼果,是最严重害虫之一,发生较普遍,常造成果树减产或绝收,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几年,我们对它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现介绍如下。金龟子类的成虫又称金龟虫甲;幼虫叫蛴螬,俗称地蚕、土白蚕。它们为害多种果树。猕猴桃商业化栽培后,受害年渐趋重。为害猕猴桃的金龟子有十余种,但发生普遍并能造成经济为害的主要有中华弧丽金龟(popilliaquadriguttataFabricius)和苹毛金龟子(Phylloperthapubicolliswaterhouse)。它…  相似文献   

18.
刘佳 《长江蔬菜》2002,(7):30-31
美洲斑潜蝇原产于巴西,属双翅目,潜叶蝇科,植潜蝇亚科,斑潜蝇属。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陆续流行于佛罗里达、夏威夷等地,是美洲蔬菜生产的大敌。1993年传入中国,现已遍布全国大部分蔬菜产区,其中部分菜区受斑潜蝇危害日益严重,甚至在某些蔬菜上(如黄瓜等)达到绝产的程度。1寄主和危害1.1美洲斑潜蝇寄主广泛,危害作物多主要以幼虫蛀食植物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细胞及叶柄,成虫取食和产卵孔也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嗜食豆科、葫芦科和茄科等植物。在我国已发现有16个科80多种植物受到危害。其危害蔬菜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19.
几种有机磷类杀虫药剂对美洲斑潜蝇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乐果、马拉硫磷、敌敌畏对美洲斑潜蝇各龄幼虫、雌成虫的毒力,进行了成虫取食及产卵的选择、非选择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1、2、3龄幼虫、雌成虫对毒死蜱最敏感,1、2、3龄幼虫对毒死蜱的LC50分别是0.0682、0.1216、0.1423g/L,雌成虫对毒死蜱24h、48h的LC50分别是0.1571和0.1304g/L;毒死蜱对美洲斑潜蝇的取食、产卵拒避持效期分别是6天和8天,用浓度0.48g/L毒死蜱处理2、4、6、8天后接虫,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0、18.8%、46.2%和76.5%;田间用浓度0.48、0.32g/L分别处理,6天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07%和86.39%。  相似文献   

20.
板栗栗实象甲的发生与防治栗实象甲又名板栗象鼻虫,该虫在宜昌板栗产区为害较重,受害严重时虫果率达80%。以幼虫在栗实内取食种仁,内部充满虫粪,完全丧失食用价值和发芽能力,果实早期被害往往引起落果。成虫食害嫩叶及芽,但为害不显著。1994~1995年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