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背景下耕地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路燕  宋利利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3):11-13,73
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同时也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文章针对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从耕地保护投入机制、耕地流转机制、耕地保护主体、耕地保护科技保障四个方面构建河南省耕地保护机制,从而促进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粮食生产的变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具有灰色系统的特征,可以应用灰色理论对其进行预测。基于河南省1978-2006年的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粮食生产、人口、耕地的变化特征,并利用灰色理论对河南省未来14年内粮食产量、人口和人均耕地进行了预测研究,预测精度较高。结果表明,河南省未来几年内,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呈不断下降趋势。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对应保护耕地,提高粮食产量的对策,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解决土地供需矛盾,构建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协调粮食核心区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在深入分析河南省土地资源特点及问题基础上,根据优化、集约、改善、统筹等土地利用原则,分类构建了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并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研究表明,控制新增、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资源安全保障的基础,清理闲置、提高存量利用率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核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研究为粮食核心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解决土地供需矛盾,构建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协调粮食核心区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在深入分析河南省土地资源特点及问题基础上,根据优化、集约、改善、统筹等土地利用原则,分类构建了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并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研究表明:控制新增、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资源安全保障的基础,清理闲置、提高存量利用率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核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研究为粮食核心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省粮食核心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阐述了调查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现状,分析了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农田水利设施总量供给不足、资金投入少、管理不到位、改革不彻底等因素对粮食安全生产的影响,并就如何更好地建设、完善、管理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农田水利设施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彧  田洁玫  陈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193-197,208
在河南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测算了粮食核心区的生产能力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实际生产能力总产为4 560.94万t,平均单产为11 647.9 kg/hm~2,实际单产最高的区域位于豫北豫西山前平原区,实际总产最高的区域位于黄淮海平原核心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可实现生产能力总产为10 929.80万t,平均单产为16 260.0 kg/hm~2。河南省粮食核心区近期总产增产潜力能达到约1 800万t,其中黄淮平原核心区最高,达1 000万t以上,是重要的增产区域。  相似文献   

7.
乔勇 《河南农业》2020,(7):17-18
淮阳县地处豫东南部,属潮土区,耕地面积10万hm^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功能核心区。为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在坚持多年耕地地力监测的基础上,开展耕地地力保护提升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北斗卫星遥感、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贸易服务等环节,不断推动河南省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升级。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决策部署和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工作要求,以及《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实施意见》《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以数字化转型战略为牵引,以5G规模化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5G+智慧农业”项目复制推广,是河南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从耕地面临的粮食安全、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压力出发,集成创新性构建粮食-城镇化-生态多维耕地压力测评体系,利用弹性系数量化分析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分析1996—2016年耕地多维压力问题,并基于粮食安全、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进行分区管控。结果表明:(1) 1996—2016年河南省耕地的粮食压力、生态压力高于临界值,城镇化压力持续增加,耕地保护态势存忧;(2)河南省城镇化压力与粮食压力的弹性系数为0. 065,各省辖市整体在0~1之间波动,1996—2006年间的变化最为明显,济源市甚至达到4. 098,城镇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较大;(3)根据研究期内耕地压力状况及年际变化态势,将河南省耕地利用划分为优化调节区、集约利用区、严格管控区,并从优化耕地利用格局、发展集约化现代农业以及严格管控耕地占用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日前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河南省粮食生产要以粮食稳产保收行动计划为抓手,以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夏秋并重、稳夏增秋,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升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