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正>1主要病害及防治1.1核桃细菌性黑斑病1.1.1发生及危害。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又称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也能危害叶片、嫩梢和枝条。核桃果实受害后,开始为褐色小斑点,病斑边缘不是特别清晰,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展为近似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在雨天,病斑四周多呈水渍状。如果果实尚小,则病菌可发展到内部核仁。  相似文献   

2.
洛南县核桃黑斑病危害调查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在洛南县严重发生.据调查平均株受害率94.72%,果实受害率43.53%,早实类较晚实类核桃品种易感病,其中早实类的不同品种感病程度亦不同.人工清除病源是防治核桃黑斑病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 三、真菌性病烂果的识别与防治 这类病烂果由病原真菌侵染所致,可以传染,受害果实上出现不同形状的病斑和霉层.根据果实的受害期,可分为两类,第1类主要为害成熟果实,如炭疽病、根霉果腐病、酸腐病等,第2类主要为害青果,如绵腐病,绵疫病、晚疫病、圆纹病、灰斑病、黑斑病、早疫病等.  相似文献   

4.
1危害症状 疫病可以侵害西瓜的幼苗、叶、茎及果实.伸蔓期叶片受害,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造成全叶腐烂;干燥时,病斑浅褐色至青白色,易破裂.茎蔓发病,在节部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梭形斑,后期病斑环绕,受害部溢缩.湿度大时,病部呈暗绿色腐烂;干燥时,变灰褐色干枯,病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实受害呈圆形凹陷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很快发展至整个果实,果实软腐,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  相似文献   

5.
十、主要病虫害防治1.主要病害①核桃黑斑病病害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嫩梢、芽、雄花序及枝条。幼果受害后,开始果面上出现小而微隆起的黑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斑并下陷,无明显边缘,周围呈水渍状,果实由外向内腐烂。叶片感病后,最先沿叶脉出现小黑斑,后扩大成近圆形或多角形黑斑,严重时病  相似文献   

6.
番茄脐腐病一般在番茄开花后15天左右,果实达核桃大小时发生,病斑发生在果实顶端脐部,即花器残余部位及其附近,故称脐腐病.病部初期呈水渍状暗绿色,直径为1~2厘米,随果实的发育,病斑也在扩大到半个果实以上,很快变为暗绿色或黑色,发病部位的果肉组织崩溃收缩呈显著扁平状,表皮有些革质化,受害果实的健全部位提前变红.病斑部在潮...  相似文献   

7.
1主要病害种类1.1褐腐病1.1.1症状特点主要危害果实,也为害花、叶、枝梢,果实自幼果至成熟果均可受害。果实接近成熟时受害严重。果实受害后,先发生褐色圆形病斑,逐渐扩大,果实呈褐色软腐状,并在表面产生白色或褐色丝绒状点粒,至同心圆。病果易脱落,有的失水后变成僵果而久悬于树枝上。  相似文献   

8.
正1番茄晚疫病1.1危害特征: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1.1.1幼苗期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向叶柄、茎部扩散,使变细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死亡。1.1.2成株期受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叶片表面有水浸状淡绿色病斑,渐变褐色,坏死,再扩展至整个叶片;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有稀疏的白色霉层。叶柄、茎秆和花絮受害:为不规则形、凹陷、褐色大斑,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灰白色霉层。1.1.3果实受害:有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云纹状。1.2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哈密瓜生长果实腐烂病猖獗 ,各瓜产区发生严重 ,据我们 1997、1998年在昌吉、五家渠 (一○三 ,一○二 ,一○五团 )等主要瓜产区田间调查发病率在 30 .3%~ 42 .89% ,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 ,全田绝收。加之哈密瓜市场需求量增大 ,早播种、拱棚瓜面积的扩大 ,使该病的危害期延长 ,1998年该病在北疆各产区大流行。仅农六师一○三团由于该病危害造成商品率下降 2 0 % ,损失在 5 0 0× 10 4元以上。我们采用柯赫氏法则 ,确定了哈密瓜果实腐烂病致病细菌菌株。哈密瓜果实腐烂病在哈密瓜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危害 ,特别是在果实上危害造成损失更重。茎部发病呈水浸状病斑 ,后逐渐变为褐色 ,病部易开裂 ,田间湿度大时 ,茎节病斑有菌溢产生 ;叶片受害 ,可呈现出两种症状 ,一种是由叶缘开始侵染呈黄色水浸状 V字形病斑 ,逐渐向内延伸 ,另一种是在叶面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 ,病部易开裂。严重时均可造成叶片上卷 ,甚至叶片枯死 ;瓜实上受害初为针尖大小圆形褐色病斑 ,后出现圆形褐色病 ,有时向下凹陷 ,病斑直径可达 0 .5~ 1.3cm,有时多个病斑连片 ,病斑可向果肉延伸直到瓜瓤 ,受浸染的瓜无商品价值 ,造成极大的产量损失。针对该病田间危害症状及室内致病菌研究 ,通过田间药剂筛选 ,确定了农用链霉素、消菌  相似文献   

10.
<正>1.症状。该病主要危害丝瓜叶片和果实,偶发于茎。幼苗染病后,子叶上出现圆形或卵圆形水渍状凹陷病斑,而后变褐、干枯。成株叶片受害初期出现水渍状浅绿色斑点,而后扩大变褐;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易产生乳白色黏液。果实上的病斑常向内部扩展,后期腐烂,有臭味,幼果受害后易腐烂早落。  相似文献   

11.
疫病可以侵害西瓜的幼苗、叶、茎及果实。伸蔓期叶片受害,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造成全叶腐烂;干燥时,病斑浅褐色至青白色,易破裂。茎蔓发病,在节部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梭形斑,后期病斑环绕,受害部溢缩。湿度大时,病部呈暗绿色腐烂;干燥时,变灰褐色干枯,病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实受害呈圆形凹陷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很快发展至整个果实,果实软腐,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  相似文献   

12.
西瓜阴皮病又叫细菌性果腐病、细菌性斑点病,是近几年发生的主要危害西瓜果实的严重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危害大,防治难,成为西瓜生产中难以防治的一大难题。一、病害症状西瓜阴皮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危害叶片和果实,以果实受害最重。苗期发病叶片出现水浸状褪绿色斑点,沿主脉迅速发展成为黑褐色坏死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导致叶片干枯,幼苗枯死。果实受害后,最初在果实表面出现许多水浸状暗绿色小斑点,以后逐渐发展扩大为边缘不规则的深绿色水浸状大  相似文献   

13.
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等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常造成核桃幼果腐烂,引起落果。据对河南安阳等地调查,一般植株受害率达70%~90%,果实受害率10%~40%,严重时达65%以上,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含油量均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正>无花果炭疽病是无花果易患的重要病害,由于该病危害常使大批果实腐烂。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亦可侵染枝条。果实受害后,在果面呈现圆形、稍凹陷、褐色斑块,随后在病斑上出现同心轮纹状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时在其表现长出粉红色粘质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团。最后病斑不断扩大,果实软化腐烂,有时  相似文献   

15.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又称黑斑病,是核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陕西洛南县发生也较普遍,属核桃叶果病害,主要危害核桃果实、叶片、嫩梢、芽及枝条。一般植株受害率达70%~90%,果实被害率达10%~40%.严重时达95%以上,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和含油量降低。为此,笔者近儿年对该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与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疫病发病适温为25~30℃。浇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通风不时,发病率高。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可危害叶、茎和果,以危害茎基部为主。若茎基部受害,呈暗绿色水渍状溢,秧苗萎蔫而枯死。叶片受害,先形成水渍状暗绿色斑点.扩展成近圆形淡褐色大斑。幼苗受害.多发生于嫩尖尖。果实受害,形成水渍状暗绿色凹陷病斑。后病部皱缩软,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17.
甜瓜蔓枯病又叫黑斑病、黑腐病,是甜瓜产区发生的一种普通病害。有时在个别地块发病严重,可造成整片病株枯死。1症状主要为害瓜蔓,叶和果实也能受害。1.1病蔓开始在近节部呈淡黄色。油浸状斑,稍凹陷,病斑椭圆形至梭形,病部龟裂,并分泌黄褐色胶状物,干燥后呈红褐色或黑色块状。1  相似文献   

18.
深州蜜桃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的研究I.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鉴定,蜜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锭格孢(Alternarta alternata(Fr.)Keissl),主要危害果实,病斑最早在果实第2次膨大期(7月下旬)出现,以后着病斑的发展,症状乳突状、黄尖、红尖(红斑)、褐腐和黑斑。  相似文献   

19.
核桃黑斑病是一种发生比较普遍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核桃果实,造成果实变黑、腐烂、早落,核桃仁干瘪。此外,还危害叶片、嫩梢。近年来,叶城县核桃黑斑病时有发生,常造成核桃早期落叶,幼果腐烂,引起落果,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危害情况芒果细菌性黑斑病又称细菌性角斑病。该病在我国广东、云南、广西、福建等地均有发生。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侵入叶片、幼果,引起落叶、落果,降低产量或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2.病害症状芒果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叶面有水渍状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