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几年,湖南省积极推广稻田养鱼,产量持续上升。1982年全省稻田养鱼面积由1980年的40余万亩增加到140多万亩,成鱼产量由1980年的4万余担增至18万担。成鱼亩产13斤,比全国平均亩产量高5斤。推广稻田养鱼的县市53个,养鱼面积200余万亩,预计产成鱼20万担。宁远县晓睦塘公社,连年获得稻鱼双丰收。1982年全社6822亩水  相似文献   

2.
<正> 近10多年来,我县水产品年产量均在100万担以上,最高年份达120万担。过去由于不重视鱼货加工,全县每年有15~20%的产量因变质而作了肥料,造成大量损失。到七十年代,我局十分重视鱼货保鲜工  相似文献   

3.
施佑 《淡水渔业》1980,(4):14-14
<正> 佛山地区塘鱼产量在1978年超历史最高产量的基础上,1979年全区塘鱼产量达240万担,比1978年增产5%。主产塘鱼的顺德县,1979年塘鱼产量102万担,产值5千万元,全县实现“四超历史”(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4.
在上级和科技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从八○年起推广“尼罗罗非鱼”、“荷元鲤”、“鲫鲤杂交”等新品种取得较好的成绩。全市混养“荷元鲤”由5000亩至一九八四年扩大到1.3万亩,放养鱼种由28万尾增加到270.8万尾,产量由1200担增加到3250担,  相似文献   

5.
<正> 海虾生产的旺季即将来临。近年来,上海和江苏、浙江的机帆渔船在长江口渔场生产的海虾主要有哈氏仿对虾、葛氏长臂虾和中华管鞭虾等品种,产量不断增长。据调查了解,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海虾收购量从1979年的3.3万担猛增到1981年的13.8万担。海虾的生产具有时间长、海区广、船只多、产量高、易变质等特点,在气温较高的时候,保鲜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内陆水产》1984,(3):36-36
华容县近几年大力发展渔业,建设渔业基地,主攻小水面精养高产,使鲜鱼产量大幅度上升。一九八二年全县水产品总产突破10万担,比上年增长14.1%。一九八三年水产品达124950担,比上年增加2万多担。养殖水面147559亩,产量94740担,亩产64.18斤。其中精养水面1.4万亩,产鱼44780担,亩产达320斤;家庭养鱼10159亩,  相似文献   

7.
<正> 福建沿海均有大黄鱼分布,是海洋捕捞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福建大黄鱼产量以62年为最高,年产达136万担,64年最低,年产仅13.4万担.七十年代产量逐见上升,79年达91.7万担,现就福建省大黄鱼资源变动情况,提出繁殖保护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我县地处长江三角洲,捕涝水面约360万亩,鱼塘面积达11万亩,素以鱼米之乡著称.1959年是继续大跃进的一年.全县鱼虾产量达456,238担,比解放初期14万担增加3倍以上,其中捕捞产量268,168担,比1958年增长68%;内外塘河沟养殖产量188,070担(均为起水数),比1958年增长44.3%,另外,还捕获食用、农用的贝类31万担.由于大搞基本建设,全县鱼船增至4,062条,比1958年增加27%;养鱼水面达110,401亩,比1958年增加55.5%,放养鱼种8,517万尾,比1958年增加181%.十年来,自育鱼苗29,790万尾,比上年增加6.5倍;移殖长江鱼苗3.4亿尾,育成冬片鱼种8,800万尾.  相似文献   

9.
解放后,我县渔业的发展很快,鱼产量由1949年的9790担上升到1980年的53100担,增长了5.4倍。从五十年代末开始,以养殖为主,逐渐取代了五十年代初60%以上的鱼产量依赖天然捕捞。随着农田水利的兴建,养鱼水面逐渐增加,随之而来鱼苗供不应求。为此六十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0.
一、现状和问题。 洞庭湖是我省渔业的重要基地,1983年养殖产量118万担,比50年增加116万多担、72倍,在鱼业总产中的比重也从4%上升到78%。池塘单产119.4斤,(十一个主要湖区县),养殖内湖单产31斤,81年在内湖浅水地带种植湘莲11.2万亩,产壳莲38332担,亩产34斤,83年产壳莲达56482担。  相似文献   

11.
<正> 联合国粮农组织81渔区(25°~60°S、150°E~120°W)的西南太平洋,面积为2837.5万km~2。新西兰位于该区的中西部,人少地广,经济主要依靠畜牧业,人民对鱼的需求量很少。在70年代中期的4年里,新西兰年渔获量为3.7~5.9万t,而此期在新西兰海域作业的日本底拖网年产量达4.77~15.68万t,前苏联达4.92~12.30万t,韩国底拖网也有4.1万t(1977年)的产量。70年代末期,新西兰海洋渔业发展迅速,鱼类、甲壳类、软体类的年产量从1979年的14万t逐年上升,到1991年达到61万t,上升了3倍多。 作为名贵鱼类的大西洋胸棘鲷(Hoplostethus at-lanticus)在70年代中期十年中产量345~1461t,平均837t,只占平均主要渔获量48525t的1.7%。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全球仅81渔区有此鱼生产,所以  相似文献   

12.
<正>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盛产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和脂眼鲱等中上层鱼类,据近10年的统计,闽南地区机帆船灯光围网各年渔获中上层鱼类变动于35.3~113.1万担,平均70万担。其中尤以夏汛7~9月生产规模最大,渔获量最高,为13.7~53.7万担,平均31.2万担,占全年渔获44.85,是福建省海洋渔业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的海水养殖业,近二、三年发展较快。1979至1980年,全省养殖面积扩大7.2万多亩,产量增加39.3万担。1981年,预计产量可达240万担,约占全国同海水养殖总产的四分之一。为什么福建省的海水养殖能够比较快地发展起来呢?主要是落实了渔区经济政策,因地制宜地实行了各种生产责任制。省政府明令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一个时期内稳定不变,尤其明确宣布:“海水养殖可以包到组、包到户、包到劳,  相似文献   

14.
<正> 前言70年代初开发的马面鲀,得到了各渔业生产单位的重视,发展十分迅速。到1979年开发对马越冬场后,马面鲀越冬、产卵洄游一直到产卵场,形成了连贯的生产汛期和连片的渔场。一般对马渔场称为越冬场,东海外围渔场称为过路渔场,钓鱼岛渔场称为产卵场。马面鲀是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中的主要鱼种,好的年份产量为30~33万吨(表1),初级产值超过3亿元;差的年份只有7~8万吨,产量悬殊。同时各渔场逐年产量差异也  相似文献   

15.
程剑民 《海洋渔业》1984,6(5):221-221
<正> 烤子鱼汛是长江口渔场主要五大渔汛之一,宝山县所辖的长江渔场(俗称宝山渔场)烤子鱼年产量(不包括外省及兄弟县的生产量)一般在万担左右,历史上最高产量是1973年的1万零54担。而  相似文献   

16.
<正> 一.草鱼病发生及以往治疗情况草鱼细菌性赤皮、肠炎、烂鳃病俗称“老三病”是我县发生最普遍,危害最大的鱼病。据笔者三年调查,草鱼致死的70%是由“老三病”引起,每年产量损失5000~7000担(占1986年养殖产量的1/4以上)  相似文献   

17.
征购启事     
李松青 《淡水渔业》1984,(1):F004-F004
近几年,湖南省积极推广稻田养鱼,产量持续上升。1982年全省稻田养鱼面积由1980年的40余万亩增加到14.0多万亩,成鱼产最由1980年的4万余担增至18万担。成鱼亩产13斤,比全国平均亩产量高5斤。推广稻田养鱼的县市53个,养鱼面积200余万亩,预计产成鱼20万担。宁远县晓睦塘公社,连年获得稻鱼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机帆船拖网作业,适应性广,机动性强,作业时间长,经济效益明显。我省自1973年开始发展到1984年,专业性的120马力以上机帆船拖网作业已有313个单位,年产量达66.5万担,平均单位年产量为2.100多担,最高13,971担。连同机轮拖网、机帆船中小拖网及木帆船拖网在内,1984年拖网产量达120多万担,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13%,  相似文献   

19.
郑福麟 《海洋渔业》1983,5(1):33-33
海虾生产的旺季即将来临。近年来,上海和江苏、浙江的机帆渔船在长江口渔场生产的海虾主要有哈氏仿对虾、葛氏长臂虾和中华管鞭虾等品种,产量不断增长。据调查了解,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海虾收购量从1979年的3.3万担猛增到1981年的13.8万担。海虾的生产具有时间长、海区广、船只多、产量高、易变质等特点,在气温较高的时候,保鲜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冬分 《海洋渔业》1985,7(6):266-266
近10多年来,我县水产品年产量均在100万担以上,最高年份达120万担。过去由于不重视鱼货加工,全县每年有15~20%的产量因变质而作了肥料,造成大量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