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猕猴桃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通过几种不同药剂的防冶试验,结果表明,72%农用链霉素wp20倍液涂刷猕猴桃枝干部病斑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20%农链王铜wp 20倍液、20%龙克菌sc 20倍液和72%农用链霉素wp50倍液。施药方式以轻刮涂刷效果最好。20%农链正铜wp 800倍液、20%龙克菌sc 800倍液及72%农用链霉素wp5000倍液喷洒猕猴桃病果。三者之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冬枣绿盲蝽越冬卵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比较了13种不同农药对冬枣越冬卵杀伤力的差异,筛选了3种对冬枣绿盲蝽越冬卵具有较好杀灭作用的农药。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13种农药中,对越冬卵具有较好杀灭效果的有敌敌畏、敌百虫和氰戊菊酯,敌敌畏杀卵效果较好,为75.56%,其次为氰戊菊酯和敌百虫,防治效果分别为71.24%、59.09%。而大田试验,各种农药的杀卵效果较差,氰戊菊酯效果较好,500倍、1000倍处理杀灭率仅为32.42%、22.57%;其次为敌百虫200倍液,杀灭率为21.13%。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方法才能有效控制绿盲蝽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西省交城县枣产区危害严重的枣缩果病,于2011年对其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菌速清水剂800倍液处理外,其余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均差异显著。其中,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o液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7.6%.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液6个处理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与菌速清水剂800倍液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马兰茎腐病病原为丝核菌属立枯丝菌,该病多发生在低温、高湿季节(环境)。在浙江丽水地区,马兰地上茎发病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至次年4月,地下茎发病时间在5月至10月初,并开展了多菌灵、百菌清、农用链霉素、注射用青霉素钠4种药物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多菌灵800倍液喷雾(连续3次、每次间隔6d)防治马兰茎腐病效果最好,有效率达到75.54%;百菌清防治效果次之,有效率为53.82%;农用链霉素和注射用青霉素钠防治效果极低,有效率仅为14.48%和11.96%。  相似文献   

5.
冬枣绿盲蝽成虫毒力测定与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比较了14种不同农药对冬枣绿盲蝽成虫杀伤力的差异。筛选了4种对冬枣绿盲蝽成虫具有较好杀灭作用的农药。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14种农药中,对冬枣绿盲蝽成虫具有较好杀灭效果的有敌敌畏、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氟虫腈。其中氟虫腈效果最好,LC50为81.57μg/g,其次为敌敌畏和氰戊菊酯,LC50分别为232.58μg/g、291.28μg/g。而大田试验,各种农药的防治效果较差。采用叶片喷雾法,5%氟虫腈乳油1000倍与20%甲氰菊酯乳油800倍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65.94%、64.24%。土壤处理,基本无法控制成虫危害。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方法才能有效控制绿盲蝽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冬枣绿盲蝽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8种药剂对冬枣绿盲蝽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乐斯本和万灵对冬枣绿盲蝽的防治效果最好,7 d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5.47%和74.32%,其次为硫丹、马拉硫磷、功夫和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和啶虫脒的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林农收入,改善林业生态社会效益,弥补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冀南平原地区林下种植魔芋逐渐兴起,但是制约该地区大面积推广林芋间作的关键技术是有效防治魔芋软腐病的发生。通过4a的药剂筛选和使用方法的药效试验,研究表明: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进行灌根处理防治效果可达89%。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市八月天地农业有限公司的生态猕猴桃园的5年生红阳为试材,利用EM菌泥、沼液泥、EM菌稀释液及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猕猴桃溃疡病试验。结果表明:EM活性菌泥敷涂的防治效果和病疤愈合效果最好,其次为50倍EM菌稀释液,然后依次为200倍农用链霉素、沼液泥和清水处理。EM菌泥在当年、次年4月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8%、89.1%,病疤复发率分别为5.1%、8.5%,其病疤愈合效果达60.6%;EM菌稀释液在当年、次年4月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0%、87.1%,病疤复发率分别为5.9%、10.2%,其病疤愈合效果达45.9%;农用链霉素在当年、次年4月防治效果分别为77.1%和73.1%,病疤复发率分别为10.4%、21.2%,其病疤愈合效果为22.9%。说明EM活性菌能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生物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对有髯鸢尾品种"巧缝针"采用72%农用链霉素土壤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消毒能有效控制鸢尾软腐病的发生.当72%农用链霉素用量为0.6g/m<'3>时,发病率最低为16.7%,相对防效达77.22%;新生芽数量最高为11.23个,是CK的1.77倍.  相似文献   

10.
冬枣树皮疱斑病Phoma persicae是近年在冬枣上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2009~2011年对其开展了室内抑菌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恶唑菌酮.氟硅唑,抑菌率分别为98.7%、96.2%、94.9%、93.6%、92.3%;田间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氟硅唑、中生菌素,防治效果分别为90.2%、87.1%、80.4%、69.1%,可以在防治冬枣树皮疱斑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8种不同类型的农药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进行了致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高氯.辛硫磷乳油对美国白蛾致死速度最快,在36h的致死率均达100%。48%毒死蜱乳油、5.7%高氯.氟铃脲乳油在48h的致死率也达到了100%,3.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在72h的致死效果达到了97.5%,0.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000倍液在72h的致死效果达到了90%。而5%氟铃脲乳油和5%灭幼脲乳油在72h对美国白蛾的致死率较低,仅分别达到27.6%、42.2%。  相似文献   

12.
To elucidat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cidsoluble lignin (ASL) formed in the Klason lignin determination, beech wood meals were treated with sulfuric acid (SA)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and the ASL solution was extracted with CHC13.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1) wood components yielding ASL are dissolved in 72% SA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2) the quantity of ASL is highest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then decreases with prolonged time of 72% SA treatment and finally reaches a constant value; (3) soluble lignin prepared by 72% SA treatment and subsequent standing in 3% SA again yield insoluble Klason lignin and ASL after boiling in 3% SA; and (4) about half the amount of ASL is dissolved in CHC13. The foregoing suggest that wood components yielding ASL are dissolved in 72% SA at the beginning and finally change to ASL after being subjected to depolymerization, hydrolysis, and other reactions. ASL may thus be composed of low-molecular-weight degradation products and hydrophilic derivatives of lignin.  相似文献   

13.
在大理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分别对采集后贮藏8h、24h、48h、72h的美国山核桃穗条进行含水率测定,并用不同含水率的穗条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穗条含水率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穗条采集后贮藏8h含水率为33.45%,嫁接成活率为28.8%;贮藏24h含水率为32.65%,嫁接成活率最高,为61.3%;贮藏48h含水率为31.44%,嫁接成活率为43.8%;贮藏72h含水率为31.07%,嫁接成活率最低,为25.0%。穗条蜡封最佳时间为采集后1~2d。  相似文献   

14.
将‘72杨’、杉木和毛竹的木质部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并测试‘72杨’韧皮部的解剖构造以及理化特性,为其高值化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使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和NREL标准对‘72杨’韧皮部的微观结构、结晶度、化学成分等物化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2杨’韧皮部中韧皮薄壁细胞和筛管分子占细胞总面积的(81.9±1.8)%,结构相对简单。‘72杨’韧皮部气干密度为0.358 g/cm3,绝干密度为0.321 g/cm3;而木质部的相应密度较高,分别为0.497和0.482 g/cm3;‘72杨’韧皮部结晶度仅为19.4%,比木质部低8.7%。‘72杨’韧皮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28.7%,11.1%,24.1%,均低于木质部中相应成分的含量,且木质化程度低,半纤维素以木糖为主。此外,由红外谱图发现‘72杨’韧皮部含有单宁、酚类、胼胝质等物质。‘72杨’韧皮部具有低密多孔、结构疏松、结晶度低、木质素含量低、抽提物含量高等特点。因此,‘72杨’韧皮部特别有利于机械(能耗低)或化学(抗降解屏障低)降解以及物化改性(多孔、可及性强),可提取酚类、单宁、胼胝质等物质用于工业应用,研究结果可为‘72杨’韧皮部的高值化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工林杨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衡量单板层积材强度中实木材性所占份额的贡献率概念,以揭示实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程度.以人工林杨木为对象,研究了实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实木材性好或单板层积材中的单板较厚时,贡献率较高.材性较优的69杨和材性居中的72杨、材性较差的63杨3个无性系杨木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4.34%、67.48%、64.72%,厚度为3.565mm、2.614mm、1.545mm单板组配的单板层积材中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4.00%、67.48%和58.06%.研究的6项强度性能中,杨木实木材性对抗剪强度、弹性模量和冲击韧性的贡献率较高,约为80%.  相似文献   

16.
人工林杨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衡量单板层积材强度中实木材性所占份额的贡献率概念,以揭示实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程度。以人工林杨木为对象,研究了实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实木材性好或单板层积材中的单板较厚时,贡献率较高。材性较优的69杨和材性居中的72杨、材性较差的63杨3个无性系杨木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434%、6748%、6472%,厚度为3565mm、2614mm、1545mm单板组配的单板层积材中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400%、6748%和5806%。研究的6项强度性能中,杨木实木材性对抗剪强度、弹性模量和冲击韧性的贡献率较高,约为80%。  相似文献   

17.
美国白蛾幼虫对15种农药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种农药对3龄美国白蛾幼虫进行触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5%阿维·毒死蜱乳油、0.5%二甲基二硫醚乳油、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对白蛾的致死速度最快,在36 h时100.0%死亡;高效氯氰菊酯、S-氰戊菊酯、毒死蜱在48 h时达到了100.0%死亡;5%高效氯氟菊酯水乳型、20%高氯·马乳油、21%氰戊·马拉松乳油、40%杀扑磷乳油在72 h时达到100.0%死亡。5%丁烯氟虫腈乳油仅1 500倍液没有达到100.0%死亡,25%溴氰菊酯乳油、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在72 h的触杀效果达到96.7%,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泡腾片2 000倍液在72 h时致死作用最低为63.3%。另外,还对15种农药的毒力回归方程进行了拟合,并计算出15种农药的LC5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峡口点21年、羊道沟点17年、新庄沟点18年观测统计得出:兴隆山保护区的年平均湿度73%,范围在35%~95%之间。其中峡口点67%,羊道沟点81%,新庄沟点72%。月平均湿度与年平均湿度相同,范围在90%~60%之间。森林对林内湿度影响很大,林内比林缘高,密林比疏林大。一年各月最高湿度出现在9月,最低出现在1月,逐月变化显著而有规律,夏季为68%,最低,依次春季为70%,冬季72%,秋季82%,最高,这与降水量关系极大。湿度的日变化很小,但很有规律,最大出现在白天,夜间小,最低出现在日出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