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中兽医学理论中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粪如水的一种证候。该证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之季为多。多因饲喂失节,寒温失调,脾胃不运所致。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或废绝,肚腹胀满,粪便稀软(含有未消化谷料,或泻粪粘腻,气味恶臭),腹痛不安,体瘦毛焦,精神倦怠,四肢无力,肠鸣音增强,口色赤红或青黄,舌苔厚或粘腻,脉沉数或沉细无力。若治疗得法、调养适宜则能很快痊愈,反之则成脱水重症或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2.
牛泄泻辨证诊治洪建龙龙海市紫泥兽医站泄泻多因感受外邪,饲喂不当,脏腑虚衰或失调.脾胃功能障碍所致。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草料消化吸收受阻,以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寒泻发病急,大便稀薄感如水样...  相似文献   

3.
泄泻是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粪便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上可分为冷泻、热泻、脾虚泻、伤食泻4类。笔者10多年来收治了26例患牛,治愈24例,治愈率达92.3%。  相似文献   

4.
黄牛的寒湿泄泻病是一种兽医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发病,主要发生于春秋两季。是由于畜体抗病能力下降时,受到外界寒冷因素的刺激后,机体的肠组织发生病变;随着病程的长短,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可引起肠组织的变性发炎,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致是肠黏膜充血、水肿、化脓性坏死等病变;使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胃肠机能障碍和自体中毒,病情加剧,致死率高,给农牧民群众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132例,治愈115例,治愈率达87.1%,有效率达98.3%,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泄泻是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大便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根据发病原因,临床上可分为冷泻、热泻、脾虚泻、伤食泻四类。1冷泻1.1症状患牛发病较急,大便稀薄或泻粪如水,泻粪无臭味,肠鸣如雷,腹痛,小便清短,食欲、反刍减少,鼻寒耳冷,口色淡白,舌津滑利,脉象沉迟。1.2治疗温中健脾,利水止泻。用胃苓汤加减:苍术45g、厚朴30g、白术45g、陈皮30g、煨姜60g、官桂30g、猪苓45g、泽泻30g、炙甘草20g、大枣15枚,水煎服。食欲不振者,加麦芽45g、草蔻30g、建曲45g,腹痛者,加木香30g…  相似文献   

6.
奶牛泄泻,是指奶牛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甚至如水样,俗称拉稀,是奶牛常见疾病。在临床治疗中,笔者根据发病机理应用中兽医学辩证施治,将泄泻分为寒泄型、湿热型、伤食型、脾虚型、肾虚型,对症下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望、闻、问、切是中兽医诊断家畜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它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脏腑理论为核心,同时,它又是辨证和施治的前提与基础,因为畜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病便可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以反映在某些局部,所以,从诊察疾病显现在各个方面的客观症状,就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性质及其内在联系,从而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郭春丽 《中国猪业》2008,3(10):33-34
望、闻、问、切是中兽医诊断家畜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它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脏腑理论为核心;同时,它又是辨证和施治的前提与基础。因为畜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病变可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以反映在某些局部,所以,从诊察疾病显现在各个方面的客观症状,就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原因、性质及其内在联系,从而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初生犊牛,气血未充,腠理疏松,脏腑娇嫩;饥饱寒热、食物不洁、母乳变质等,均易伤其脾胃而生泄泻。在辨证论治中,应掌握幼畜稚阴稚阳的特点,重视健脾养胃,不可轻用攻伐。犊牛泄泻,四季可见,3~6月龄的犊牛发病较多。按其病因和症状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伤食泻、热泻、寒泻、虚泻和虫泻五种。  相似文献   

10.
家畜脾虚湿盛,积食不化。多泻水便或散乱便、酸臭,粪中有未消化草料,脉细数,舌苔白厚或腻。常选用分利法治疗。分利法即利尿之法,通过利尿药调小肠、利膀胱、引导水湿从小便排出,利水止泻。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兔泄泻初探黄建亮(福建省邵武市畜牧兽医站354000)泄泻是家兔的常发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其在严寒和酷暑之季,空气湿度大时发病最多。患兔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粘腻,迅速脱水,体瘦毛焦为主要特征。近几年来,笔者试用中兽医学原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泄泻一证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重则便泻如水之证而言。泄泻一证,汉唐方书多称下利,包括痢疾在内,宋以后则将两者分开,而痢疾则属肠癖,亦称滞下。泄泻二者略有区别,如古人所说:“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若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直不阻者为泻,倾泻之谓也。”明朝孙文胤在《丹台玉案》中亦说:“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可见“泄”属粪少病缓者,“泻”为便多势急者。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羔羊泄泻我县里仁乡每年5~8月大批羔羊发生泄泻,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因脱水致死。引起本病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炎热,羔羊采食了暴晒的热青草后,又久卧湿热之地,加之羔羊自身抗病力弱,以致湿热邪毒侵入肠胃所致。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全部采用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4.
<正> 耕牛泄泻(西医称为急性胃肠炎);根据病例的观察,由于引起泄泻的原因不同,一般可分为冷泻与热泻两种情况。冷泻多发生在冬春相交和春播期间;热泻多发生在双  相似文献   

15.
泄泻是家畜的一种常见病症。治疗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必须从脾胃入手,采用补脾益气、燥湿利水、补肾止泻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1临床检查黄牛精神沉郁,耳角俱凉;可视黏膜苍白。口流清涎,舌津滑利,口温低,舌筋不明显。后躯糊满稀粪,粪中有未消化的饲料,无恶臭。体温39.8℃,呼吸31次/min,脉搏62次/min。尾脉下焦细弱。腹部听诊,瘤胃蠕动音弱,峰值不明显,每5min蠕动2次,蠕动持续时间短,肠音高朗。肺部听诊,呼吸音正常。2辨证劳伤致气血虚弱,脾肾阳虚。3治则补气养血,温脾暖肾,益气健脾。4处方黄芪60g、当归30g、党参50g、茯苓50g、苍术60g、干姜60g、炙甘草25g、焦三仙各100g,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投服,连服两…  相似文献   

17.
幼犬多幼阳之体,其身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自然界的六气敏感,入冬以来几乎每天都能接诊2~4例因风寒湿等因素造成的幼犬泄泻病例,总体说来这类病例为中焦阳气虚弱。中焦以脾胃为主,分阳和气,均为功能,阳的作用是腐熟热化,气的作用是受纳运化,往往阳虚弱的时候气亦虚弱,  相似文献   

18.
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有的呈喷射状水泻的病症。它多因脾为寒湿所侵,误食霉烂、冷冻草料,或者继发于某些传染性肠道疾病例如传染性胃肠炎等。笔者使用单方缬草,治疗牛泄泻尤其是喷射状水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泻泄,兽医临床常以温补脾肾之法,大多能治愈,但血瘀泄泻。用温补脾肾之法,收效甚微,而用祛瘀之法,却能收到奇效。  相似文献   

20.
家禽泄泻症是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理论而立的,是指家禽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泄粪如水,俗称腹泻。通常泄泻按中兽医辨证分为湿热泄泻、寒湿泄泻和脾虚泄泻。根据不同主证,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