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莓的营养保健价值与市场前景浅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树莓(Raspberries)又名覆盆子、托盘、刺莓、马林等.是蔷薇科(Rosacea)悬钩子属(Rubus.L)半灌木果树.该属果树野生种很多,栽培种主要有树莓(空心莓亚属)和黑莓(实心莓亚属).树莓与黑莓的主要区别在于果实成熟时与花托是否分离.树莓果实成熟时与花托分离,形成外形似帽状的复合果;黑莓成熟时果实与花托不分离,成为复合假果(花托可食).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树莓为国际上"第三代水果",我国政府亦将树莓发展列入国家"948"计划.  相似文献   

2.
树莓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莓(Raspberry)又称覆盆子、托盘、马林,属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L),是多年生小灌木类落叶果树。果实为浆果,色泽诱人,柔嫩多汁,  相似文献   

3.
"草"也会闻歌声起舞,您相信吗?舞草就是这样一种植物.舞草(Desmodiumgyrans(L.F.)DC.),又名跳舞草、风流草、情人草、多情草.属蝶形花科山蚂蝗属(或舞草属)植物.  相似文献   

4.
5个树莓品种在北京的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玉平  许奕华 《中国果树》2005,(3):20-23,i001
树莓是多年生半灌木型落叶果树,属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 L.),分为树莓(Raspberry)、黑刺莓(Blackberry)和露莓(Dewberry)3个类群,其中树莓类群和黑刺莓类群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在我国,过去仅黑龙江省有少量经济栽培,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吉林、辽宁、江苏等省(市)相继开展引种试验,并逐步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树莓(Raspberry)也称覆盆子,属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L.)植物.树莓浆果柔嫩多汁,色泽宜人,风味独特.尤其是红莓果实具有独特香味.按成熟后花托与果实是否分离及果实的颜色,将树莓分为红莓(Strigosus)和黑莓(Bla ckberries).  相似文献   

6.
树莓的特性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树莓(Rubus idaeus L.)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果树,小灌木,又名木莓,东北地区俗称托盘、马林果、覆盆子等,具有较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我国树莓野生资源(悬钩子属)十分丰富,华北各地均有分布。我国树莓栽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其他地区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及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种植和发展树莓具有广阔的前景。1 植物学特征树莓为落叶小灌木,枝条直立,密生皮刺,叶绿色、叶背灰白色,有小刺;花两性,花瓣白色或粉红色,花瓣、萼片各5枚,萼片宿存,雄蕊多数离生,雌蕊多数着生于突起的花托上。果实为聚合果,成熟时可分…  相似文献   

7.
黑莓及其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莓和树莓为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浆果类植物,一般把聚合果成熟时与花托分离的种类称为“树莓”(Raspberry),把聚合果成熟时与花托不分离的种类称为“黑莓”(Blackberry)。聚合果营养成分丰富,尤其是Ve和SOD(过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为水果之最,Ve、SOD被认为是抗衰老、清除自由基的天然成分,因此黑莓和树莓一起被称为结果最早见效最快的“第三代新兴水果”。  相似文献   

8.
树莓丰产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树莓又称木莓,俗称托盘、马林果等,属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 L.)植物。树莓浆果营养丰富,除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高钾低钠的浆果,并含有  相似文献   

9.
基于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湖南松菌的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子实体及孢子的形态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对湖南省松林中分布最多的4种松菌进行分类鉴定.样品CSUFTHH1、CSUFTHH2、CSUFTZJ和CSUFTHY分别鉴定为乳菇属未知种(Lactarius sp.)、松乳菇(L.deliciosus)、橙红乳菇(L.akahatsu)以及红汁乳菇(L.hatsudake).  相似文献   

10.
悬钩子属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类成分,同时因其消炎和抗肿瘤等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果实口味酸甜,营养丰富,日益受到市场青睐。为解决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快速繁育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悬钩子属植物提供理论基础,对悬钩子属植物的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对悬钩子属植物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