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3名村干部碍于情面为村民出具假证明,致使公安机关在侦查村民盗伐林木一案终结后,改变定性,由盗伐林木罪改变为滥伐林木罪向检察院移送起诉。近日,某市人民法院一审以伪证罪判处3 名村干部各拘役5个月。 2003年6月,张某、游某雇用他人盗伐林木被森林公  相似文献   

2.
《河南林业》20O1年第6期“法制园地”栏目刊载的由刘先辉同志撰写的《什么叫盗伐林木罪》一文,对盗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盗伐林木罪与其他  相似文献   

3.
《陕西林业》2005,(5):33-33
被告人黄金成,男,45岁,汉族,高中文化,农民,中共党员,任佛坪县桑子坝乡女儿坝村支书,2002年被县林业局聘为护林员.2005年4月5日因涉嫌盗伐林木罪被佛坪县公安局刑事拘留,4月11日被正式逮捕.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6月12日,盗伐林木的上网逃犯王某某被抓捕归案,6月28日,同案上网逃犯张某自首归案。至此,这起流窜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白杨、阳坝等国有林区盗伐林木的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案件得以成功侦破。这起盗伐林木案共盗伐林木建始槭7株,活立木蓄积12.441立方米。案发沈家沟康县自古以来就是山清水秀、林茂  相似文献   

5.
3月4日,蒙山县人民法院以盗伐林木罪判处欧军、黄德永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相似文献   

6.
《绿化与生活》2007,(1):18-18
简要案情:2001年冬季,某区森林公安民警顶严寒冒风雪,一举破获了石某某、于某某等10人的一个盗伐林木团伙。经查明该团伙从2001年以来先后作案达20余次,盗伐林木100多  相似文献   

7.
一、盗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盗伐林木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破坏了国家、集体或者公民个人对林木的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在盗伐林木罪中,它的客观要件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 盗伐林木罪的行为对象必须是“森林或者其他林木”。这里的“森林”是指大面积的原始森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13日,江华县人民法院认定廖某犯盗伐林木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盘某犯盗伐林木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11月13日,江华县人民法院认定廖某犯盗伐林木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盘某犯盗伐林木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相似文献   

10.
近日,宝鸡县、太白县森林公安机关联合破获一起跨界盗伐林木案,抓获盗伐林木作案分子32人,有力地打击了盗伐林木犯罪行为,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1.
家住石门县新关镇的邓得元牛年再也“牛”不起来了,因为7次盗伐林木累计蓄积达5.6446立方米。3月6日,他以涉嫌盗伐林木罪.被石门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相似文献   

12.
刘斌  陈晓梅 《湖南林业》2008,(11):32-33
安化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达67.8%的林业资源大县,现有林地面积37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167万立方米。近年来,随着林业经济的发展,滥伐、盗伐林木案件的发生率也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2006年,安化县检察院所查办的滥伐、盗伐林木案件为23件,占当年“涉林”案件总数的57.5%;2007年,该院所查办的滥伐林木、盗伐林木案件为21件,占当年“涉林”案件总数的67.7%:2008年1~8月,查办滥伐、盗伐林木案件25件,占已查处“涉林”案件总数(42件)的59.5%。笔者拟结合这些“涉林”案件,就滥伐、盗伐林木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初浅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浅论盗伐林木案件的立案标准与定罪量刑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所有破坏森林资源的刑事案件中,盗伐林木案件占的比重较大,研究并实施对盗伐林木行为的打击措施.对遏制盗伐林木犯罪,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人认为盗伐林木案件的立案标准与定罪量刑标准要相一致,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盗伐林木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砍伐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林木的行为。盗伐林木案件社会危害性大,它对森林资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极大地挫伤广大林农造林、护林、爱林的积极性。《森林法》第6章把这类违法活动作为首要打击对象。第39条规定:盗伐林木情节轻微的,依法赔偿损失,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变卖所得,并处以盗伐林木价值3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盗伐林木2立方米以上或幼树100株以上,应当立案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盗…  相似文献   

15.
李平 《森林公安》2008,(3):42-43
在林业执法实务中,针对林木转让当事人或其雇工无采伐证采伐林木行为的定性,大体存在以下三种观点分歧:一是以"买方盗伐林木"定性说;二是以"买方滥伐林木"定性说;三是以"卖方滥伐林木"定性说."买方盗伐林木"定性说认为:转让林木当事人达成买卖协议但未依法办理林木权属变更登记的,该转让行为无效;因买方未取得林木所有权而无证采伐的林木仍系卖方所有,故买方的行为应定性为盗伐林木.  相似文献   

16.
家住安仁县龙海镇平山村的村民刘显德、曹日兵因购买村里山上的林木未成,竟然雇请数人盗伐林木出售。日前,安仁县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刘显德、曹日兵均犯盗伐林木罪,均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2万元。  相似文献   

17.
《河南林业》2001,(4):17-17
一、盗伐林木案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点为2-5立方米或者幼树100-200株;盗伐林木20-50立方米或者幼树1000-2000株,为重大案件立案起点;盗伐林木100-20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0-10000株,为特别重大案件立案起点。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23日,江华瑶族自治县贝江乡中星村冬木塘组的于某,未经组里群众开会讨论同意,批砍集体山场的杉树,被县人民法院以盗伐林木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10月23日,江华瑶族自治县贝江乡中星村冬木塘组的于某,未经组里群众开会讨论同意,批砍集体山场的杉树,被县人民法院以盗伐林木  相似文献   

20.
惩治腐败保护森林□黄仁平,陈其增从1992年下半年起,福建省闽清县刮起盗伐滥伐林木歪风,且不断蔓延,逐月严重,屡禁不止。至1993年10月,林业公安部门受理盗伐林木案件77起,滥伐林木案件12起。检察院审查批捕起诉的11件林业案件中,其中盗伐林木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