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梧州地区飞播造林从1961年开始试验,到1979年止,先后飞播12年,飞播马尾松总面积45.19万公顷,实播有效面积27.94万公顷。经1983年调查,成效面积14.96万公顷,成效率53.3%,仅飞播成效的森林面积就使梧州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增加七点五个百分点。成效的飞播林总蓄积量达1590.18万立方米,占梧州地区用材林总蓄积量的50.5%。  相似文献   

2.
万县地区已飞机播种造林20年,共飞播7个县,151个播区,总面积30万公顷(含重播面积),其中宜播面积2 3万公顷.据1983年和1987年两次飞播成效调查,在1983年以前飞播的17万公顷宜播面积中,成效面积7万多公顷,占宜播面积的41.2%,飞播造林直接投资705万余元,每公顷造林成本41.50元,以成效面积计算,每公顷成本为101元.实践证明,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用工少、活动范围广等特点,是加快绿化步伐的有效造林方式之一.本文以我区1978年至1982年5年的飞播造林为依据,对飞播造林成本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省从1979—1986年,在伏牛山北坡飞播油松13万公顷。通过对其中29个飞播区3.1万公顷的调查,有效面积2.2万公顷,成效面积0.7万公顷,占有效面积的31.8%。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我们调查研究了该区的17个飞播区,找出了影响播效的主导因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商洛地区飞播造林始于1975年,截止目前,已在160个播区飞播造林450万亩,其中有效面积336.4万亩。据历次飞播成效调查,1991年以前飞播的成林面积为187万亩,其面积占到全区用材林面积的22.5%。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飞播造林关键技术黎祜琛湖南省自1983年恢复飞播造林11年来,全省14个地州市的54个县先后共计完成播种面积74.53多万公顷,有效面积率79%。按有效面积率计算,每公顷投资为58.50元,为湖南省一般人工造林投资的1/6。据1989~1992...  相似文献   

6.
飞播成效显著 陕西的飞播造林起始于1958年。西北航空公司1958年榆林沙区开始试播,截止目前,共出动飞机1.2万多架次,作业飞行1.2万多小时。为陕西10个地(市)、70个县(市)飞播造林134.67万公顷,有效面积达103.33万公顷,成林面积达56.67万公顷,飞播造林成效在我国北方省(区)中名列第  相似文献   

7.
谢保富 《云南林业》1999,20(3):16-17
我国的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始于1956年3月4日(在广东省吴川县首次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1959年6月,四川省林业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的飞播造林获得首次成功,奠定了我国飞播造林的基础。云南飞播造林始于1960年8月。近40年来,我省开展过飞播造林的地州市有12个,县市82个。截至1998年,全省累计在883个播区内飞播,其飞播面积为268.2万hm2;通过采取"飞、封、补、管"等措施,飞播造林成效面积73.33万hm2,平均飞播造林成效率为4018%,其中80年代以前成效率为32.5%;1981~1990年,飞播造林平均成效率为47.85%;1991-19…  相似文献   

8.
一、飞播造林概况与成效宝鸡市从1980年开展飞播造林,并逐步转入大面积生产。9年来,飞播面积5.822万公顷,有效面积4.356万公顷。据历年飞播调查资料,成苗面积1.734万公顷,占有效面积的39.8%,占播种面积的29.8%。在秦岭南坡、北坡及千山山系建成了一批以油松为主的大面积幼林区,飞播较早的麟游、凤县的一批播区已初见成效,7~8年生油松幼林每公顷有苗3750~6750株,平均高1.5米,冠幅60~1 00厘米,地径5厘米,生长旺盛。宝鸡市的飞播成效率与北方省区相比,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我区飞播造林自1961年在全区推广应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飞播造林遍及15个地(市),74个县,58个国营林场,共计1836个飞播区。到1994年,全区飞播造林有效面积5895.2万亩,成效(苗)面积2374.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5498万立方米。其中成熟林80.4万亩,近熟林459.6万亩,中龄林375.6万亩,幼龄林1191.4万亩,未成林267.6万亩。飞播林面积占全区用材林面积的37.6%,蓄积量占35.8%;按现有飞播林立木总蓄积量5498万立方米概算,可出材2749万立方米(按出材率50%计),总价值54.98亿元(以200元/立方米计),相当于飞播造林直接投资1.6亿元的34.36倍。飞播林已成为我区新型用材林基地和松脂基地,产生着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汉中地区飞播造林从1971年开始以来,除汉中市、佛坪县外的9个县,共飞播206个播区,飞播林木种子275.45万公斤,面积475.98万亩。调查统计,1971年至1993年,成林面积和成苗面积共189.27万亩,占全区飞播面积的41.36%,占有效面积的58.47%,总评为“优”。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分析梅县地区山地广阔,山地总面积1,881万亩,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为加快荒山绿化,从1968年开始,在丰顺、五华、兴宁等县的15.6万亩山地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初步获得成功,至1984年止,总飞播面积达473.15万亩,获得了明显效果。1983年冬至1984年初,组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普查队185人,对1980年前飞播造林的85个播区进行了普查,结果全区飞播造林成效保存面积占播区有效宜林面积30%;蕉岭县的播  相似文献   

12.
刘道平 《中国林业》1997,(12):21-21
飞播造林的五大趋势文/刘道平1956年以来,全国有26个省(区、市)的931个县(旗、市、区)进行飞机播种造林,作业面积达2533万公顷,成效面积867万公顷,占建国以来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四分之一,使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0.9个百分点。40年来,飞播造...  相似文献   

13.
凤县是宝鸡市开展飞播造林最早的县,自1980年到1996年,在11个乡25个播区,共飞播造林45.8万亩,有效面积34.4万亩。其中成效面积20.6万亩,已经郁闭成林的面积12.4万亩。为确保飞播造林成果,充分发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使陕西飞播造林振翼腾飞吴圣地,李愈善陕西省飞播造林自1958年首次试播到1994年,飞播造林总面积已达120万公顷,成林面积达48万公顷。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飞播造林中引进和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大大加快了飞播造林步伐,使全省成苗面积率逐...  相似文献   

15.
安康市汉滨区的飞播造林始于1969年春季文武山播区,在飞播造林成功实施后,全区的飞播造林工程掀开了新的一页.从1969年春季飞播至今,累计完成飞播造林47个播区135.8万亩,成林保存面积为49.0万亩,造林保存率占作业面积36.1%,占有效面积45.3%,超过了国家规定成林保存面积占作业面积30%的标准.目前累积完成投资2206万元,地方群众投工100多万个.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是邓小平同志关于飞播造林重要批示10周年。10年来,我省完成飞播造林面积23.9万公顷,其中成苗成林面积10.6万公顷。在管理中,我省采取飞、封、造、管相结合措施,形成了10多万公顷飞播林基地,获得了显著成效。飞播造林具有多、快、好、省的优点,是山区造林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北方气候年变率大的影响和山区立地条件的差异,我省的飞播成效还不稳定,形成的幼林也多呈片状,分布不均,密度不匀,分散的片林给管理工  相似文献   

17.
1991年冬以来,贵港市实施一年基本消灭全市荒山的计划,到1992年6月,共完成造林3.61万公顷,占计划的96.7%,其中完成飞播造林有效面积277公顷,人工造林1.61万公顷,领导造林绿化点、工程造林0.69万公顷,一年的所造林相当于前两年造林的总和。  相似文献   

18.
<正> 1961—1985年,广西马尾松飞机播种造林经历了初试、扩大试验和大面积推广三个阶段,全区实播有效面积为3,661.44万亩,其中1969—1985年的推广面积达3,198.10万亩,占全区宜播面积的46%。飞播造林保存面积为1,185.95万亩,保存率为32.4%,使广西森林覆盖率净增3.4%。广西飞播造林取得了十分  相似文献   

19.
油松飞播造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我国北方天然分布最广的针叶树种,由于其材质优良、速生,适应性强,成为北方主要的飞播造林树种。从70年代起,油松在我国许多地区大面积飞播,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1 我国油松飞播造林分布及成效油松在我国飞播面积达133万公顷以上,成苗面积率为23%。油松飞播的最北部在吉林龙井县长白山区海拔200~650m 处,属于试验阶段,尚无大面积飞播,取得初步成  相似文献   

20.
飞播造林由于受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全部成林,1958年~1986年全省播种总面积2899.97万亩中,成效面积占27.7%。为了扩大飞播造林成果,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在飞播造林后逐步形成了补播、扩播、新播的人工播种造林体系,20多年来播种面积占飞播总面积32%。作为飞播造林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和扩大四川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全面总结了飞播造林中人工播种造林的发展、认识和实践,以及人工播种造林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