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离体研究脂肪型与瘦肉型猪脂肪组织代谢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组织培养技术对不同经过类型猪种的脂肪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脂肪的分解代谢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而月龄间差异极显著,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脂解率明显下降。香猪利用^14C-葡萄糖掺入总脂、脂肪酸、甘油及CO2的能力均显著高于长白猪,且脂肪酸的合成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甘油的合成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脂肪的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平衡的结果最终说明了脂肪随年龄增长而沉积增多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3.
4.
瘦肉型与脂肪型猪血清Leptin的比较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我国脂肪型猪与引入的瘦肉型猪ob基因的蛋白表达差异,用Western杂交比较检测了内江猪、八眉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血清Leptin水平。结果发现,脂肪型猪体内存在Leptin抵抗现象,血清Leptin水平比瘦肉型猪高3.23倍;同时发现一个大小约为33ku的蛋白与Leptin有一定的结构同源性,该蛋白也可能是Leptin的二聚体;另外,脂肪型猪ob基因的表达高于瘦肉型猪,二者肥胖程度和瘦肉率性状的差异可能还存在与ob基因表达有关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多胺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低分子量、聚阳离子的脂肪族含氮物质,普遍存在于植物体中。多胺参与多种植物的生理过程。多胺的合成和分解代谢与植物体内多种代谢途径相关联。文中概述了多胺的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为深入地了解多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合成代谢的研究结果表明,1.667nmol·s-1的胰岛素对香猪、长白猪脂肪的合成均无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0.4168pmol·s-1的胰岛素显著促进香猪脂肪酸的生物合成(P>0.05)。肾上腺素抑制长白猪脂肪组织14C-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但促进14C-葡萄糖氧化为二氧化碳及甘油。分解代谢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均促进脂肪分解,且香猪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长白猪。香猪、长白猪均表现为0.4168pmol·s-1的胰岛素不抑制脂解,1.667nmol·s-1的胰岛素则明显抑制脂解。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2004,(10):18-19
一、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是世界分布最广的瘦肉型猪代表品种。我国引入多年,由于其体形大,被毛全白,亦称为大白猪,在各地均有饲养,可作为第一母本或父本利用。 大约克夏猪具有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分析了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品种和肌肉纤维类型对肥育猪肌内脂肪(IMF)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22头体重(47.0±4.2)kg的瘦肉型杜×长×大三元杂交猪(DLY)和18头体重(55.9±7.0)kg的脂肪型宁乡猪,分别按日粮蛋白水平随机平均分为2组,DLY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13%和16%的日粮,宁乡猪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10%和13%的日粮.饲喂46 d后每组随机选4头试猪屠宰,采集背最长肌和半腱肌样品,测定IMF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日粮蛋白水平对同一品种背肌和半腱肌的IMF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宁乡猪背肌的IMF含量极显著高于DLY(P0.05);与宁乡猪相比,DLY背肌和半腱肌具有更低的油酸(C18:1)比例和更高的亚油酸(C18:2)比例(P<0.01);DLY背肌中C18:1的比例极显著低于半腱肌(P<0.01),而C18:21比例则无显著差异(P>0.05);宁乡猪的背肌和半腱肌的C18:1比例与C18:2比例无显著差异(P>O.05).结果提示,瘦肉型DLY和脂肪型宁乡猪的背肌和半腱肌的IMF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存在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对用国外优良猪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繁育的瘦肉型猪,进行了繁殖性能,育肥性能及屠宰测定试验,并采取科学的饲养技术措施进行大量繁育,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
 猪肉作为人们重要的肉食性食品,其品质的好坏直接与人类的健康相关,诸如肥胖症的发生,以及有人类肥胖症所引发的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而猪体内脂肪沉积的多少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猪脂肪组织代谢规律及其脂肪细胞分化的机理不但对提高猪肉品质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于预防和治疗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脱落酸(ABA)在种子的发育、休眠、萌发以及植物的营养生长、环境胁迫响应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植物体具有控制ABA的合成、降解、信号感知及其信号转导的调节机制。目前对高等植物ABA的合成途径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已比较深入,合成途径中的所有关键酶基因都已鉴定出,但对ABA分解代谢的研究则相对滞后。概述了ABA的生物合成、分解代谢途径及其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function gene and its effect on metabolic control and other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 liver, 438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 were determined, which were from a cDNA library of porcine liver tiss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186 ESTs have already presented in GenBank database, and 37 ESTs could be found the homology with human and other species,while the others were not identified. 45 full length insertion of the clones randomly isolated from cDNA library were also completely sequenced with different size,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9 of them were functionknown genes, 11 had no open reading frame ( ORF )at all and 15 had ORF but the function were not elucidated yet.  相似文献   

14.
收集疑似猪丹毒、猪瘟病例,整理在宰前检疫、宰后检验过程中皮肤、体内各器官系统出现的病理变化特点,用微生物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佐证屠宰检验结果,对检出猪丹毒、猪瘟生猪按规定处理。结果屠宰检验过程收集到出现典型的皮肤病理变化特征及其他组织器官病变的疑似猪丹毒、猪瘟病例,从疑似猪丹毒病料中分离到猪丹毒杆菌,且分离株可使小鼠感染死亡;对疑似猪瘟病例3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查,阳性率达73.3%。表明熟练地掌握猪丹毒、猪瘟病理变化鉴别要点可以提高不合格生猪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张秀萍  何彪  黄跃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05-20107
[目的]探讨用于屠宰场生猪猪瘟、猪丹毒的检验方法。[方法]收集疑似猪丹毒、猪瘟病例,宰前检疫,并观察宰后检验过程中皮肤、体内各器官系统出现的病理变化,用微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查佐证屠宰检验结果,对检出猪丹毒、猪瘟生猪按规定处理。[结果]从疑似猪丹毒病料中分离到猪丹毒杆菌,且分离株可使小鼠感染死亡;对疑似猪瘟病例3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查,阳性率达73.3%。[结论]熟练地掌握猪丹毒、猪瘟病理变化鉴别要点,结合实验室快速检测可以提高不合格生猪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菌必治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菌必治及设计临床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分离自韶关某猪场的猪大肠杆菌株为受试菌株,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菌必治粉针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3种浓度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结果]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MIC为0.978μg/ml。不同浓度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呈现不同的PAE。浓度为1MIC、2MIC、4MIC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的PAE值分别为(2.7988±0.0063)、(3.9550±0.0300)、(4.3653±0.0967)h。[结论]菌必治对猪大肠杆菌有明显的PAE,且呈浓度依赖性,随着菌必治浓度的增大,PAE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猪脂肪细胞的提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皮下脂肪组织经过胶原蛋白酶消化而得到脂肪细胞,因其含高脂肪成分,密度较小,故与高密度的基质血管细胞及碎屑分离开来。本实验为脂肪细胞的代谢、成分、免疫功能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特征及治疗方法,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猪舍之间完全隔开,30头/组,对发病和对照组红细胞进行镜检,并进行胆红素代谢试验以及三氮脒和强力霉素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发病猪红细胞周围呈刺状或无规则形状,可不规则移动,在血浆中可见到游离活附红细胞体。治疗后,血浆中游离的附红细胞体消失。发病猪血清TBIL和IBIL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三氮脒组和强力霉素组之间TBIL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强力霉素组IBIL降低至正常范围内(3.51μmol/L)。[结论]附红细胞体病可引起发病猪只IBIL显著升高,临床上使用三氮脒或强力霉素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