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培养方式及培养时间对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产毒能力的影响,分析了毒素对萌芽期不同指标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改良的Fries培养基产毒能力较强;连续震荡培养有利于弯孢菌产生更多的毒素;新月弯孢菌产毒的最佳时间为15天。将提取的粗毒素稀释50、100、200倍处理玉米种子,萌芽率和根长长度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极显著,而芽长长度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黄瓜尖孢镰刀菌的营养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黄瓜尖孢镰刀菌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及不同生长阶段的产孢差异,同时筛选一种最适产生小型分生孢子的培养基,为菌株小型分子孢子的收集及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Bilai's培.养基和VBC培养基为基础设计了6种培养基配方,分别为全糖型、淀粉型、低糖型、尿素型、低氮型和VBC型,运用方差分析及聚分析研究了黄瓜尖孢镰刀菌菌落生长与产孢的营养需求及其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结果]研究表明培养基类型对菌株的菌落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对分生孢子产量影响差异很大,不同类型培养上产孢量在(1.25~14.60)×106cfu/ml之间.全糖型培养基对菌株小型分生孢子的产生最有利,对大型分生孢子的产生最不利,而VBC型培养基则相反;[结论]促进尖孢镰刀菌小型分生孢子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为全糖型培养基,最大产孢量发生在培养11d.  相似文献   

3.
串珠镰刀菌粗毒素对玉米幼苗的胁迫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串珠镰刀菌粗毒素对玉米种子和幼苗进行培养处理。结果表明:毒素浓度越高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抑制率、胚芽抑制率、胚根抑制率越高,且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越强,造成幼苗的萎蔫程度愈强。不同品种玉米种子和幼苗对毒素的敏感性不同。玉米幼苗根系的电导率随毒素处理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其中对毒素耐受能力较强的品种为‘鲁单981’。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这为利用串珠镰刀菌毒素快速筛选抗病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肉鸡浓缩饲料中霉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研究春季(3月—5月)不同地区肉鸡浓缩饲料中霉菌的污染状况,分别对哈尔滨市、天津市和广东省某仓库的肉鸡浓缩饲料样品进行采样调查,分析霉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广东省的饲料样品中的霉菌污染最严重,天津市的次之,哈尔滨市的较轻;各地区产毒菌种类相似,主要是串珠镰刀菌、纯绿青霉,黄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但所占比例不同;哈尔滨以串珠镰刀菌为主,天津市的饲料3月以串珠镰刀菌为主,4月、5月以纯绿青霉为主;广东地区以纯绿青霉为主。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均未超过国家允许限量。数据表明,霉菌污染情况与地区、温度、湿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串珠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的毒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雪亮  陈锡岭 《种子》2006,25(10):13-15
串珠镰刀菌是小麦根腐病病原菌之一。利用串珠镰刀菌毒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胁迫处理,研究表明:毒素对小麦萌发率和胚根、胚芽生长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毒素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毒素对小麦根系毒害作用明显,毒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小麦根系相对电导率越高。说明串珠镰刀菌毒素是小麦根腐病的致病因子,可以利用毒素筛选抗病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6.
香蕉枯萎病诱导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防御酶为指标,研究香蕉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以期开发香蕉枯萎病的生防制剂。分别接种串珠镰刀菌、饱和石灰水、无菌水处理组培香蕉苗,7天后接种尖孢镰刀菌,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串珠镰刀菌和饱和石灰水对香蕉枯萎病株POD酶有一定影响,但在3~6 min均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25℃反应15 min,串珠镰刀菌处理SOD的活力(22.967)高于石灰水(18.171)和无菌水(14.322);2种处理CAT酶的活力曲线略高于对照,但处理间的差异不明显。说明串珠镰刀菌、饱和石灰水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导抗性的产生。研究旨在为香蕉枯萎病诱导抗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原本废弃的醋糟为主要原料,通过好食脉孢菌发酵醋糟产类胡萝卜素,从而提高醋糟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可食用的饲料,继而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先确定醋糟的主要营养成分,再以类胡萝卜素含量为测定指标,考查了不同发酵条件对好食脉孢菌发酵醋糟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分别筛选出培养基中最佳氮源及最佳氮源的添加量、确定最佳的水分添加量、培养基最佳pH值、培养基最优初装量及接种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氮源豆渣添加量12%,水添加量9 mL/12 g,培养基pH值6,培养基初装量12 g/250 mL,接种量4 mL,在此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含量可达117.68μg/g。  相似文献   

8.
镰刀菌毒素对植物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镰刀菌毒素是镰刀菌产生的非寄主选择性毒素,可导致植物萎蔫、根腐、穗腐等各种病症。本文综述了镰刀菌毒素的主要种类、产毒菌种及其侵染的主要植物,毒素作用机理及其对植株外观形态、细胞及细胞器结构、维管束等的影响,并提出了镰刀菌毒素研究在抗性材料筛选和抗性机理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用吸水纸检验法对北京地区19种蔬菜,79份种子样品的带菌分析结果是:二孢镰刀菌(Fusarium dimerum)、木贼镰刀菌(F.equiseti)、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尖孢镰刀菌(F.oxys porum)、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是北京地区蔬菜种子上6种常见的镰刀菌.其中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在北京地区是2种普遍发生的田间蔬菜病原,其它十种镰刀菌在田间的发生情况还未报道.2.利用吸水纸培养检验法分别对检验出的6种镰刀菌在种子上的菌姿特点和菌落性状进行了分析描述,故能利用立体解剖镜直接将这6种镰刀菌鉴定到种,达到快速检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旨在优化绿色木霉产胶霉菌素培养条件。实验取绿色木霉产胶霉菌素培养条件中的5个重要影响因子,设计5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数据用Design-Expert 8.0分析得出预测模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后,得出绿色木霉产胶霉菌素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9.42℃、培养基初始pH 6.35、接种量5.44%、培养时间54.5 h、菌龄44.5 h,且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胶霉菌素效价较优化前提高了15.08%。  相似文献   

11.
介绍微波消解-凯式定氮法测定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样品,优化微波消解条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5%,回收率在99.2%~102.2%之间。分析结构与国标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该法具有消化时间短、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为快速测定大豆蛋白含量以及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国家标准GB/T5009.146-2008《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量的测定》中净化部分进行改进和优化,将国家标准中净化所用的层析柱改为固相萃取柱,通过大量实验对两种净化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净化条件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小麦粉储藏期间水分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将小麦粉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模拟储藏试验,研究了储藏过程中小麦粉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粉在储存一段时间后水分可分别达到平衡状态,方差分析得出储藏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对小麦粉的水分有显著影响,且水分与储藏湿度和温度呈显著二元线性关系(Y=a+bX1+cX2)。将小麦粉的水分变化与其它品质比较分析得出,小麦粉储藏时应控制水分低于14.0%,储藏条件控制为:湿度〈70%,温度〈20℃。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豆在夏季不同仓房、不同入库时间形成的粮温不同,适时选择不同的通风条件和通风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大豆温度和调控粮食水分,减少通风水分散失,延缓了大豆储存品质变化,保证了大豆安全储存。  相似文献   

15.
万拯群 《粮食储藏》2008,37(2):13-14
为了解决花生过夏安全储藏问题,采用块状生石灰为吸湿剂,以"二合一小药袋"为缓释熏蒸剂,以五面密封为气调手段,进行了花生的低湿密闭储藏,以低湿为主导,使花生较长期处于低湿、低氧、低药的条件下,取得了安全过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栾城冬小麦产量与气候条件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淑秋 《作物学报》1980,6(3):161-170
我们采用 Fisher 提出的“积分回归”和单,偏相关、假设检验、逐步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定量地探讨栾城冬小麦产量与当地光、热、水等气候条件的基本关系和规律。指出:栾城光、热、水条件,在目前栽培水平下,可能达到亩产千斤水平的概率为70%以上;影响栾城小麦产量波动的主要气候学原因,是在三个关键时期当地温度条件与小麦生理要  相似文献   

17.
棉花秋桃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天低温,使棉铃体积和壳重的日增长高峰及达到最大值所需天数,分别延长到开花后的第24天和38天左右,比伏桃长10~15天。秋桃发育前中期温度的高低,对铃重的影响,可能大于全铃期有效积温的作用。发育初期具有较高的温度,可以获得较大的启动速度,有利获得较高的铃重。温度低于18℃,铃体积、壳干重停止增长。最后单铃籽棉重的高  相似文献   

18.
李林杰 《粮食储藏》2009,38(4):21-24
根据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自然气候状况,通过分析浅圆仓的储粮特点和入库玉米储藏指标,采取高浓度磷化氢抑制微生物活动,初步探索出磷化氢抑菌的有效浓度和可行的操作方法,总结了当前储藏条件下华南地区浅圆仓玉米储藏的经济运行模式,实现了玉米的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19.
利用干燥速率曲线测定装置研究了不同热风温度、初始水分和热风风量对薄层干燥速率的影响,根据干燥情况绘制出干燥速率曲线,并拟合出稻谷薄层干燥方程,并测定干燥前后稻谷爆腰率、发芽率、脂肪酸值以及粘度的变化情况.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风温度升高,干燥速率增大;随着热风风量增加,干燥速率增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干燥条件为温...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电子鼻技术对粳稻谷中霉菌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德国Airsense公司生产的PEN3型便携式电子鼻系统分析检测不同储藏条件下粳稻谷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通过PCA分析,不同储藏条件的粳稻谷样品可以很好的被区分;利用Loadings分析传感器贡献率挑选W1S、W2S、W5S、W3S、W1W、W2W作为新传感器阵列,对15℃、25℃、30℃条件下的传感器响应值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