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按照母猪妊娠特点,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和饲养条件下,应该采取不同的饲养方式。主要饲养方式有下列几种。(一)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主要适用于断乳后膘情较差的经产母猪和精饲料条件较差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1妊娠母猪的饲养 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大体分为三大类。1.1“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法这种方式适用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猪。这一类母猪经过分娩和一个哺乳期后,体力消耗很大,为使其能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必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使其恢复繁殖体况。  相似文献   

3.
1 妊娠母猪的饲养 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大体分为三大类. 1.1"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法 这种方式适用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猪.这一类母猪经过分娩和一个哺乳期后,体力消耗很大,为使其能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必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使其恢复繁殖体况.  相似文献   

4.
1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大体分为三大类。1.1“抓两头顾中间”这种方式适用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猪。这一类母猪经过分娩和一个哺乳期后,体力消耗很大,为使其能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必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使其恢复繁殖体况。待体况恢复后,逐步过渡到以青粗饲料为主,直到80d后,再加喂精料,以适应胎儿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这种饲养方式,形成高—低—高的营养水平,但妊娠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1.2“步步高”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配种的母猪。整个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按胎儿体重的增长而逐步提高。一般在…  相似文献   

5.
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短,给妊娠母猪的正常饲养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饲喂方式。一般可采用以下3种方式:①抓两头顾中间式。即在配种前20d和配种后10d加喂精料,待体况恢复后以青饲料为主,按饲养标准喂养,直到妊娠80d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猪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生产性能,进而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营效益。妊娠母猪由于体重、胎次、受孕时的体况、妊娠期不同阶段以及环境与管理条件的不同有不同的营养需要与管理要求,要在深刻理解母猪妊娠期不同阶段的保胎、生理营养规律的前提下,以个体为生产单元,做到有针对性的精细化饲养管理。本文简要阐述了规模化猪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标,并且对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操作规程、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饲养怀孕母猪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受精卵的正常发育,胎儿在母体健康发育,防止流产,获得量多、初生重大、体质健壮、生活力强的仔猪。产后母猪能分泌足够的乳汁供仔猪吮食。1 怀孕母猪的饲养1.1 饲养方式视母猪体况而定1.1.1 抓两头顾中间:这种方法适用于断乳后体瘦的经产母猪。配种后20~40d,要喂优质粗饲料,适当喂精料。怀孕40~80d以青粗饲料为主,80d至仔猪出生,要多喂精料,达到营养最高水平,这种方法呈现高-低-高的营养水平。1.1.2 "前粗后精"的饲养方法:本法适用于配种前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怀孕母猪营养体质好,可饲喂青粗饲…  相似文献   

8.
要获得理想的养猪经济效益,必须从抓好生猪养殖中的各个环节做起,从选种、仔猪的培育、公猪的使用及选配,到各发育阶段的营养及饲养管理。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一下妊娠母猪的饲养体会。1。确定适宜的饲养方式1.1高低高饲养方式用于断乳后体况较差的母猪。为了不影响下一阶段繁殖任务的完成,在母猪妊娠初期(前3周)要加强营养,使其迅速恢复繁殖体况,  相似文献   

9.
对于断乳后体况瘦弱的经产母猪采用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由于母猪经过一个哺乳期后,体力消耗很大,体况瘦弱,为了使它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必须在配种前10d,妊娠后20d,一个月内,加强营养,使它迅速恢复繁殖体况。体况恢复后以常规饲料为主,按饲养...  相似文献   

10.
一、抓好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 传统的怀孕母猪饲养模式是“抓两头顾中间”。此法在时间的划分上比较笼统,攻胎时间不容易把握。攻胎过早会造成母猪过肥,后期采食量减少,影响仔猪胚胎期的增重和乳腺的发育。根据胚胎和乳腺的发育规律,我们可以把怀孕期划分成5个阶段进行饲养,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从而获得较好的仔猪初生体重。  相似文献   

11.
母猪妊娠阶段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冬春季节,由于日照时间少,外界气候寒冷,温度忽高忽低,如果没有做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会对母猪造成应激刺激,影响其机体的抵抗能力,易感染多种疾病。冬季妊娠母猪在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有特殊要求,需要充分掌握母猪在妊娠阶段的具体生理特征,做到科学养殖、科学管理,避免因为冬春季节养殖管理不当造成妊娠母猪繁殖能力下降,初生仔猪体重较小。为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场效益。该文主要论述冬季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2.
养猪生产中 ,提高仔猪质量 ,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 ,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哺乳仔猪因生长发育较快 ,而消化机能尚不完善 ,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神经系统活动机能较低 ,故消化、抗病和抗应激能力较差 ,易感染各类疫病 ,影响生长发育。所以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仔猪质量。1 选好种公、母猪 ,利用杂种优势目前规模养猪场一般选用杜洛克公猪用作终端父本 ,配长大或大长二元杂种母猪 ,生产出杜长大或杜大长的商品代肉猪 ,这类商品猪一般都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特点。2 加强母猪孕期饲养管理根据母猪不同妊娠阶段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市场对猪肉及其产品的需求,生产者应不断提高猪出栏率。解决提高商品猪出栏率,首先应提高仔猪成活率。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笔者认为在坚持种猪良种化,肉猪杂种化的同时,主要应抓好妊娠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等几个环节。 1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1 妊娠母猪的营养与饲养 根据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从促进胎儿发育角度  相似文献   

14.
对妊娠母猪来说,紧闭栏饲养一般是指母猪配种一周以后转入妊娠舍,至临产前一周,在妊娠舍紧闭栏内饲养管理14周后转入产房的饲养方式。(如待配猪舍充足,可在配种后4周后转入妊娠舍紧闭栏)。1妊娠舍紧闭栏的设计与制作1.1妊娠舍的建造建设好妊娠舍将极大地方便妊娠母猪的日常饲管,提高生产效率。紧闭栏妊娠舍多采用双列式,其跨度一般8.25~8.50米即可。椽下高度2.20~2.50米,长度一般50~80米,隔热保温坡顶,一端建有值班室和贮料间。双列紧闭栏头对头排列,两列中间有1.0~1.2米宽走道,主要用于喂料和紧闭栏出猪;每列尾端有一个0.24米宽的平底…  相似文献   

15.
张萌 《中国饲料》2019,(8):77-80
现代猪场基本都已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在养殖过程中,集母猪、种公猪、仔猪和育肥猪为一体。其中想要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益,妊娠母猪尤为关键,但与妊娠母猪饲养效果息息相关的还有仔猪和哺乳母猪,这些本质上都是妊娠母猪的饲养。从科学配种到精细化养好妊娠母猪,从产房的母猪管理到仔猪饲养,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细到位才能提高养殖效益。本文从科学饲养妊娠母猪和仔猪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妊娠母猪的饲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1饲养管理 1.1妊娠母猪分阶段饲养 严格控制母猪怀孕期饲料能量的供给,提高哺乳期仔猪成活率。将母猪的整个妊娠期严格分为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进行饲养,再结合胎儿在母体内不同生长阶段的发育特点来控制和投喂饲料量。  相似文献   

17.
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在饲养管理粗放、饲养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情况下最易发生。1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各别母  相似文献   

18.
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在饲养管理粗放、饲养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 1 发病时间与症状  相似文献   

19.
母猪的健康水平是养猪成败的关键所在。在规模化养猪场中,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重要工作。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养殖策略,确保妊娠母猪健康水平的提高。本文对规模化猪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进行简单分析,为养殖场妊娠母猪科学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来自丹麦猪场的一项试验表明,群体饲养妊娠母猪这种可以节省饲养空间的方法在生产上可以取得鼓舞人心的结果。 一种能够以群体生活的方式舍内饲养妊娠母猪的新型猪栏在丹麦已开发成功。此新型猪栏名为Opti-pen(意指“最令人满意的妊娠母猪栏”——校者注),由公用休息区和个体饲喂区组成,休息区的排水地板上铺了一层垫草(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