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健杨为雄株,天然杂交种,属黑杨组的欧美杨类,适应新疆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快,树冠较窄小,干形通直,少节,材质好,洁白,松软,出材率和得浆率高。木材容易干燥,不翘曲,是良好的建筑材、矿柱材,又是良好的纤维、火柴、造纸和胶合板工业原料及家具用材。  相似文献   

2.
辽宁杨(Populusliaoningensis)辽河杨(P.liaohenia)和盖杨(P.gaixianensis)1993年引入宁夏,表现生长快,抗性好,是引黄河区营造农田林网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业科技》2005,27(2):F002-F002
杨庆寿,男,汉族,1965年1月出生,甘肃武威人,中共共产党党员。1984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5年在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就读英语,同年7月份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宜彬 《农家致富》2006,(11):37-37
杨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俗名弓腰虫,食叶害虫,幼虫主要食害杨树嫩叶。该虫爆发性强,危害时间短。虫口密度大时,能在1周左右将杨树叶片食尽,严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其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华红叶杨(红叶杨、中红杨),世界第一株苗木2000年在我国诞生。该品种经多年培育、区试,性状稳定,特异性突出。该树是世界唯一的高大乔木彩色速生树种,在道路、城市郊区、园林绿化中,可达到“立地成景”的效果。叶面颜色的多种变化,克服了当前彩叶树种的缺陷,可迅速形成大面积高档次的园林景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怀念杨宏道同志中国动植物检疫总所金重冶1986年,杨宏道同志在京与我相约,待滕王阁修竣,我赴南昌与诸友好在阁上相叙。如今滕王阁已屹立在赣江之滨,而杨公已仙逝,见物不见故人,情何以堪,因而南昌之约迄未成行。我和杨宏道同志认识是在1956年国务院召开民间...  相似文献   

7.
杨木节痕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痕是影响杨木质量的最主要因子。有效地控制杨木节痕和减少虫眼是提高杨木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表明:整枝、控制虫眼和科学造林是提高杨木无节化程度的重要措施,可根据加工工艺要求,采用等高整枝或等径整枝,加强对天牛的预防是减少杨木木材虫眼的重要手段。若发现天牛危害,采用甲胺磷原液注射或用40%氧化乐果药棉堵塞,引进抗虫能力强的杨树优良无性系,采用多无性系造林、萌蘖造林和2根干苗造林,可以大大提高杨木自然无节的比例。图1表2参4。  相似文献   

8.
群众杨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科所利用小叶杨与美杨和旱柳混合花粉杂交培育出的杂交种,多年营林实践证明,群众杨适应性强,在干旱、瘠薄、低洼和轻盐碱地生长比小青杨、沙兰杨加杨、北京杨表现好,是深受欢迎的树种之一。据中国林科院树干解析材料记载,群众杨高生长的最快时期在2~6年,胸径生长最快时期在2~8年,材积生长最快时期在4~10年。培育速生林的采伐利用年龄在14年左右。  相似文献   

9.
红叶杨又名中华红叶杨,是绿化、用材兼用品种。叶色三季四变,发芽早、落叶迟、抗性强、适应性广。不产飞絮,不污染环境,更适合城乡结合部、道路及公路绿化。  相似文献   

10.
杨永平 《农友》2002,(1):28-29
我们洞沟门村是陕西陇县李家河乡一个山村,过去叫杨家河,山高坡陡,贫穷落后,生活艰辛。当地有几句顺口溜:“饿死饿活,不去杨家河:不是爬山,就是过河;不是人背,就是驴驮。”杨存有担任村支书后,带领群众连年苦干,把全村大部分陡坡地变成了梯田,修好了村里村外的道路。他东颠西跑,费尽周折,引进德国米索宁爱心基金会20万元,兴办了造福全村的人畜饮水工程和干果工程。他求爷告奶联系扶贫单位,修建了新学校,群众摆脱了贫困,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1.
陈卫民 《新农村》2005,(11):12-13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东魁杨梅园中白蚁为害日益严重,造成树体发黄或枯死。为害杨梅的白蚁以黄翅大白蚁和黑翅土白蚁为主。它们主要啃食活体杨梅树的主干和根部,也啃食树桩和死树。并在杨梅树上筑起泥道,沿树干通往枝梢,损伤韧皮部及木质部,造成水分、养分输送受阻,叶片发黄脱落,枝枯树死。  相似文献   

12.
一、形态特征 沙兰杨属杨柳科杨属中黑杨派品种,落叶乔木,树干直,有时微弯。树冠卵圆形,枝层明显。树皮灰白色或灰褐色,基部浅纵裂,皮孔菱形,较大。叶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叶两面绿色。沙兰杨为雌株,花期3月底或4月初,果实4月下旬或5月初成熟,果序长20-25厘米,蒴果卵圆形,浅绿色,长1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三毛杨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白杨是我国北方特有的乡土速生树种,分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以其速生、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抗烟和抗污染能力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三毛杨(三倍体毛白杨)除具备一般毛白杨的优点外,还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毛杨问世后,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地纷纷引种,面积逐年扩大.据近年来的栽培经验和生产调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三毛杨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741杨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群体和单体饲养的方法,用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叶片饲养舞毒蛾和美国白蛾幼虫,测定其死亡率、各龄期的发育速率、体重增加速率和取食效率。结果表明:4个转双抗虫基因的741杨株系对舞毒蛾和美国白蛾均有明显抗虫效果,主要表现为对低龄幼虫的毒杀作用和对高龄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用转抗虫基因杨树叶片饲养的昆虫幼虫死亡率均高于对照,最高可达100%,而且,可导致存活幼虫的不正常的发育,使其发育历期明显延迟,发育速率、体重增加速率和取食增长率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红叶杨.2000年培育成功.经几年的观察,培育,性状稳定。该树种不但生长快,木质好.更珍贵的是叶面颜色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春夏秋三季可呈四种颜色。从发芽展叶到6月底,叶面呈紫红色.7-9月变为紫绿色,10月份为暗绿色,11月份变为桔黄色或黄色.但顶端始终为紫红色。  相似文献   

16.
本刊2006年第3期刊发《稀世珍品——红叶杨》后,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很多,现特刊发红叶杨的快速育苗技术,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河北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河北杨又名串根杨,杨柳科、杨属。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和育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米东区三道坝镇碱泉子新村属于重盐渍区,长期以来,在我区培育各种树苗一直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我们探索出重盐渍土培育各种苗木的好方法,成功培育出1.8-2.2米高的杨树苗。已往寸草不生的重盐渍土地区——碱泉子,经过物理、化学与生物综合治理,现已成为集常规造林苗木、各种观赏苗木为一体的育苗地。根据我地试验结果,将盐碱地常规造林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红叶杨于2000年培育战功,经几年的观察、培育,性状稳定、该树种不但生长快、木质好,更珍贵的是其叶面颜色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春夏秋三季可变成四种颜色。  相似文献   

20.
河北杨是黄土高原和丘陵干旱地区优良的乡土树种,通过扦插繁殖可以大大缩短其生长周期,利用各种技术措施,能提高扦插成活率和单位面积产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