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仁寿县观寺镇枇杷产业现状,分析了发展症结,阐述了枇杷整形修剪标准化与专业化,并总结了枇杷专业化整形修剪的产量效应,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四川农业科技》2006,(12):39-39
2006年12月5日,仁寿县收到喜讯:受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委托,四川省农业厅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的专家们11月24日对该县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了验收。经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仁寿县成为四川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陈健 《现代农业科技》2015,(10):113-114
三潭是我国著名枇杷产区,其生态条件适宜枇杷生长发育,已成为当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通过调查、走访,阐述"三潭枇杷"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三潭枇杷"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今后"三潭枇杷"产业发展应着重调整品种结构、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实施标准果园建设,实现枇杷产业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一、网销开路,一颗枇杷热销四季初秋,早过了枇杷新鲜上市的季节。但对于四川福仁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而言,忙碌并未停止。该公司位于仁寿县的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生产线上一个个橙黄的枇杷被机器鲜榨出汁,经过一整套工序,榨出的枇杷原浆被制成饮料包装成瓶。  相似文献   

5.
陈会杰  刘小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43-3843,3866
以乐清市枇杷产业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乐清市枇杷产业的背景现状,分析乐清市枇杷产业存在的优劣势,并结合乐清市枇杷产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方案,提出乐清枇杷产业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我县枇杷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县是枇杷的传统主产区。从1998年云霄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争创农业品牌,发展枇杷产业”战略以来。枇杷生产呈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至2005年底,全县枇杷种植面积达11万亩。其中已投产7万亩,产量3.5万吨。产值3.66亿元。2001年云霄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2004年被农业部授予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称号。枇杷产业已成为我县支柱产业。但我县枇杷独特优势和规模效益还没能充分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枇杷之乡"仁寿县文宫区的农民对今年的枇杷销售作了盘点:全区枇杷的总产量是1000万公斤,比去年增产10%以上.从最早的每公斤20多元到后来的每公斤10元左右,今年文宫枇杷价格总体上比去年好,大部分农民都在16元1公斤时出手,而且只用了20天90%以上的枇杷就已经走出了仁寿,比往年提早10天.为啥越多越好卖,只因枇杷品质优.  相似文献   

8.
云霄县枇杷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云霄县是枇杷的传统主产区,从1998年起,云霄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了“争创农业品牌、发展枇杷产业”的战略,云霄枇杷产业显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至2005年底,全县枇杷种植面积达0.73万hm^2,投产面积0.41万hm^2,产量3.5万t,产值3.66亿元,枇杷产业已成为云霄农业支柱产业。2001年云霄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2004年被农业部授予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称号,但就产业整体发展看,其特色优势和规模效益还没能充分发挥,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德昌县枇杷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四川省德昌县枇杷产业发展现状,客观分析该县枇杷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其枇杷发展优势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促进该县枇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德宏州虽然从2001年就开始规模化种植枇杷,但枇杷产业发展一直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德宏州经作站通过对枇杷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枇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在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后,找出了相应的对策,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使枇杷产业稳步发展,对提高生产力和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歙县三潭枇杷历史沿袭、主要栽培品种、产量与分布、产业链延伸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三潭枇杷产业规模、技术管理、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壮大枇杷基地,加强宣传推介,加大产品研发,加强院、校、企合作,畅通金融支持渠道等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三潭枇杷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芽枯病发病率高,成为早春枇杷产区最为严重的病害,严重影响和制约枇杷产业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莆田批杷黄似橘,年年新果第一批”冠以全国枇杷主要产区,城厢区又是莆田枇杷的主产区,但随着枇杷产量的逐年增加,枇杷销售成为了政府和果农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如何解决枇杷销售,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升级,是枇杷协会的主要任务。本文就几年来枇杷协会如何提供6个方面的服务,充当3个桥梁作用,加强自身建设,激活协会合力,促进产业升级进行介绍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歙县三潭枇杷历史沿袭、主要栽培品种、产量与分布、产业链延伸等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三潭枇杷产业规模、技术管理、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培育壮大枇杷基地,加强宣传推介,加大产品研发,加强院、校、企合作,畅通金融支持渠道等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期为三潭枇杷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阐述西溪枇杷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枇杷产业的对策和建议,即:加强对白枇杷产业发展的领导和指导;变散户经营为集团化经营,推行股份制;发展特色休闲式旅游;搞好服务;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6.
枇杷果实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白玉’枇杷果肉洁白,肉质细腻水分足,风味清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枇杷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果农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意义深远。近年来,苏中地区特别是南通市枇杷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了枇杷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本文从‘白玉’枇杷的园地选择、砧木苗木选择、栽植方法、栽培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运技术等方面,介绍苏中地区‘白玉’枇杷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苏中地区‘白玉’枇杷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枇杷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湖北省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湖北省发展枇杷产业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反季枇杷产业是石林县大可乡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大可乡枇杷产业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枇杷的药用价值高,其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因此,在农林产业发展中,可大力种植优质枇杷。针对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现将枇杷早结丰产优质栽培与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以期有助于指导射洪县或丘陵山地枇杷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枇杷的生物学特性及营养、药用价值,在分析兰溪市女埠街道枇杷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单一、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种植技术应用水平低等问题,并提出了规模经营与设施栽培、品种升级与改良、延长枇杷产业链、开发农旅项目及发展电商等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女埠街道枇杷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