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板栗数燕山"。燕山山脉独特的地理、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燕山板栗优良品质。以怀柔、密云、迁西、遵化、迁安、兴隆、宽城、青龙等燕山板栗主产区,栽培面积360多万亩,年产量达到12-15万吨左右。笔者作为怀柔板栗产业工作人员,近年来重点对以迁西、怀柔为代表的燕山板栗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以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促发展。一、迁西板栗生产和购销基本情况迁西板栗种植面积保有量70余万亩,4000余万株,年均产量在5万吨左右,从事板栗产业的人均产  相似文献   

2.
板栗花期喷硼防治空蓬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花期喷硼防治空蓬试验郭凤莲,李建飞,赵国因,张仲生,赵和平(迁西县林业局,河北林校)关键词板栗,花期喷硼,防治空蓬迁西县是京东板栗的主要产区,板栗面积达27933hm2(1218.6万株),约占全国面积的1/10,年产板栗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的1/...  相似文献   

3.
信阳板栗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栗是河南信阳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现已发展面积8.7万公顷,年产板栗6万吨左右。信阳是全国重点板栗产区,产量约占世界年产量的6.7%,占全国年产量的16.3%,占河南省年产的70%。与老唐山地区相比,面积相似,产量相当,可产值却低得多,是唐山的1/3强一点。唐山油栗每公斤可卖到12-14元,可信阳板栗只能卖到4-6元。信阳全市板栗年产值只相当于迁西一个县出口换取的外汇,信阳板栗基本上是国内销售,很少出口。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一客商来信阳购板栗100吨,只经销一年,第二年就再也没来。我国加入了W…  相似文献   

4.
泰兴市是全国闻名的银杏之乡,199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华之最评选活动中,授予该市“中国银杏之乡”称号。全市现有定植银杏树410万株,常年白果产量1800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最高年产量达3050吨。银杏,雌雄异株,需要一定数量的雄株银杏来满足雌树授粉受精结果。据初步调查,全市有挂果10年以上的盛果树约30万株,年需雄花08~10万公斤;全市现有开花雄树不足1000株,年产雄花约1000公斤,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每年都要从外地购买雄花,给生产带来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河北林业》2012,(1):31-31
迁西县素有"中国板栗属京东、京东板栗属迁西"之美誉。到2011年,全县板栗面积70万亩,居全省第一位,年产板栗4.5万吨,产值近8亿元,农民板栗业收入占年人均纯收入的40%,板栗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迁西县先后荣获"中国板栗之乡"、"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  相似文献   

6.
迁西县栽植板栗面积达2.8万hm2,计1220万株。占全国板栗栽植面积的1/10,年产量占1/8,是京东板栗的主要产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板栗产量较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板栗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经调查分析得知,栽植板栗的...  相似文献   

7.
安徽是全国主要板栗产区。宁国、舒城、金寨等县的板栗,享有盛誉。80年代,全省有板栗1000多万株,年产板栗5000t,平均单株产量0.skg。1995年,全省板栗面积已发展到12.7万hm‘,若以每公顷平均450株计,约为4750万株,年产板栗1万t,为全国总产量10万吨的1/10。在这127万hm’中,挂果的是《.67万hm’,而且其中50%属低产林分。全省平均单产只有225kg/hm’。根据1995年制订的《安徽省林业建设第二次创业实施计划》。九五期间,全省要发展100万hm‘经济林,其中板栗占18%,为18万hm’。预计到2000年,全省板栗面积将超过ZO万hm’,…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迁西县是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纯山区县。全县总面积215.85万亩,其中山场面积158万亩,占73.2%。全县有林地面积120万亩,其中经济林65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54.2%。在经济林中,板栗栽培面积53万亩,占经济林总面积的81.5%。在53万亩板栗栽培面积中,盛果树550万株,初结果树950万株,未果幼树800万株。常年产量1.5万吨左右,出口量1万吨左右,年创2000多万美元,年板栗产值可达2亿元。出产的板栗以其“个头玲珑,色泽鲜艳,果实甜、香、糯品味俱佳”等特点享誉国内外,是世界上生产板栗最好吃的地方,也是每公斤销售价格最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密云县现有板栗30万亩,占全县果树面积的56%,占北京市板栗面积的38%,居北京市各郊区县之首。其主要品种为燕昌、燕红、燕丰、燕魁、怀黄等20多种,年产量约700万公斤。其中结果树16万亩,未结果树14万亩。板栗从业户数4万户,占全县果树从业户数的57%。以前,板栗在全县分布广、面积大,但是产量和质量却还不够高。为了增加我县板栗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产量和质量,自2000年以来,全县推广了以下七项板栗丰产技术:1、燕山板栗优良品种推广应用:针对我县散生板栗树较多、品种杂乱情况,全县进行了燕山板栗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工作。采用燕昌、燕红、怀…  相似文献   

10.
东港板栗获得丰收于重恩个大、质优的辽宁省东港市板栗,1995年产量达32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增产39.1%,仍不够销,不少商贩为买不到板栗而叹息。东港市积极发展被誉为“铁杆庄稼”的板栗生产,面积已达1万公顷,430多万株,结果树5300多...  相似文献   

11.
板栗是信阳市的主导林果产品。挂果面积达80万亩3400万株,年产量近5000万公斤,年产值达2亿元,占全市林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但从板栗产业发展的情况看,还存在着良种率低、管理粗放、储存和加工转化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下大功夫尽快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是全国重点板栗产区之一,近几年,板栗发展速度很快。80年代,全省仅有板栗树1000多万株,年产果5000t。到1996年,已发展到12.7万hm2,4750万株,增加了近4倍。根据《安徽省林业建设第二次创业实施计划》,“九五”期间,要发展到18万hm2。到2000年,全省板栗面积将超过20万hm2,挂果面积约10万hm2,年产量达2万t。能否完成这个艰巨任务,技术措施是关键。现就安徽具体情况,谈谈板栗生产中的几个技术问题。1适地适树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I.)适宜年平均气温8~22oC,绝对高温35~39oC,绝对低温一25oC,年降水500~1500m…  相似文献   

13.
<正> 我省栽培的板栗,自古以来习惯用播种繁殖,但由于板栗是异花授粉植物,不仅其后代单株间产量和品质的差异悬殊,而且种性混杂,良莠不齐。据调查,遵化县沙坡峪大队高产单株可达250斤,而同样的立地条件,大部分低产树只产6—8斤,甚至还有仅结栗蓬不长栗子的“哑子”树和“渣子树”。果实成熟期也不一致,最早的8月下旬成熟,最晚的要到10月下旬成熟。迁西县杨家峪大队20,121株结果树,株产在40斤以上的丰产树仅占2.7%,株产8.6斤的单株占86.1%,株产2.8斤的低产树占11.2%。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从1971年开始,在板栗单株选优的基础上,于1973年在迁西、遵化两县的一些重点大队,对“渣子”和“哑子”等低产劣种树实行多头高接、改换优种的试验,嫁接后,2年始果,3年获一定产量。迁西县杨家峪大队22株40—50年生低产树(株产5斤以下),高接后连续4年增产,  相似文献   

14.
1生产现状金寨板栗的发展从80年代初的零星栽植,至现在大面积栽植,板栗面积由1983年的2.3万亩,至1996年40.4万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10%,是全县经济林面积的56%,居全省之首,板栗产量由1983年的8万kg,1995年增长到900万kg。板栗已成为金寨7.8万户、全区近12万农户举足轻重的产业。2存在问题去年由于天气影响,金寨板栗有近一半的栗园绝产,约16万亩栗园大幅度减产,通过调查分析,凡是嫁接后5年生以内尚未郁闭的板栗园,全部丰产丰收;凡在四旁四边栽植的零星分布的栗树丰产丰收;凡是栗粮间种或采取连年施肥,连年喷施“增产素…  相似文献   

15.
杉木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每年造林面积在6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造林面积的十分之一,年木材产量约占全国商品材产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建国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南方用材林基地建设蓬勃发展,林业部和湖南省联营的良种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绿化     
宝国 《国土绿化》2007,(2):11-11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05年,全国钢铁重点统计企业(约占全行业75%钢产量)平均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1.38%;年度绿化投资达38762.5万元;年度完成义务植树共826.88万株;累计已绿化面积23139万平方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燕山地区东段遵化、迁西、迁安等县是闻名中外的“京东板栗”集中产区,解放前只残留栗林7.7万亩,年产板栗600万斤左右。建国三十五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栗农和科技人员经过艰辛的劳动,板栗生产和科研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经县级林业资源清查查明,1983年全市板栗面积已达45.3万亩,常年产量在2000万斤左右,居全国之首。全市年出口量1万吨左右,占全省板栗出口量的70%,占全国的50%。1983年收购板栗2000万斤,外贸出口8841吨。可换回外汇1326万美元。 三十五年来,我市在板栗增产技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现将突出的成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乌兰察布市现有十三处国有林场,建国50多年来,国有林场在改革和建设中不断发展,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现经营总面积31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22万亩,有林地124亩,灌木林地22万亩,宜林地7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60万立方米,分别约占全市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森林面积占全盟的近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迁西县素以"京东板栗"闻名遐迩,从70年代起,截止2000年底,迁西县改革了传统的栽培管理模式,实施了优种选育、嫁接树半矮化栽培、合理密植、由原来实生树乔化栽培的每公顷240~330株,提高到现在的每公顷825~1250株,达到了早期丰产的目的,全县建成了2万公顷的板栗早期丰产生产基地,栽植板栗2000万株,年产板栗1500万公斤,年加工、出口创产值2.4亿元.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通过深入到云南的17个地(州)市,91个县的板栗产区,对云南板栗的分布、面积、株数、产量、品种类型,生产经营销售情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存在问题等的系统调查研究。查清了云南现有板栗面积81.4万亩,计1618万株,年产量734万公斤。按照选优标准,从板栗产区选出106株优良单株,划分为21个品种类型。根据云南发展板栗的优越条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