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吉林省二代粘虫预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东部粘虫 (MythimnaseparataWalker)年发生第二代成虫公主岭地面诱蛾量和同期降雨量的数据为预测因素 ,该世代成虫繁殖的危害种群在吉林省的发生面积为预测目标 ,应用回归相关法研究发生预测的数学模型 ,用Basic语言计算机程序计算并进行分析与拟合 ,提出了吉林省二代粘虫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2.
根据吉林省粘虫发生危害期的部分田间调查结果、春季应用糖醋酒诱蛾剂获得的地面测蛾量的数据及吉林省各地一代、二代粘虫发生危害的记录,阐述了近20年吉林省粘虫发生的种群动态及为控制粘虫危害所采取的预测预报与防治措施,提出了控制粘虫危害急需改进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3.
粘虫是辽宁省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小麦、谷子、玉米、高粱等,个别年分也为害水稻。常因其突发性和暴食性,造成严重减产。本地区周年发生两次为害,第一次(二代)系常发世代,发生频率约占72%,第二次(三代)系偶发世代,发生频率约占20%。为准确地做好二代、三代预测预报,以本所1951~1980年粘虫消长资料为依据,试将锦州地区粘虫发生世代、虫源性质及大发生因子进行探讨,供粘虫预测预报工作参考。一、发生世代(一)成虫消长依据本所1951~1980年粘虫消长资料。本地区最早始见成虫于3月25日(1959年),最晚终见成虫于11月16日(1961年)。周年出现4次成虫峰期,分布于4月中旬,6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试验示范工作,西安市在所辖区县建立了2个"闪讯"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站,通过对玉米重大虫害玉米粘虫的监测,评价了"闪讯TM"监测系统在病虫害预测预报中的应用效果。监测结果显示,西安地区一代粘虫成虫的发生盛期在6月上旬,二代粘虫成虫的发生盛期在7月中下旬左右,三代粘虫成虫的发生盛期在8月中下旬,与历期人工调查的发生规律相一致。表明"闪讯TM"监测系统能客观反映粘虫在西安地区的发生规律,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优点,但存在着诱集效果较差,自动计数不准确等缺点,尚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吉林省正值一代粘虫、草地螟发生期,省病虫测报站数据显示,一代粘虫已经在部分地区发生为害且虫龄较高,一些县(市)草地螟成虫迁入数量较大,对我省未来粮食安全生产威胁较大。为此,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省里统一工作部署,切实加强迁飞性重大害虫监测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安全。加密监测网点,全面掌握发生扩散动态  相似文献   

6.
粘虫是麦类作物的主要害虫,本地历年来都有发生,对小麦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掌握粘虫的虫态发育历期,提供预测预报的依据,进行防治,我组对粘虫个体发育的历期及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室内和室外(养虫笼饲养)的初步观察。现将粘虫在张渡湖地区主要为害代第一代的观察结果整理如下。卵一、卵的历期:观察方法是于成虫发生期(三月上旬至四月中旬),在晚上从田间捕回成虫,放在室外养虫笼内饲养,待成虫产卵后,对卵的历期进行了观察。其观察记载如下表: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迁飞性害虫粘虫在天津市的发生特点,探究粘虫发生程度与气候、田间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笔者自2012年开始在全市各主要虫情监测点开展了关于粘虫成虫、幼虫及成虫发育情况调查。调查显示,粘虫一代成虫一般于5月下旬迁入本市,并在小麦田产卵,第2代幼虫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苗期玉米;二代成虫于7月中下旬进入卵盛期,3代幼虫为害期为7月底至8月中旬。综合分析表明,导致粘虫暴发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虫源充足。各代粘虫成虫量显著高于历年均值,同时迁入成虫集中产卵;二是气候适宜。成虫产卵及幼虫孵化阶段气候湿润、温度适中;三是食源丰富。近年来我市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完全满足了各代幼虫的生存需要。  相似文献   

8.
长绿飞虱是茭白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害严重,损失大。在长绿飞虱发生高峰期,采用10种颜色的粘虫色板对其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粘虫板的诱集能力依次为黄色、红色、白色、灰色、黑色、粉红色、青色、绿色、天蓝色、紫色。其中,黄色粘虫板诱集到的长绿飞虱成虫数量最多,与其他粘虫色板之间诱集效果差异极显著,而后9种粘虫色板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黄色粘虫板能有效诱杀长绿飞虱成虫,也可用于茭白田长绿飞虱种群数量的监测及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6,(6):79-81
本研究旨在验证应用扫描昆虫雷达预测二代黏虫成虫发生的可行性,从而为吉林省三代黏虫成虫的有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二代成虫的发生峰期,雷达的回波数量在20∶00和21∶00最多,雷达仰角增高,雷达的回波点减少。20:00的雷达观测时间点,仰角3°、5°、8°、12°的回波点数量之和,与诱蛾器、探照灯的数量变化趋势上趋同,可将此段时间的雷达监测结果作为二代黏虫成虫发生情况的预测数据指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粘虫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呈现出新的特点。为明确济宁地区麦田中越冬代和1代粘虫的发生规律及科学指导新形势下该地区粘虫的防治,本研究采用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了越冬代和1代粘虫的种群发生动态。结果显示,2015和2016年诱集的成虫总蛾量分别为249头和62头,2016年4月9日即可诱到极少量越冬代成虫,1代成虫的发生高峰期约为6月上旬左右,两年的单日最大蛾量分别为47头和13头。此外,田间条件下采用人工接虫和笼罩法测定了粘虫不同虫口密度危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了小麦产量损失率与虫口密度的线性回归方程,并根据当前条件下小麦的生产水平和市场价格,确定济宁地区麦田粘虫的防治指标以26头/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是云南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1年内有4次危害:a.1~2月在海拔1600m以下,越冬代粘虫危害玉米、小麦、黄豆和绿肥;b.4~5月,海拔1300~2000m范围内,1代粘虫危害小麦;c.6~7月,海拔1000~3200m地区,2代粘虫危害水稻、玉米、陆稻、小麦、青棵和燕麦等;d.8~9月,海拔1000m以下,3代粘虫危害晚稻。一般来说,4~5月麦子正处于成熟期,故云南对1代粘虫往往不予防治。因此,仅对越冬代、2代和3代粘虫的预测预报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粘虫的预测预报水平和适时防治其危害,试将越冬代、2代和3代粘虫发生趋势的回归统计预测预报研究予以总结。为方便有关生产单位应用这些研究结果,所有的回归预测式均已编制成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逐步回归法对黄河三角洲沿海蝗区近26a的东亚飞蝗调查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筛选适合的气象预报因子,分别建立东亚飞蝗夏、秋蝗发生面积和夏蝗发生密度统计预报模型,上述预报模型均通过0.05显著性统计检验。对建模内预报值和2009年预报应用效果进行验证,各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律的再认识,结合对林省农村具体情况的分析,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2000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云天  刘铮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802-9804
[目的]分析2009年8月吉林省东南部霜冻天气。[方法]利用NEC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等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和诊断方法,从环流形势、天气要素特征等方面对2009年8月吉林省东南部霜冻天气的产生进行了分析。[结果]这是一次具有寒潮爆发性质的强冷空气影响过程;前期高空形势稳定,吉林省高温少雨,后期极涡大槽加深发展,强冷空气南下,在大槽冷锋东移之后,冷空气在该省爆发;吉林省东南部地区霜冻天气产生条件是东亚大槽和强冷锋的过境、高空处在西北气流的控制之下,该省中东部850 hPa温度)≤4℃,冷高压中心强度达1 020 hPa,且位置恰处该省中东部地区,冷空气的控制时间≥36 h、48 h内降水<10 mm。[结论]这次过程中产生的天气条件和要素条件对今后夏季霜冻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动态逻辑斯谛预测法研究黑龙江省乡村人口增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常微分方程反问题方法以及计算机辅助运算对黑龙江省农村人口Ligistic方程中的参数进行数值拟合。提出以每年添加当年人口数据来重新拟合参数的动态Logistic预测法来解决参数随时间的变动问题,并预测黑龙江省农村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6.
郄瑞卿  薛林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148-6150
通过对吉林省辉南县耕地现状进行分析,选取一定评价预测因子,采用时间序列、多元线性回归、灰色系统3种量化评价预测方法,并根据每种方法的重要性,选取不同的权重,对辉南县20102、0152、020年耕地资源进行预测,从而为辉南县未来耕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鹏  杨秀华  杨秋利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142-143,148
利用1971~2000年聊城市大雾天气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雾天气形成的天气学条件;并利用T213数值预报资料,经过相关检验,构建了基于最优化表征大雾形成的天气学特征因子多元回归方程。经过业务试验,建立了大雾的客观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8.
白先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79-6581,6597
[目的]研究桂林地区冰雹天气及其预报方法。[方法]针对桂林地区的冰雹发生情况,结合桂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资料,总结分析影响桂林地区冰雹的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特征,探索冰雹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方法。[结果]桂林地区每年都会出现1~2次冰雹,冰雹发生受地形影响明显,地理分布极不均匀;时间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发生在春季,且多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冰雹十分有效,桂林地区冰雹的回波单体强度≥50 dBz,回波顶高≥10 km,垂直液态水含量≥40 kg/m2,常配合有中气旋,冰雹很强的时候,还会出现三体散射特征。冰雹的预报以短时临近预报为主。[结论]该研究为冰雹的预报、人工消雹和减灾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