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饲草1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03年以中饲237与太633/紫6//RECITAL杂交并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是通过小黑麦与小麦杂交,后代经多次选育而成的,性状稳定的粮饲兼用强冬性小黑麦新品种,植株繁茂,优质、高产。2012-2014年参加山西省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2015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饲草(认)2015001,在山西省中部麦区种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常海宏 《种子科技》2003,21(2):119-120
中原单32号杂交玉米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唐秀芝研究员通过核辐射技术选育而成。该品种1997年11月通过全国牧草审定,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1998年被国家五部委批准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1999年全国畜牧兽医总站1号文件要求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成为当前青贮和粮饲兼用玉米的优良替代品种。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推广品种,并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98119304.80)。到目前为止,该品种是全国唯一既通过牧草品种审定又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在西部中原单32号被广大种植、养殖户誉为“…  相似文献   

3.
洲元9369是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小麦科研中心于2000年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系。2007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鲁农审2007040号。2007年9月申请农业部品种权保护。该品种株高80~85cm,中熟,性状优良,长芒、白壳、白粒、子粒饱满,抗倒、抗病、抗寒性较好。一般667m^2产650kg左右。该品种在栽培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安豆8号是安顺市农业科学院(原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用野生大豆ZYD05689与地方品种资源ZDD15633(普定皂角豆)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适应性广、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良,201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安豆8号,审定编号黔审豆2016003号。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安豆8号是安顺市农业科学院(原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用野生大豆ZYD05689与地方品种资源ZDD15633(普定皂角豆)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适应性广、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良,201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安豆8号,审定编号黔审豆2016003号。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新葵 6号 (原名 935) ,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 ,经 5年品种比较试验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 ,综合性状好。 1997年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1.1 不育系选育  1987年从印度向日葵分离株中选株自交 ,经南繁北育连续多代自交选择 ,育成性状基本稳定的 10个 874 30姐妹系。 1989年以 10 9A作母本 ,用 874 30的 10个姐妹系与其配组测交 ,从中筛选出 10 9A× 874 30 - 312的组合杂种优势强 ,子实产量和含油率高 ,并测得 874 30 - 312属完全保持型自交系。经过连续多代回交转育 ,育成了性…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黑河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黑河13黑河13大豆是黑河农科所1985年以早熟高产的黑交83-1345为母本,以高大、繁茂、秆强、丰产性好的黑交83-88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年在第6积温带生产试验,虽遇严重……  相似文献   

8.
宋焕忠 《中国种业》2013,(Z1):60-60
桂糖29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崖城 94-46为母本,ROC22 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崖城 94-46 具有植株直立、大茎、病虫害少等优良性状;父本 ROC22 号具有生长快、植株高、生势好、糖分高、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6~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桂糖 29 号因早熟、高糖、宿根性特好等优良性状表现突出而进入区域试验。 2007~2008 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008~2009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桂糖29号均表现早熟、高糖、稳产、宿根性好等优良性状。于 201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蔗2010001号)。  相似文献   

9.
神农饲草 1 号是以国审高产小黑麦品种中饲 237 为母本、优质黑小麦品系品黑 28 作父本,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冬性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种,其生物产量高,植株繁茂、茎秆粗壮,性状稳定,粮饲兼用,2022 年 11 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晋认杂粮 202224,适宜在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及邻近省份气候类似的秋播小黑麦种植地区种植。详细介绍了神农饲草 1 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栽培管理措施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云油茶9号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出适宜云南高原山地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本土油茶优良品种,按照初选、复选、决选、子代测定、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等选育程序,先后在云南省的文山、红河和曲靖等3个州(市)进行选育,选育工作自1977年优树选择开始至2016年品种审定,历时39年。选育的云油茶9号油茶优良品种具有生长旺盛、产量高、出籽率高、含油率高、茶油品质优良等特性,其种仁含油率51.7%,平均单果重28.12 g,冠幅投影面积产果量1.82 kg·m^-2,鲜果出籽率53.21%。通过在4个县的区域性试验表明,该品种不仅生长发育表现良好,而且主要基本性状保持稳定,适应性强。于2008年通过云南省认定,2016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云南省首批审定、推广应用的本土优良油茶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专用饲料小黑麦中饲 82 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利用冬性八倍体小黑麦H4372与六倍体小黑麦WHO90杂交 ,结合应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经过 1 3代系选培育而成 ,其染色体数 2n =42。在2 0 0 0~2 0 0 2年全国区域试验中 ,该品种连续 3年青饲产量和干饲草产量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于 2 0 0 2年通过全国牧草饲料作物审定委员会的审定。1 特征特性中饲 82 8为冬性中晚熟品种 ,株高 1 .5~ 1 .8m ,茎叶生长繁茂 ,分蘖多 ,叶量大 ,茎秆粗壮 ,较抗倒伏 ;穗呈纺锤形 ,白壳、红粒、芒长中等 ,每穗小穗数2 0~ 30个 ,每穗结实 40~ 45粒 ,千粒重 35~ 3…  相似文献   

12.
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134是2007年以合丰55为母本、合04-442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20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聚合与累加了双亲的优良基因与性状,具有高油(22.35%)、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及综合性状优良等突出特点,是当前发展高油大豆生产急需的品种。探讨了该品种的选育及亲本系谱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丰禾1号玉米杂交种是黑龙江省双城市丰禾玉米研究所育成,1996年选育的杂交种。2002年黑龙江省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本玉9号增产13.84%,表现高产、稳产、抗丝黑穗病、高抗倒伏、活秆成熟等优良性状。2003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扬油5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8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在多年试验、示范种植中,普遍认为,该品种品质优、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合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推广种植。该品种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具有六大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5.
杨翠芳 《中国种业》2013,(Z1):64-64
桂糖33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桂糖69-156为母本,ROC2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桂糖69-156具有中熟、高糖、直立、萌芽早、宿根性特好等优良性状;父本 ROC22 具有生长快、植株高、生势好、糖分高、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6-200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在品比试验中,由于桂糖33号中熟、高糖、高产等优良性状表现较突出而进入区域试验。2008-2009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010-2011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桂糖33号均表现中熟、高糖、丰产、宿根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于 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蔗2011005号)。  相似文献   

16.
<正>中育9302是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用抗病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周麦16/04中36组合F1的花粉导入矮败小麦群体中,选择可育单株,运用改良系谱法经过6年选育而成。2014年12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4022。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苗期长势好,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穗层  相似文献   

17.
原甜1号饲用甜高粱新品系是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高粱组(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能源作物研究室)从美国引进品种“丽欧”的自然变异群体中选择的优良单株, 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2年12月通过全国牧草品种 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苏申麦1号系扬州大学农学院用“0085”(扬麦1号变异株辐照后代)系统选育而成的白软麦,具有优质高产、繁茂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穗发芽等特点,2001年以来在上海、江苏等部分市县和农场示范种植,产量高,品质优,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理想的优质饼干、糕点用弱筋小麦良种之一。于2007年6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沿江与沿海砂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高丹草是用高粱和苏丹草杂交而成,是以取食茎叶为主的一年生禾本科饲用牧草,在阿根廷、美国等美洲国家种植极为广泛,是优质的畜牧用草。我国种植的高丹草是由第三届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最新审定通过的新牧草,在全国多地均有栽培。近年来,经过科研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中国高丹草品种改良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继选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高丹草新品种,如蒙农青饲1号、2号、3号,皖草2号、3号,GB-4-2等。这些品质优异的饲草新品种在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选育优质、配合力强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骨干恢复系应用于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选育,2002年春从沪油16的常规双低品系的一个变异株通过多年多代的系统选育方法,于2004年选育成攻的优良恢复系HF16-1400R.该恢复系具有品质优、配合力强、杂交优势明显,丰产性突出等特点.用恢复系HF16-1400R组配的组合农华油101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通过全国长江下游和中游两个区域的审定,中农油9号于2008年通过长江下游审定,油研817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长江上游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