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膜下环流通风技术实现高大平房仓低温储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要针对东北地区高大平房仓夏季储粮过程中上层粮温升高较中下层快、表层粮温控制难等问题,充分利用当地储粮条件,增添了膜下环流通风设施,夏季进行仓内膜下环流通风,实现上层粮温可控和全仓粮温的相对均衡,确保整仓粮食达到低温储藏条件,避免储粮夏季生虫和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2.
膜下空调控温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控制高温季节高大平房仓表层粮温急剧上升,在粮堆表面用薄膜进行密闭,将空调产生的冷气导入膜下进行降温处理.结果表明,在高温季节可将表层粮温控制在22℃以下,全仓平均粮温控制在16℃以下,能够长期保持储粮的低温环境,达到延缓粮食陈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粮食储藏》2021,50(4)
研究了空调对高大平房仓仓温、表层粮温、整仓粮温的影响以及空调仓表层和整仓粮食品质情况。结果表明:空调控温有效降低了仓温、表层粮温和全仓的粮温;延缓了粮食品质劣变,抑制了储粮害虫生长,达到了绿色安全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温高湿储粮区平房仓夏季储粮过程中上层粮温升高较中下层快、表层粮温控制难等问题,充分利用我库的仓房设施及储存条件,通过在仓房粮面空间安装温控机,在高温季节进行机械制冷,实现上层粮温可控,确保整仓粮食达到准低温储粮的目的,避免粮温快速变化,影响储粮品质,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大平房仓夏季储粮过程中上层粮温升高较中下层快,表层粮温难以控制等问题,我库充分利用当地储粮气候条件,增添了膜下环流通风系统。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仓内膜下环流通风,使粮堆内部形成向上运动的气流,从而实现上层粮温可控性和实现全仓粮温的相对均衡。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隔绝仓房空间与粮堆的湿热传递,减少仓温对粮温尤其是粮堆表层温度的影响。结合我库所处区域位置特点,主要是利用冬季机械通风降低粮温,待夏季高温时利用环流风机进行仓内环流,将粮堆中央"冷心"的冷源带到粮堆表层和四周,使粮堆表层和四周的粮温降低,通过环流调节粮堆内温度因子,使储粮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可以有效抑制高温季节仓内上层粮温上升,实现低温储藏。该技术确保了整仓粮食达到低温或准低温储藏条件,避免储粮夏季生虫和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真正实现了绿色、环保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大平房仓储粮控温新方法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高大平房仓储粮经过冬季机械通风后,一般粮温都能降得较低。低温储粮能延缓粮食品质陈化,控制虫霉危害,也是储粮的发展方向。但由于高大平房仓屋顶面积大,受太阳辐射强,墙体较薄,仓房整体密闭隔热性能较差,在夏季高温时期,仓温可达30℃以上,上弦板与下弦板隔热层之间的温度最高可达50℃以上,导致粮堆表层温度上升较快,对夏季安全储粮构成威胁。我库通过隔热层铺设稻壳来减少隔热层温度对仓温的影响,以此延缓表层粮温上升速度,达到了经济、有效控温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低温含有粮粮堆表层,拌撒粮食防护剂保粮磷,可控制表层粮温上升时害虫的发生发展,达到防虫控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内环流控温保水技术对高大平房仓仓温、平均粮温、表层粮温的影响,以及对粮食品质,如水分含量、小麦面筋吸水量、玉米脂肪酸值等品质指标的影响,以中储粮郑州直属库4栋高大平房仓为试验仓,记录了2022年4月~7月各仓温度数据,检测粮食品质及水分含量。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保水技术可以将粮食水分控制在稳定的状态,且对于高水分粮,通风降水可将粮食水分控制在安全水分以内;仓内保温材料吊顶可以隔绝外界高温,减小粮温升高幅度,延缓粮食品质劣变,确保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9.
低温储粮技术是指将平均粮温控制在低温(15℃)或准低温(20℃)以下进行储藏的一种技术。目前国内仓内内循环低温(准低温)储粮主要是利用压人式内循环通风,将粮堆表层粮温较高的空气直接压入粮堆底层,由于温差过大,容易引起底层结露。本试验利用山墙风机及吸出式环流熏蒸设备进行内循环通风,从而很好地平衡了仓内粮温,防止了结露,实现了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10.
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玉米控温储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大平房仓进行隔热改造,在气温回升前压盖粮面,粮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利用谷物冷却机降低粮温,高温季节排除仓房空间积热控制表层粮温,低温季节利用机械通风降低粮温,延缓粮食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1.
高大房式仓稻壳包压盖粮面隔热保冷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塑料编织袋装稻壳包对高大房式仓薄膜密闭粮堆进行粮面压盖,经过度夏试验,既能减少仓温对粮温的影响,又能有效地控制表层粮温上升幅度,隔热保冷效果明显,还可有效地抑制虫霉为害,防止结露,延缓粮食品质陈化。  相似文献   

12.
在平房仓仓顶铺设菱镁板,可有效控制仓温上升,使粮温保持相对较低状态;同时,对延长仓顶防水材料使用寿命、提高防水性能具有积极作用。4月至7月,铺设菱镁板的试验仓比对照仓的仓温和表层粮温低5℃左右,有效抑制了仓内害虫活动和繁殖,低温储粮效果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3.
在仓房维修改造的基础上,通过冬季通风降温、夏季空调控温,能将稻谷表层粮温控制在20℃以下,全仓平均粮温控制在15℃以下,基本实现了稻谷的准低温储存。  相似文献   

14.
老房式仓气密性差,气温、仓温变化对储粮影响较大,导致储粮品质下降较快.为此,我库利用稻壳包压盖粮面,以降低夏季高温对粮温的直接影响,减缓粮温上升速度,确保粮食安全度夏.试验表明,压盖粮面结合密闭排风扇通风,隔热控温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粮食表层温度上升,延缓粮食陈化;双层稻壳包隔热延缓粮温上升速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低温储粮能够抑止虫霉的孳生,延缓粮食的陈化,保持储粮的良好品质,是当今粮食储藏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此粮食储藏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98年以来国家投资新建的高大平房仓夏季仓内升温较快,如华北地区气温高达38℃,表层粮温达36℃,对安全储粮极为不利,故储粮单位应积极完善仓房的隔热性能,设法延缓仓温的回升,保持粮温的相对稳定,从而实现低温储粮。为此,我库因地制宜,在双拱板仓隔热改造进行低温储粮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低温储粮可以有效限制粮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减少储粮损失,是绿色粮食储藏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开发仓墙动静态隔热控温储粮系统,利用空调制冷,有效控制粮堆四周粮温上升,为实现全仓低温储粮探索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春夏季粮温上升,导致粮食品质下降、虫霉危害增加的问题,利用杭嘉湖地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高效换热器技术,研发地下水风机盘管机组控制仓温工艺技术。实仓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仓内空间空气温度,最高仓温低于26℃,粮堆上层最高粮温低于25℃,同时延缓各层粮温的上升,并将整仓平均粮温控制在18.3℃以内。对照仓最高仓温约为36℃,粮堆上层最高粮温从第四周开始高于25℃,最高达到28.7℃,同时各层粮温的上升速度较快,整仓平均粮温达到21.0℃。使用该技术11周,吨粮电耗成本为1.175元。因此,应用该技术在试验仓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在保证储粮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仓内膜下环流低温储粮技术是将机械通风技术与隔热密闭技术有机结合,在夏季高温季节将粮堆内蓄存的冷源利用粮堆内的通风管道进行膜下环流均衡通风,使粮堆各部位粮温达到基本平衡,达到降低表层粮温,将仓内粮堆平均粮温控制在15℃以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粮食低温储藏。温度、水分和密闭是影响储粮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其中尤以粮温最为关键,习惯上将粮温在15℃以下称之为标准低温仓;20℃为准低温仓;25℃为常温仓。一般都是利用冬季低温降低粮温,西北地区也有利用地下仓或窑洞仓降低粮温的做法。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应用机械通风制冷,八十年代末引进国外致冷机制冷技术。但限于制冷机耗电量大,费用高而难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在南方高温高湿气候环境下,不耐储晚粳谷"热皮"区域储粮粮温偏高且储粮品质下降很快的难题;利用现有仓房及控温设备条件实现准低温储粮,控制粮堆上层平均粮温低于25℃和全仓平均粮温低于18℃,实现全年准低温储粮目标;进一步提高储粮稳定性,减少储粮害虫发生;有效地控制储粮"热皮"层品质的劣变速度,延长整仓粮食储藏周期,为粮食轮换创造更好经济效益.通过空调控温储粮应用对比,试验仓储粮品质明显优于常规管理仓,该技术具有自动操作方便,投资成本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