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稚甲鱼的运输是人工养殖甲鱼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提高稚甲鱼的运输量,提高运输成活率?我们在利用地热水人工养殖甲鱼的试验中,试用了湿润运输稚甲鱼的新方法。如:1987年9月18日长途运输刚出壳2—3天的稚甲鱼1618只,运输时气温为33—35℃,运输途经30余小时,运输成活率为99.8%。从运输效果来看:采用这种方法,工具轻便,易于携带,负载量大,成活率高。现将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一、运输箱的制作首先要制作好运输箱(如图)。制箱原材料,使用杉木板与聚乙烯纱窗结构。运输箱为多层盒式,一般为4—5层,每  相似文献   

2.
室内外综合养甲鱼快速育肥技术辽东甲鱼养殖技术培训中心甲鱼养殖试验场,近二年来探索出一套甲鱼快速育肥技术,将七、八月份孵化出的3~5克稚甲鱼移入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厂房稚甲鱼培育池进行越冬培育,体重达到100克左右,在第二年5月份移到室外上池或鱼池进行人...  相似文献   

3.
稚鳖的孵化是甲鱼人工养殖生产中最重要的一个坏节。在生产中,无论是自然孵化,还是人工孵化,由于多种因素,稚鳖的出壳时闻常会先后不一,给稚鳖的饲养与管理带来不少麻烦。这里向读者介绍—项控制稚甲鱼整齐出壳的技术——浸水刺激稚甲出壳法。  相似文献   

4.
室内外综合养甲鱼快速育肥技术郭成舜纪福有姜永夏惠芝(凤城市鱼种场,118100)(凤城市水产站,118100)凤城市鱼种场,近几年探索出一套甲鱼快速育肥技术,将8月上中旬孵化出的3~5g稚甲鱼移入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厂房稚甲鱼培育池,进行越冬培育,体重...  相似文献   

5.
提高稚甲鱼成活率是甲鱼养殖的关键技术环节。要达到其较高的成活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96年7月开始进行两段式养鳖试验,该试验目前已基本结束,现把试验情况分析如下:1.模式原理该模式的设计原理是:根据甲鱼的生理生长需要,在确保12~14个月养殖期的前提下采取适度的人工加温手段,使甲鱼摄食生长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降低温室造价、燃料费用,提高成活率,从而达到降本增收目的。2.操作步骤门)稚甲鱼养殖阶段(7~11月):9月底以前通过采取保温措施,水温控制在30~3iC的最佳温度。10~11月外界温度不断下降,此时采用人工补充热量的办法,适当加温便可使水温达到30C,本阶段结束稚甲平均体重可达70克。(2)…  相似文献   

7.
人工养殖甲鱼的中心问题是缩短养殖周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在常温饲养条件下,每年夏秋季孵化脱壳的稚甲鱼,其个体重量仅为4-5克,且不久即进入半年以上的冬眠,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据资料介绍:在自然条件下饲养的稚甲鱼,越冬成活率大约为20-30%;而且体重下降5-10%;要经过二年饲养才能达到50克左右。  相似文献   

8.
在甲鱼养殖中,肠胃炎病是较常见的疾病,尤其在稚幼甲鱼培育期,甲鱼肠胃炎病造成的死亡,有时会比甲鱼白点病出现更高的死亡率。值得甲鱼养殖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9.
刘小平 《科学养鱼》1997,(11):18-18
目前市场甲鱼价格平稳,而稚幼鳖供过于求,加之甲鱼饲料价格稳中有降,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养殖商品甲鱼,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甲鱼在天然水温条件下达到500克左右,大约需要4年时间,周期太长。如采用加温养殖则费用太高,投资太大,不是一般条件所能实行。而常温加棚19个月养殖商品甲鱼投资少,周期短,简便易行,为大多数养殖户所能接受。其具体养殖方法如下:4月底5月初,随着气温回升,水温将达到25”C左右,此时在常温下,甲鱼可摄食生长,并逐步进人生长旺季。在5月上旬购进稚鳖,规格每只15~20克,要求稚鳖体质健壮,无病…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肖太田、朱谋等甲鱼养殖户,近年来采用生态型养殖方法饲养甲鱼,效益比纯温室养殖提高了一倍多。 采用生态型养殖方式,甲鱼不仅生长快,品质高,营养好,而且价格是纯温室甲鱼的1~2倍。生态型养殖的甲鱼颜色、品质、口味、营养和野生甲鱼相同。 生态养殖技术也较为简单,就是一改过去采用温室“速成”式的养殖模式为回归大自然的仿野生生态养殖方法,即将温室孵化出来的仔甲鱼春后放入池塘或其他适宜养殖的水域,让其自然生长。也就是说,甲鱼的前半生在温室度过,后半生在野外生活生长。在饲养过程中,仍可投喂人工…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辽东甲鱼养殖技术培训中心甲鱼养殖试验场近两年来探索出一套北方地区甲鱼快速育肥技术,将7、8月份产卵孵化出的3—5克稚甲鱼移入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厂房稚申鱼培育地进行越冬培育,体重达到100克左右,在第二年5月份移到室外土池或鱼池进行人工饲养,经过18个月的时间(其中有7个月是越冬休眠不活动期)雄甲鱼平均体重达到750克,雌甲鱼平均体重达到550克。  相似文献   

12.
杨显祥  曹侦 《齐鲁渔业》2013,(10):32-33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又称甲鱼、团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随着中华鳖人工养殖的迅猛发展和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各地都发展形成了适合当地特点的养殖模式。江浙及以南地区主要采用阶段性加温养殖模式,即将稚鳖在温室中养殖,  相似文献   

13.
王宾贤 《内陆水产》1996,22(5):24-25
第五讲甲鱼的质量鉴别及其病害防治技术王宾贤(湖南省水产研究所413100)甲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甲鱼体质的好坏与养殖效益相关联,因而甲鱼体质质量的鉴别,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亲甲鱼的产卵数量和质量、稚甲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成甲鱼的商品价格和食...  相似文献   

14.
《内陆水产》1984,(1):35-35
日本谢郡岩池町商工会副会长西原喜代治,积极推进甲鱼养殖,于去年九一十月引进二万八千只稚甲鱼。  相似文献   

15.
瞭望塔     
东北最大的甲鱼人工养油场在大连建成投产前不久,东北目前规模最大的甲鱼人工养殖场由大连星旺食品有限公司在金州区二十里堡建成投卢,商品甲鱼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走向市场。星旺食品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特艺岸外机械工程私人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投资130万美元。目前,已建稚甲养殖池3000平方米,种甲养殖池3500平方米,可年产甲鱼5万只,稚甲10万只。这个公司的甲鱼养殖采用高新技术,养殖水温、气温全部电脑自动控制,甲鱼生长周期大大缩短。据悉,这家公司依托一座面积300万平方米的水库,养殖甲鱼的条件得天独…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郊区黄陂滠口镇彭家坳一带,几年前转向了自然水温露天养殖甲鱼,效益显著逐年扩大。由当初的两家养殖户发展到今年已有28户,在养甲鱼总数为8万多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万多只,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条件1.养殖池条件养殖池封闭防逃,既互不串水,又独立进出水,水源方便。将池塘分成成、幼、稚甲三个层次的养殖池。成幼甲池全都为土塘,稚甲池有土塘也有以前加温用水泥池。成甲塘岸边建有一块产卵场。2.甲鱼种来源稚甲多来自于成甲塘产卵自繁自养的苗。刚出壳的苗,放在脚盆中暂养喂几天饵后,再放入稚甲池。…  相似文献   

17.
养鳖效益好     
养鳖效益好跋山水库管理局水产技术人员从1988年致力于甲鱼人工养殖的技术攻关工作。经过7年多的试验,在甲鱼的常规养殖、解除冬眠快速养殖、人工繁殖孵化、饲料投喂、疾病防治等方面攻克了多个技术难题,探索出了人工养殖甲鱼成功经验。今年,2亩水面存塘稚鳖38...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1996,(3):9-12
甲鱼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北京佳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北京东三环北霄云路28号6226室邮编100027)近年来,随着甲鱼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甲鱼的全人工集约化养殖方式也发展迅速,但是在使用甲鱼的全人工集约化养殖方式养殖甲鱼的过程中,许多甲鱼的营养和...  相似文献   

19.
甲鱼,学名中华鳖,俗称团鱼、圆鱼、神守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全身各部分均可入药,有较高的保健及药用价值,是一种膳药同源的淡水名贵养殖品种。自开展人工养殖以来,鱼鳖混养、集约化精养、利用地热资源或温室加热缩短养殖周期等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为了解决甲鱼苗种供应问题,我们对其人工繁育技术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0.
陈建林 《科学养鱼》2006,(11):59-59
甲鱼养殖是我国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模式主要有温室加温养殖和外塘生态养殖两种。对甲鱼养殖危害较大的疾病有白斑病、穿孔病、白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稚鳖养殖阶段的疾病主要是白斑病,其发病率高,病情蔓延迅速,死亡率高,如不迅速有效地治疗,会产生很大的损失。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