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黑龙江省四个中心城市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保护地年限的增加,各市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新保护地在剖面层次上土壤养分变化比老保护地显,老保护地则趋于平缓,说明土壤养分状况朝着适于蔬菜生长发育方向发展。但是,过量施用无机肥料,致使一些保护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过高,部分土壤含盐量高达0.567%,出现盐渍化现象。土壤酸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1 避免在盐碱土地区发展蔬菜保护地 解决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演化问题应以预防为主。据调查研究,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地下水矿化度较高的滨海盐碱土地区和内陆盐碱土地区,这些地区不仅地下的含盐量高,而且灌溉水质电差,土壤极易发生盐渍化,应避免在这些地区建永久性的保护地设施。永久性的保护地设施应选择在地下水较深、灌溉水质好的非盐碱土地区。  相似文献   

3.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蔬菜科学的发展,蔬菜栽培的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蔬菜的周年供应,以达到“淡季不淡”的目的,保护地蔬菜生产正在蓬勃地发展起来。但保护地蔬菜生产由于其特定的小气候条件,随着使用年限推移,与大田相比,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保证蔬菜生产向高产、优质、周年供应方向正常发展,对保护地土壤理化性状的研究及改良工作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开封市蔬菜保护地土壤现状进行调查、测试、分析了土壤障碍因素产生的原因及对蔬菜生产的影响,提出蔬菜保护地土壤障碍的产生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内土壤恶化的原因及改良张根柱,张志梅(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土壤是保护地蔬菜生长的物质基础,其理化性状直接关系着产量和经济效益。新建成的温室、大棚在连续使用3─5年后,土壤的性质便会发生恶化。根据群众反映和我们的经验,总结出如下成因。一、...  相似文献   

6.
蔡桂荣 《蔬菜》2000,(9):19-20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大面积推广,本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逐年加重,年限在3年以上的保护地作物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害,严重地制约了蔬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近几年来笔者对盐城市保护地面积较大的盐都县便仓镇、建湖县上冈镇等地的保护地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症状和克服途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调查,现总结如下。 一、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原因 1.过量施肥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菜农为了追求高产,追肥量往往是露地蔬菜栽培的几倍,远远超过蔬菜的需要量,使大量剩余肥料及其副成分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7.
由于蔬菜保护地土壤连续利用时间长,施肥量往往比露地大,而又较少受降雨淋洗的影响,导致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害、盐渍化和酸化等问题,且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所以,了解土壤的变化障害,及时进行土壤改良治理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土壤障害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臧壮望 《蔬菜》2002,(6):21-22
由于保护地土壤连续利用时间长,施肥量往往比露地大,而又较少受到降雨淋洗的影响,导致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害、盐渍化和酸化等问题,且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所以,了解土壤的变化,及时进行土壤改良治理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重要任务。一、保护地土壤的主要障害1.连作障害 为在短期内充分发挥保护地效能,人们往往频繁连作黄瓜、番茄等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蔬菜品种,并且施用的肥料种类也较单一。由此导致:(1)土传病害增多,如青枯病、早疫病、炭疽病、枯萎病、软腐病、根结线虫病等。(2)土壤…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蔬菜栽培是在不适于蔬菜生长发育的寒冷或炎热季节,利用防寒或降温设施、设备,人为地创造适合蔬菜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而进行的蔬菜栽培方式,保护地土壤与露地土壤不同,主要受温室小气候的环境影响,人为耕作管理对土壤肥力演变的影响远比露地要强烈的多,使保护地土壤形成了其独有的肥力特征。下面根据保护地土壤容易出现的障碍因素,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栽培中土壤盐渍化回避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凤鸣  刘永香 《北方园艺》1996,(2):W003-W005
保护地栽培中土壤盐渍化回避法郭凤鸣,刘永香,赵福顺译(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长春)保护地栽培中,一般反复进行集约化的多肥栽培,所以土壤盐类聚积,PH值下降,多受所谓的化学胁迫。这其中PH值的下降,通过施用炭酸钙等石灰材料可以得到缓解,至于盐积化其...  相似文献   

11.
北方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芳 《吉林蔬菜》2007,(3):43-44
保护地蔬菜生产在农业蔬菜生产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蔬菜种类单一,面积有限,轮作换茬困难。多年连作导致棚室蔬菜土壤中土传病菌增多,破坏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土传病害危害加重,影响蔬菜生长发育,抗病能力降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土壤营养障碍与治理途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明霞 《蔬菜》1999,(10):4-5
保护地内的土壤,长期处于玻璃或塑料膜覆盖之下,没有雨水的淋溶作用,肥料流失少,加之施肥量往往过高,作物吸收利用不完全而残留,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酸化和营养过剩问题,日逐年加重,造成了大幅度减产甚至被迫将温室废弃,损失很大。为改良保护地土壤条件,最大限度地延长温室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流对保护地内土壤营茶障碍的研究和治理十分必要。一、土壤次生盐渍化(一)发生原因据资料介绍,保护地的地下水位较高,常年在50~100cm上下,属土壤盐渍化临界深度,本来就易发生次生盐渍化。而保…  相似文献   

13.
北京郊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空间及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北京市蔬菜地的分布状况,分别在近郊和远郊选取有代表性的蔬菜保护地,取0~100cm深不同土层土样,研究北京郊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空间及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种菜时间越长,土壤中的全磷和有机磷含量也越多。近郊蔬菜保护地6个采样点0~20cm土层土壤有效磷(Olsen P)含量平均值为211mg·kg-1,远郊7个采样点平均值为95mg·kg-1。均远远高于土壤磷大量淋失时的土壤表层有效磷含量。蔬菜保护地土壤全磷、有机质和有效磷均呈表层含量较高,20cm以下含量骤减,土层越深含量越低的规律。土壤有机磷则随土层加深缓慢降低。随土层深度增加,有效磷占全磷的比例逐渐下降而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则逐渐增加;土壤全磷、有机磷、有机质和有效磷四者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程琪 《西北园艺》2004,(2):51-52
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表现为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拉秧以后,在干燥的土壤表面可以看到较坚硬的盐化层,通气和透水能力降低。蔬菜缓苗慢,根系发黄,不发新根,叶小并萎缩,叶缘翻卷黄化似镶金边状,植株白天表现萎蔫,早晚恢复正常,重枯萎死亡,造成绝产。蔬菜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宋金荣 《北方园艺》2011,(17):85-86
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逐年增加,作为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的重要部分—日光温室,经多年生产后问题逐渐产生,主要问题为以下几个方面: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低;地温和室温不能同步升高,低温冷害时有发生;土壤生态系统恶化,土壤处于亚健康状态,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等原因,制约了保护地的增产增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把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埋入种植行的土层中,接种特定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有益微生物菌群施入土壤后,迅速活化、大量繁殖,在作物的根际形成优势的有益菌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进而获得早熟、优质、高产符合标准的绿色农产品.  相似文献   

16.
垄鑫土壤消毒剂在保护地中的应用效果及操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护地蔬菜生产是辽宁省东港市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多年连作重茬,导致保护地内各类土传病菌、根结线虫、地下害虫日益增多,土壤养分失衡,肥力下降,严重影响了蔬菜产量与品质。为有效解决保护地连作障碍,东港市草莓研究所自2001年开始,连续3a(年)对垄鑫-98%微粒剂的土壤消毒效果进行多点对比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垄鑫-98%微粒剂对根腐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根结线虫、地下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且药品残留低,是一种很好的甲基溴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7.
<正>上海市民对绿叶蔬菜的需求量较大,目前上海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6666.7hm2,是蔬菜生产的重要保证。但连年耕作以及不科学施肥导致土壤生产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土壤生产效率低、设施菜地连片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土壤中病虫害不断繁殖和传播严重破坏了蔬菜正常的生产环境,导致蔬菜种植难度越来越大。目前,保护地内土壤盐渍化和根肿病是蔬菜生产的主要障碍,我们希望通过夏季高温土壤消毒处理技术,达到改良土壤、杀灭  相似文献   

18.
康健 《吉林蔬菜》2008,(3):88-88
保护地蔬菜与露地蔬菜相比在栽培时施肥次数多,施肥量大。在保护地内,由于免受雨水的淋溶作用,土壤内矿质元素肥料流失少,同时保护地的蔬菜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致使这些肥料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很容易造成保护地蔬菜肥害,现将几种肥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郭伟 《蔬菜》2012,(5):34-36
介绍了保护地瓜菜土壤的综合改良技术,促进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1初夏保护地蔬菜如何进行肥水管理,提高产量? 答:5月份保护地栽培的各种蔬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若肥水管理适宜,会使生长期延长到7月份,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此期温度高、光照强、水分蒸发量大,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都要增加,但蔬菜喜水怕涝,因此肥水管理尤为重要。以黄瓜为例,黄瓜根系较浅,喜肥沃、疏松、透气的沙壤地,对土壤含水量要求较高,喜水怕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