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广东新农村建设中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村容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广东农村垃圾处理中面临的问题.结合现有处理状况,提出了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引进市场化机制、因地制宜建立垃圾收运系统、建立长效的垃圾处理运行监管机制、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政府管制的目的在于弥补私人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缺陷,将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予以分开,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现阶段亟待从加强市场监管、放松管制入手重建我国政府的管制体制。  相似文献   

3.
从电力企业自然垄断的客观规律性及所产生的问题分析入手,对我国电力企业的产业化分割和政府管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 ,建立有序的市场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就必须对"电力生产企业"实施电价规制,处理好电力企业改革与政府管制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5.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政府债务化解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政府债务已成为目前新农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制约。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解决的难度也比较大,了解乡村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是解决乡村政府债务问题的基础和前提。重点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和研究乡村政府债务的现状、类型、成因及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河南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较为成熟的3个地区模式,并对河南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及行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新农村是个多层次概念,从本质上是对农村问题的全新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力量的作用。政府要为农村提供更优越的发展条件,从而使农村摆脱旧有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4):196-19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已成为信息时代。互联网给社会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同时色情、恐吓、诈骗、谣言等不良内容都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网络中。既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又要消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对互联网进行必要的、有效的政府管制已经成为国际通用做法。在互联网内容管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美国、英国等都走在世界的前沿,对我国政府互联网内容管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美天然气行业政府管制的特点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英美天然气管制特点发现 ,管制历史是由放任到管制再到解除管制的过程 ,管制内容全面而又有重点并与市场化同步 ,放开部分环节的天然气价格 ,主要以合同维系天然气的销售。这对我国的天然气政府管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建议我国天然气的监管应建立完善与天然气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独立管理机构 ,依法进行市场管理 ;鼓励开拓天然气利用新途径 ,扩大天然气市场 ;放开天然气价格管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风云变化更为激烈复杂,在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管制问题上,约翰逊政府受到的制约因素也较以前多,所以不得不更多的考虑,如何缓和与苏联的关系。但对当时的大陆中国,仍以延续"中国差别"政策为主。肯尼迪总统曾考虑在第二任内重新审议对华政策,约翰逊上任后,由于越战原因,转变对华政策并没有正式提上日程。只在改善中美关系方面采取过一些试探性的措施,但是却为尼克松政府实现中美关系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哲  刘融  张冰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25-6127
日本垃圾处理的观念、制度和模式对我国正在探索的垃圾处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通过从政治、经济和群众环保意识等方面对中日两国生活垃圾处理过程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了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处理生活垃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市玻璃台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及建成后存在的垃圾问题为例,探悉了生活垃圾在新村建成后产量增长、成分日益复杂的原因,并就其对该村资源和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理该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建武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114-116
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就,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种普遍现象,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素质,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促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给农村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如不及时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客观分析,总结提炼了创新制度、服务主体,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元投入、多主体参与,培育产业、增收致富,培育人才、创新管理等策略建议,对新常态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柴浩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75-10076,10078
在阐述北京市新农村规划编制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规划中存在规划层次低、综合性较差、农村参与度参差不齐等问题,并提出为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未来北京新农村规划的完善工作须遵循城乡统筹原则、综合性原则、农民主体等原则,并重点关注北京特殊的区位等因素对规划编制和完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投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我国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投资的必要性,提出了提高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投资水平的政策性建议,以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刘战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756-8758
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力机制,指出内部驱动是基础,外部推动是核心,工作带动是内部驱动和外部带动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谢志林  陈升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41-5743
选取洞泉村为例,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选取地形地貌、河流、耕地、林地4个生态控制因子,分别分析各要素引导下的村庄生态安全格局,并利用图形叠加技术,构成洞泉村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根据洞泉村用地现状、区位和交通等因素,确定村庄空间拓展方向和用地布局规划。从而充分保障乡村景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彰显地域特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生活垃圾处理机生物降解生活垃圾的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昊  张赣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91-16092,16126
[目的]采用生活垃圾处理机生物降解生活垃圾中的微生物。[方法]收集厨余垃圾,对降解混合垃圾、分类垃圾的优势菌群中的菌株和复合菌剂中的菌株进行培养和鉴定。[结果]鉴定出原菌剂中微生物11株;降解淀粉类垃圾的优势菌群微生物3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Dh9)、杂菌(sta1)和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BDh1);降解蛋白质类生活垃圾优势菌群微生物3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Dh9)、杂菌(sta1)和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 divergens,BD5);降解纤维素类垃圾的优势菌群微生物5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Dh9)、杂菌(sta1)、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multivoran,s BDh6)、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BD1)和杂菌(sta2)。[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生物降解生活垃圾自主技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