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早籼优质米品种多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同质性测定、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测定,分析了品种的丰产性和穗产性。结果表明,中优早2号、浙辐37的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中等,适宜一般地区较大面积示范种植。中优早3号、早籼903丰产性较好、稳产性较差,适宜在环境条件较优、栽培管理水平较好的地区示范种植。浙辐218、浙908产量水平一般、但稳产性好,可在栽培条件偏差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早籼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年南方稻区长江流域早籼品种区域试验的资料,运用AMMI模型分析了新育成的早籼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其适应性。结果表明,早中熟组有6个品种产量超过了对照浙852,增产幅度达1.8% ̄17.2%;中迟熟组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威优402,但有5个品种产量超过对照浙733,增产幅度达2.1% ̄9.7%,品种F131S/R402和CK1浙852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中组1号,K优404,嘉早935和  相似文献   

3.
采用DPS处理系统对贵州省2010年水稻区试迟熟组D组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优华占(V1)和成丰A/R 894(V7)产量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宜在贵州各个地区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丰优185(V 2)、中浙优1号(V4)、两优T16(V 11)和宜香优20(V 12)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适应性,适宜在贵州省部分地区推广,其他品种不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杂交油菜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6-1998年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黔杂93114(黔油11号)丰产性好,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好的地方种植,产量潜力更大;9407(贵杂3号)丰产性好,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黔杂9601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采用湖北省种子管理站RCT99软件与高稳系数法相结合,分析2004年度恩施州早中熟稻区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27优995、福优195和995-100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好,可在参试区域内广泛种植.全优77丰产性较好,稳产性较差,只能在其最适宜区引种.宜香优4723、金优132、Ⅱ优132和裕丰A/裕恢237等可根据区试结果在适宜区域引种或续试1年继续鉴定其丰产性和稳产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Eberhart模式和方法分析了1988-1989年山西省中部地区旱地组区试中6个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地点效应是影响小麦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因素。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高产品种也是适应性强的稳产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没有相关性。晋麦34号(84-16r)是个丰产性好、适应广的稳产品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王先俊  卢绍煜 《种子》1994,(3):18-20
对贵州省当前利用的啤酒大麦品种进行丰产、稳产、品质分析,明确黔浙一号、黔鲁一号、舟麦一号、80—110丰产、稳产性好,品质较优,78—132丰产性好;稳产性及品质较差;黔浙一号、黔鲁一号适宜黔中(贵阳、安顺)、黔北(遵义),后者还适宜黔西北(水城),舟麦一号适宜黔中(贵阳)、黔北(遵义),80-110适宜黔中(贵阳)、黔西北(水城)利用。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展示与试验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嵩县环境条件种植的小麦品种,于2011-2012、2012-2013和2013-2014连续三个年度开展了小麦品种展示与试验示范。参试小麦品种中,适宜嵩县种植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有良星66、周麦26、周麦23、豫教5号、开麦21、平安8号和周麦27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豫杂谷1号在西北、东北地区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通过高稳系数法(HSC)、变异系数(CV)、基因型分组法对谷子新品种豫杂谷1号在西北、东北春谷种植地区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杂谷1号丰产稳产性较好,在东北和西北适宜地区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对杭州市2000~2002年两个年度油菜区试汇总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湘杂油2号、浙杂1号、浙杂2号高产、稳产、适应性好;高产栽培措施的应用有利于沪油15、浙杂1号、浙杂2号、沪油16、中油杂2号获得高产;浙双758是适应于中低产地区种植的稳产品种。  相似文献   

11.
王天宇  陈泽辉 《种子》2002,(1):90-90,92
黔玉一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00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玉一号在各级区试及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特别是抗病性和抗旱耐瘠性。该品种制种成本低,产量高,有较大的推广前景,适宜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选用玉米新品种浚单29,在豫北、豫西、豫南、豫中等河南省主要玉米种植区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测定其生育期、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等特征特性。结果表明:浚单29在河南省不同的光温条件下生育期均能较好的适应当地的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抗病性:抗倒性一般。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要付之于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措施:丰产性较为突出,易于获得高产,适宜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苏省方强农场2006-2012年6a间的小麦品种试验和扬辐麦4号高产示范田90份产量及产量结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扬辐麦4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研究江苏沿海垦区扬辐麦4号超高产主攻方向.结果表明:扬辐麦4号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产量三要素结构合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三因素与产量相关顺序为每穗实粒数>单位面积有效稳数>千粒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1.5787,每穗实粒数通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的负作用有一定的抵消;实现高产更高产的栽培策略是保证32~33万穗/667m2最佳单位面积有效稳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稳争粒重,发挥该品种的最大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4.
对5个胡麻新品种在人工接菌病田、自然重病田和普通田中进行了抗胡麻枯萎病、丰产性和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陇亚8号抗胡麻枯萎病,丰产性好,含油率高,工艺长度较长,属油纤兼用品种,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陇亚9号高抗胡麻枯萎病,丰产性好,含油率高,植株较矮,属偏油用型品种,抗例伏性能好,较早熟,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在水肥条件较高的地区增产潘力更大。晋亚8号高抗枯萎病,丰产性优于陇亚7号,含油率较高,属油纤兼用品种,可在枯萎病重发地区推广应用。坝亚7号和天亚6号抗枯萎病性能差于陇亚7号(ckl),但明显优于感病品种天亚2号(ck2),属于中抗品种,可在枯萎病发生较轻的地区作为搭配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15.
花生新品种龙花163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苏秋芹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191-195
摘要:通过对2005-2006年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龙花163两年区试平均荚果产量居第一,平均产量分别为265.5kg/666.7m2和271.5kg/666.7m2,分别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15.7%和16.3%,丰产性和稳产性都高于其它品种,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好的地方种植产量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6.
鲁西南地区10个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科学的分析评价鲁西南地区主栽的10个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利用联合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AMMI模型对 3个试验地点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菏麦20、济麦22和周麦22丰产性和稳定性表现优异,周麦18、烟农999和山农20属于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一般的品种,良星99和山农28属于稳产性好丰产性一般的品种,青农2号稳产性较好丰产性较差,但矮抗58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差但在E3具有特定区域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参加2000-2001年度国家黄淮旱地小麦区试的旱地小麦新品种进行高产稳产性分析,并对各试点的鉴别力进行评判。结果表明:区试品种间丰产性稳产性存在显著差异,洛旱2号、晋麦47号是丰产性最佳品种,稳产性好的有临优9751、临远993、晋麦47;洛旱2号丰产性稳产性相对较好;试点对品种的鉴别力存在很大差异,具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鹤壁、晋城、黄骅、绛县、成县、济源、分辨力最好的试点是鹤壁、有86.7%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分析法对 2022 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华北夏谷区组)的19 个谷子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筛选更适宜华北夏谷地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穗重与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并均与穗粗、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单穗重、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分析表明中杂谷 72、中杂谷 76、K175-2H、郑 18H1260、冀研谷 3 号均表现较好,适宜在华北夏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盘州当地种植的高产特色红米品种,2019年,六盘水市种子管理站引进杂交红稻品系2、品系3与当地常规红稻山里红1号、红优21、保基小黑稻及品系1进行品比试验,以山里红1号作为对照,对6个品种的生育期、有效分蘖数、株型、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抗倒伏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里红1号、红优21适宜示范推广,品系2、品系3适宜在700~800m海拔区域示范推广,保基小黑稻、品系1不适宜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探索中浙优1号在荔波县不同栽培密度及栽培方式下的丰产和稳产性,开展了不同栽培密度及栽培方式对中浙优1号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密度为22.58万丛/hm2、栽植方式为等行栽植,规格16.65cm× 26.64cm,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