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发松 《福建茶叶》2009,32(1):32-32
近年来,铁观音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倍受消费者的青睐。高档优质茶供不应求,效益显著。消费群体逐步壮大,消费市场由南向北拓展推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茶农的生产热情,铁观音面积猛增。受“新丛”铁观音品质比较优异的影响,栽培管理上的问题突显出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山,原产于安溪县阳乡南岩山麓。质地优良,采制得法的成品,香味、泡水近似铁观音,唯“韵”味略逊。其佳者,甚易与铁观音混淆。安溪茶农称它为本山,意即出产于本地南岩山(铁观音发源地)。其形态特征、繁殖方法、栽培特点也与铁观音相似。甚至把它们引种至湖南长沙,经20多年栽培后,其春梢展叶期、萌展值、伸育与温度的关系、叶片解剖结构等,仍保持相似性。所以人们称本山为铁观音的近亲。  相似文献   

3.
红芽铁观音矮化密植、无公害栽培及加工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芽铁观音以其独特的清香、甘醇的风味而著称,已在华安县规模化大面积推广种植.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总结了红芽铁观音通过改变传统的密植栽培模式,进行矮化密植及无公害栽培管理,应用空调制茶等新工艺、新技术,为红芽铁观音在闽南地区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安溪铁观音作为闽南乌龙茶具有品质特点的代表性品种,风行已久,近年虽畅销于国内外,但其产量始终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从产区的发展速度来看,还是相当缓慢,一些原来主产铁观音的社队,产量有下降的趋势。我们曾调查访问铁观音原产地西坪公社尧阳点的几个大队和虎邱公社的大坪、萍州等大队,茶农反映:“铁观音栽培不易,枝条易枯致死,缺株严重,产量很低。”我们观察这些老  相似文献   

5.
铁观音低产茶园综合改造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铁观音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混杂和种性退化显现,品质提升难度大 铁观音品种混杂主要是品种本身分化异株混杂。而随着无性系铁观音良种繁育和大面积推广,在长期的异地(指原产地以外)母本园剪穗扦插过程中,也将不可避免地因生产活动而出现品种混杂现象。另外,铁观音近300年的生产演变和多代剪穗扦插,生物学年龄不断增长,加之生产环境和栽培地域的变化,种性退化现象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6.
只有了解有机茶叶的特性及铁观音的栽培特性,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措施,才能实现有机铁观音茶树高产优质,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可是面对有机新概念的的情况下,要怎样理解有机环境?铁观音有哪些栽培特性?怎样加速掌握相应的科技管理模式?本文着重结合种植过程中的经验来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提起福建茶叶,人们总是推崇“铁观音”。但1月10日福建省茶叶学会组织召开的茶树新品种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会上,专家学者、茶企业家、茶农代表一致认为,我省选育的“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等“国优”茶叶新品种在茶区推广应用、加工销售的情况表明,其花香高,味醇厚,不亚于“铁观音”,不少茶区经济效益高过“铁观音”。这为中国茶叶第一大省的福建再添新喜。  相似文献   

8.
铁观音良种系福建安溪县西坪公社峣阳一带茶农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品种,栽培历史约一百八十年过去仅在内安溪的几个乡生产。新中国建立后才逐渐引种到内、外安溪及闽南各乌龙茶区,但目前即以生产最集中的安溪县这一品种亦仅占茶园面积的八分之一和大约十分之一的产量远不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迫切需要。本文仅对“铁观音”的恢复发展,就其品种主要特点及相应技术措施、复壮途径和发展区划方面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9.
栽培茶树的目的是为了要从茶树上采收品质优良的芽叶,茶园既要高产,又要优质这是讲求经济效益的要求,也是栽培学的中心问题。铁观音茶树人们都觉得它是优质低产的品种,然而在我县的培育中已出现高产优质的实例。现将我县达埔乡溪源村茶场种植的铁观音茶园,从1980—1984年春的产量、品质情况与主要技术措施简介于下: 达埔乡溪源茶场,位于我县中部,大吕山  相似文献   

10.
铁观音“音韵”,在不同的茶人,包括茶叶专家都有不同的表述。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被广大茶人所认可的、权威的提法。看来这“音韵”何解,如何评断?这也正是铁观音魅力之所在。本文提出对铁观音“音韵”的看法,并阐述了“音韵”形成的条件和审评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清香型铁观音”曾作为华安茶的特色主打产品,一度风靡茶界,如今却遇到发展的瓶颈。本文经过调查探索,提出在工艺上进行创新,发展清香型、韵香型、浓香型铁观音及“铁观音红茶”,实现优势互补,四轮并驱,推进华安铁观音产品转型升级,并提出探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铁观音源产于安溪县西坪公社,是福建省茶树优良品种之一。栽培历史已有二百余年,茶叶产量一般亩产100—150斤左右,高额丰产可达400以上。加工成茶品质特佳,历来誉为乌龙茶类“珍品”。尤其是有独特的“音韵”,品饮之后齿颊留香,驰名中外,搏得消费者喜爱。据福建省茶科所分析,铁观音鲜叶成分含茶多酚18.69%,蛋白质22.49%,水浸出物45.03%,丰富的内含物构成了优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是福建的历史名茶。传统铁观音品质特征为:条索卷曲,肥壮圆结,砂绿翠润,香气浓郁,有“观音韵”,滋味醇厚甘鲜。由于采制季节的不同,受气候和当季鲜叶自然品质的影响,各季铁观音品质各有特色。当地人称“春水、秋香”,说明春茶品质以滋味醇厚和回甘为特征;秋茶品质则重在香气高长和持久。相应的,各季铁观音在加工技术上也有其特殊性。本文结合多年生产实践,从影响秋季清香型铁观音品质的鲜叶原料、做青环境温湿度及工艺等因素人手,对秋季铁观音加工关键技术作一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铁观音独特的品质风韵是“天、地、人”的完美结合,近年来随着加工工艺的不断创新,呈现出多种品质风味的铁观音商品花色。本文对目前茶叶市场上的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三大类铁观音的制法特点及品质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消费者更好的了解铁观音商品服务。  相似文献   

15.
华安县是漳州市铁观音茶叶的主产区,年可采收五季,有“明前茶”和“冬片茶”两大特色。近几年来,华安县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清香型五季茶铁观音加工新工艺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优质高效、独具风格的清香型铁观音制作工艺,并总结出成套技术规范,为全面提高华安铁观音品质起了积极的作用。清香型铁观音的制作工艺上还存在着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亟需改进。为此对华安清香型铁观音品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铁观音是我国著名的半发酵茶类,主要分为浓香型、清香型和沉香型。清香型铁观音制作技术自成一格,具有“绿豆形”和“清汤绿水”、“落喉干滑”、“铁观韵”等特征。虽然当前的清香型铁观音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随着现代人对茶型、茶香、茶韵的品位和欣赏点不断变化和提升,其制作工艺也应适时进行优化和革新,以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本文结合笔者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经验,主要对清香型铁观音乌龙茶制作工艺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山”是闽南乌龙茶中的一种无性系优良品种。原产于安溪县西坪区峣阳乡南岩山麓。由于该品种质地优良,采制适当的成品,香味近似铁观音。当地人们把它称为“本山”,即为本地南岩山(铁观音发源地)出产之意。多年来,在安溪县境内虽有种植,但产量不多,据调查全县仅约一千担左右。  相似文献   

18.
安溪铁观音是生产闽南乌龙茶的无性系优质良种,巳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生产上有“好喝不好栽”之说。这里可能有品种特性的问题,也有品种退化的问题,为了探明其究竞,本研究从选择母树繁殖原种入手,然后将其与生产品种作比较试验,最后才对产量与品质进行数理分析,目前研究尚在继续进行。 选择母树繁殖原种,应用于铁观音品种的复壮是比较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如选用其他方法,就目前条件近期还难以取得效果。我们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于铁观音品种发源地的安溪西坪乡选出最老的母树,据  相似文献   

19.
铁观音原产于安溪县西坪尧阳南山一带,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不窨花而有花香,以其香高味醇,持久耐泡,驰名中外.多次获得国家金质奖的荣誉.不论宴会或“客来敬茶”都以铁观音为贵,人们饮到一杯芬香异常的铁观音,往往引以为快.据有关分析资料表明,铁观音不但具有品种所特有的香气成分,且在做青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香气组分.从铁观音香气浓  相似文献   

20.
安溪铁观音茶叶,是安溪县茶农的经济发展命脉,是安溪地方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根基。据此,文章从安溪铁观音茶树栽培特点入手,对铁观音茶园的规划选择、苗木优选、栽后管理、幼龄茶树管护、肥水管理、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意见建议,以期为茶农栽植培育提供相应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