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伟 《湖南农业》2007,(10):22-22
长期以来,受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农民群众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现象十分严重,农业资源浪费问题突出,随意堆弃垃圾、排放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直接导致农村环境脏、乱、差,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刻不容缓。实践证明,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能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能有效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能显著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乡村清洁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栽体和切入点。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三大子工程,即农业生产清洁工程、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工程和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工程。本刊特邀桃江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苏伟同志以连环画的形式对各工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乡村清洁工程是针对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等状况,以村为建设单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导,通过建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等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施,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和耕地地力下降问题,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建设充分考虑到村庄的农业生产结构、农民种养习惯、村落分布、地理生态特征、民族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特点,重点实施…  相似文献   

3.
乡村清洁工程是针对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等状况,以村为建设单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导,通过建立清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资源化利用粪便、污水、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把"三废" (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变"三料" (肥料、燃料、饲料),产生"三益"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三节" (节水、节能、节肥)促"三净"(净化田园、净化家园、净化水源),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1乡村清洁工程的内容
  乡村清洁工程是针对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等状况,以村为建设单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导,通过建立清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资源化利用粪便、污水、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把“三废”(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变“三料”(肥料、燃料、饲料),产生“三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三节”(节水、节能、节肥)促“三净”(净化田园、净化家园、净化水源),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乡村清洁工程涉及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等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村“脏、乱、差”现象还普遍存在,农村生活垃圾到处乱扔,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村散养畜禽粪便及规模化畜禽场尚未得到无害化处理,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急需改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开展清洁能源建设,着重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农村能源是指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能量的载能体。开发利用它们所需的工程手段称谓“农村能源工程”。农业生产(田间作业、农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用能绝大部分是煤、油、电等商品能源。在我国现阶段,人畜力也是农业生产中重要动力能源,有2/3田间作业量由其完成。农村生活  相似文献   

7.
农村清洁工程是国家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而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新疆自2011年以来,在农业部的支持下,于布尔津县、尉犁县等县市共5个自然村开展了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受益农户1000多户。从示范成效看,示范村整体面貌得到了改善,村民文明意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农药、化肥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从示范效果看,农村清洁工程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适用、农民易于接受,是短期内改善农村面貌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的环保工作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环境的提高.做好当前农村的环保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文章阐明了农村清洁工程的性质,总结农村清洁工程所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尹满萍  张忠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32-5833,595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不当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从根源上预防农业环境问题,阐述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论证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并对其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0.
0引言 农村清洁工程是国家为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业废弃物资源浪费严重、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提出的循环农业促进行动中的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典型的民心工程。在新疆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可以探索解决农村污水乱流、垃圾乱倒、粪土乱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正在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环境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标准,农业生产生活垃圾又是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农业生产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大连市农业生产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建设美好的乡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区是解决农村空心化和农地流转困难等问题的重要方法,社区居住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幸福满意度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运用资料法与观察法对两个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社区居住环境与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相互影响,协调好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做为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举措,乡村清洁工程是从农村生产生活的源头、过程和废弃物资源化三个环节入手,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进行探索,阐述在具体实践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苏伟 《湖南农业》2007,(11):22-22
①农业投入品包装物集中回收。在农田灌溉水源附近,每隔200米建设统一规格的废弃物回收池,作为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是: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面源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努力做到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并通过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探索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几点问题1.水利建设抓大轻小,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增大,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而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对于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意义重大。目前,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乡镇企业是农村固体废弃物的三大主要输出口,产生的农村固体废弃物量大,种类复杂。在分析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乡镇企业三大固体废弃物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这三种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有效处理处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以期为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的遴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村向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制约了新农村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对1997-2006年湖南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废弃物产生量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农村聚居环境污染物产生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不同市、州则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处于较高水平。主要的农业污染源有农药、化肥、薄膜、畜禽养殖粪便和秸秆;农村生活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CODcr、TN和TP。此研究结果对湖南省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制约了新农村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对1997~2006年湖南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废弃物产生量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农村聚居环境污染物产生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不同市、州则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处于较高水平。主要的农业污染源有农药、化肥、薄膜、畜禽养殖粪便和秸秆;农村生活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CODcr、TN和TP。此研究结果对湖南省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是: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面源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