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重点介绍了黑龙江省在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与A2交配型测定、马铃薯晚疫病检测技术研究、抗晚疫病育种及植物源杀菌剂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的方法,这些对今后黑龙江省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典型的流行病害,几乎分布在全世界所有马铃薯栽培地区.它是马铃薯病害中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最重的一种病害.在我县历年均有发生,部分地方较重,造成马铃薯早衰,大面积减产,严重危害了马铃薯的生产与发展.本试验考察不同病指、发病率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找出马铃薯晚疫病经济、高效的防治药剂,以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毕节市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毕节市马铃薯生产上对产量威胁最大的重要流行性病害,常年造成产量损失20万t左右。通过开展一系列晚疫病控制技术研究试验,结合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防治工作经验等,探索出一套适合毕节市生态条件的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即:选栽抗病或耐病性强的品种,搞好农业防治,进行种薯处理,大田期加强病情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药剂防治,有效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推进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晚疫病是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可导致马铃薯大幅度减产。由于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性、无残留、高选择性、不破坏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近年来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领域受到重视。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应用植物提取物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植物提取物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植物源农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铃薯晚疫病是会泽县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试验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的防治试验,探索不同处理方式,筛选出合适的防治药剂,为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300倍液+68.75%银法利悬浮剂600倍液叶面喷雾2次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防效为76.25%,提高商品率,降低贮藏烂薯率,增产幅度大;68.75%银法利600倍液,每100 kg种薯用4~5kg药液喷湿种薯自然晾干种植,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6.
刘卫平 《中国马铃薯》2001,15(6):376-377
1 前 言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的威胁性很大 ,即造成茎叶枯斑或提早枯死 ,减少同化作用的面积或缩短同化物的积累时间 ,从而降低产量 ;在病害流行之年 ,可引起田间贮藏期间块茎的腐烂。为了充分发挥马铃薯固有的丰产特性 ,提高我国马铃薯产量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害。目前一些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药剂是 2 5 %可湿性粉剂甲霜灵 ,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 ,认为该药剂不是防治晚疫病的理想药剂。 2 0 0 0年笔者进行了 5 8%可湿性粉剂国光疫霉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试验。2 材料与方法2 1 材料供试药剂为 5 8%可湿性…  相似文献   

7.
CIP的全球晚疫病防治倡仪与我国的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IP的全球晚疫病防治倡仪与我国的参与宋伯符谢开云(国际马铃薯中心驻京办北京100081)1前言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infestans)是马铃薯生产中的头号敌人,是所有引起粮食作物产量损失的病害中最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全球每年因此...  相似文献   

8.
刘卫平 《杂粮作物》2001,21(5):54-54
在马铃薯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 ,晚疫病不仅降低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而且大大降低了经营者的收益 ,一些品种的推广应用也受到影响。晚疫病能造成茎叶枯斑或提早枯死 ,减少同化作用的面积或缩短同化物的积累时间 ,从而降低产量 ;在病害流行的年份 ,又易引起田间和贮藏期间的腐烂。要充分发挥马铃薯固有的丰产特性 ,提高马铃薯单产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近几年来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主要药剂是 2 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但应用实践证明 ,该药剂不能有效地防治晚疫病 ,一旦发现中心病株 ,在两天内 ,马铃薯均因茎叶枯斑而死亡。经…  相似文献   

9.
不同割秧时期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 前 言 晚疫病是当前影响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各大马铃薯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不外乎两种主要方式:培育抗病品种及药剂防治。随着晚疫病菌A2交配型在我国的出现,致使抗病育种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短期内难有成效,所以药剂防治仍是当前防治晚疫病的首选方式。但药剂防治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马铃薯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化学防治是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最有效和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化学防治存在用药不及时和过度施药的问题,采用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应用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进行了预测,并与丹麦NegFry模型、每7 d施药和每10 d施药处理比较。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处理、丹麦NegFry模型处理和每7 d施药处理与对照相比在病害防治效果方面差异显著,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处理与丹麦NegFry模型处理和每7 d施药处理相比不显著。采用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与实际病害发生拟合度达95%。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与丹麦NegFry模型处理、每7 d施药处理、每10 d施药处理相比,减少杀菌剂使用次数1~3次。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48.24%,小薯率降低5.63个百分点,烂薯率降低4.52个百分点,增加纯收入12 090元/hm~2。所以,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与丹麦NegFry模型和每7 d防治处理达到同等防治效果,且降低农药使用量,可及时指导晚疫病田间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