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蛋壳残留蛋清占蛋壳质量的27.6%~30.8%,蛋清中含有0.2%~0.4%的溶菌酶。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提取工艺可从蛋清中获取溶菌酶。溶菌酶是一种天然蛋白质,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且具有抑菌、消炎、抗病毒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制剂、食品防腐和生物工程领域。对溶菌酶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蛋清溶菌酶分离提取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蛋清溶菌酶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在鸡蛋清中含量丰富,占鸡蛋清蛋白总量的3.5%,是商业化生产溶菌酶最常用的原料。由于溶菌酶具有非常重要的商业和医学价值,从鸡蛋清中有效分离纯化出溶菌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探索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技术。综述近年来在鸡蛋清溶菌酶分离纯化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溶菌酶是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应用极其广泛。以市售溶菌酶为原料,采用PEG 2000/K_2HPO_4双水相体系萃取溶菌酶,考查了不同K_2HPO_4浓度、不同PEG 2000浓度、不同溶菌酶浓度和不同用量NaCl 4个因素对溶菌酶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萃取溶菌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室温条件下,当质量分数为45%(W/W)磷酸氢二钾3 mL,质量分数为45%(W/W) PEG 2000 5 mL,质量浓度为1 mg/mL溶菌酶2 mL,NaCl用量为0.2 g/10 mL时,溶菌酶主要分配在双水相体系的上相,相比为1,分配系数为6.53,萃取率为75.3%。  相似文献   

4.
溶菌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菌酶能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结构,具有杀菌防腐作用。阐述了溶菌酶的特性、来源及其应用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空纤维超滤法及亲和凝胶层析法对鸡蛋清中溶菌酶进行提取精制,结果表明蛋清溶菌酶的最佳超滤提取工艺为:连续稀释4倍、超滤温度35℃,料液pH值8.5,进样压力0.08 MPa,再经超滤浓缩处理,酶活得率为131.93%,溶菌酶透过率为73.57%,样品液的酶活约为4 700 U/mL。经过亲和凝胶层析的进一步纯化及真空冷冻干燥,最终蛋清溶菌酶冻干粉的酶活为18 500 U/mg,蛋清溶菌酶的酶活得率为180.83%。  相似文献   

6.
研究用Nisn、溶菌酶、抗坏血酸、甘氨酸4种不同配方的复合保鲜剂对原料乳进行保鲜,结果表明Nisn0.02%,溶菌酶0.05%,抗坏血酸0.02%,甘氨酸7%时,对原料乳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卫生部审核批准溶菌酶等8种物质为食品添加剂。溶菌酶(Lysozyme)为防腐剂,在干酪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在发  相似文献   

8.
<正>溶菌酶在酶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我国目前还缺乏适合工业化生产高品质溶菌酶的可行工艺。目前,直接结晶法、超滤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亲和层析法等常被用来提取溶菌酶。超滤法是利用控制超滤膜孔径大小来过滤杂质,水和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从而获取产物。亲和层析法是根据作用酶与底物有特异亲和力的特性,利用酶分子独有的专一性结合位点或结构性质的分离方  相似文献   

9.
溶菌酶是一种无毒、无害、安全性较高的高盐基水解蛋白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试验以蛋清为原料,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高活力(纯度)溶菌酶。试验确定吸附与洗脱条件,蛋清与树脂的体积比为5∶1,搅拌时间为3.5h,洗脱液的离子强度为1mol/L,pH值为8.0,洗脱液经等电点沉淀和透析进一步分离纯化,所得浓缩液以110℃的进风温度和70℃的出风温度进行喷雾干燥得溶菌酶,产品活力为20650U/mg,水分含量为6.2%。  相似文献   

10.
获得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RNA和DNA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以小麦根腐离蠕孢菌为原料,分别采用溶菌酶法和液氮研磨法破碎真菌细胞壁提取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吸收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进行核酸完整性和纯度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提取DNA时都同时得到了高质量的RNA;PCR检测结果表明DNA完整性比较高,两种方法得到的DNA质量相当;溶菌酶法中得到的RNA质量优于液氮法。利用溶菌酶破壁法提取小麦根腐离蠕孢菌DNA的提取体系可用于RNA的提取,为小麦根腐离蠕孢菌核酸的DNA和RNA的同时提取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现行溶壁微球菌(比浊)法测定溶菌酶活性方法中存在的测定条件不统一、重复性不高等问题。本研究对该方法中4个主要影响因素--溶菌酶活性范围、底物悬浮液吸光度值范围、检测温度和菌体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得到最佳的检测条件及菌体制备方法。结果表明:(1)溶菌酶活性75~250 U/mL之间,底物悬浮液吸光度值0.45~0.77 (OD450)之间,酶活力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国家药典中基本一致;(2)检测温度25~50℃之间,底物悬浮液的吸光度变化值△OD450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提高检测温度可提高检测的精度,有待进一步研究;(3)用于大规模样品检测时,冷冻菌体法为制备底物悬浮液的最佳方法,检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管间重复性及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连翘酯苷-溶菌酶-KGM复合保鲜膜在鸡蛋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商洛连翘果实连翘酯苷、溶菌酶、壳聚糖及魔芋葡甘聚糖为原料制备复合保鲜膜,以期延长鸡蛋的贮藏期。以鸡蛋哈夫单位、蛋黄指数为主要新鲜度评价指标,考察不同浓度连翘酯苷、溶菌酶、壳聚糖及魔芋葡甘聚糖对鸡蛋新鲜度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保鲜膜配方,以鸡蛋哈夫单位为响应值进行保鲜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保鲜膜的最佳配比为连翘酯苷浓度1.64%、溶菌酶浓度2.10%、魔芋葡甘聚糖浓度2.03%、壳聚糖浓度1.5%;用制备的最佳配方复合保鲜膜在37℃恒温贮藏新鲜鸡蛋15天,鸡蛋哈夫单位达74.86±2.31。所研制的复合保鲜膜配方能够作为鸡蛋保藏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兰州高原夏菜娃娃菜鲜切后的贮藏品质,以兰州高原夏菜娃娃菜为试材,分别使用0.5 mmol/L水杨酸、0.1%溶菌酶和6 mg/L二氧化氯3种保鲜剂和蒸馏水浸泡鲜切娃娃菜,通过测定鲜切娃娃菜的色差值、失重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研究不同保鲜剂对鲜切娃娃菜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溶菌酶、0.5 mmol/L水杨酸和6 mg/L二氧化氯均可有效保持鲜切娃娃菜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娃娃菜贮藏期间的抗氧化活性。从总体效果来看,0.1%溶菌酶处理效果最好,能够有效抑制贮藏期间鲜切娃娃菜叶绿素、抗坏血酸(VC)、总黄酮、总酚的消耗,使POD活性增加、PPO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混养鱼种饲料为基础饲料(对照组),用酒糟酵母培养物分别等量替换8%、10%、12%,16%含量的基础饲料(4个试验组),进行为期10周的草鱼饲养试验,探究酒糟酵母培养物部分替换基础饲料后,对草鱼生长性、表观消化率、溶菌酶活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替换量。试验结果表明,酒糟酵母培养物部分替换基础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影响显著,与对照组(基础饲料)相比,12%、16%、10%及8%的试验组其草鱼分别增重14.66%、12.19%、9.74%和6.70%。对照组与各试验组在均增重率、体重绝对增长率等指标上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饲料系数、肥满度、内脏指数等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16%试验组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16%和12%试验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中酒糟酵母培养物的替代量并没有使饲料的粗蛋白、总磷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出现显著差异(P>0.05)。基于生长性能和表观消化率的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酒糟酵母培养物的最佳替代量为12%。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了各酒糟酵母培养物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溶菌酶(LYS),在肝脏中,对照组和8%试验组的LYS与10%、12%及16%的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在血清中,对照组与10%、12%及16%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8%试验组与16%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酒糟酵母培养物替换基础饲料能够显著的加快草鱼的生长速度,草鱼的溶菌酶酶的免疫活性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强趋势和峰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延长鲜啤酒保质期,选用溶菌酶、鱼精蛋白、植酸、茶多酚、异VC钠、葡萄糖氧化酶、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作为天然保鲜剂添加至鲜啤酒中进行研究。通过模糊矩阵评价体系结合微生物及理化指标综合分析,以及三目显微镜对鲜啤酒微生物数量的观察,筛选出在稳定啤酒质量的前提下能有效延长鲜啤酒保质期的天然保鲜剂。结果表明:添加0.3 g/L溶菌酶,0.002 g/L葡萄糖氧化酶,0.03 g/L乳酸链球菌素均能在保证鲜啤酒质量稳定的前提下有效延长其保质期。  相似文献   

16.
生物酶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生物酶技术用于食品保鲜的原理进行介绍,并且对若干生物酶,如葡萄糖氧化酶、异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等在食品保鲜生产中的应用也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7.
牛初乳中的活性成分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牛初乳中的活性成分——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及各种生长因子的生理作用,以及牛初乳的开发利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细菌总数、TVB-N为指标,比较了生姜、大蒜、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茶多酚、ε-聚赖氨酸、鱼精蛋白、壳聚糖等8种天然生物防腐剂对生鲜罗非鱼片的防腐效果。结果表明,8种天然生物防腐剂对生鲜罗非鱼片均有一定防腐作用,最佳防腐浓度分别为:生姜体积分数20 mL/100 mL,大蒜60 mL/100 mL,溶菌酶质量分数0.5%,茶多酚0.6%,乳酸链球菌素1.0%,鱼精蛋白0.6%,壳聚糖1.2%,ε-聚赖氨酸0.6%。其中,生姜、大蒜和壳聚糖的防腐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