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温室发展概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温室发展简史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蔬菜、花卉的温室栽培. 本世纪30年代,我国北方地区已开始在冬季利用不进行人工加热的"日光温室"生产蔬菜.到50年代中期,经有关专家的总结,将其命名为"鞍山式日光温室",到80年代中期,人们对原有的日光温室,在建筑结构、环境调控技术和栽培技术上进行了全面优化,得到"节能型日光温室"[2].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北方农村各种类型的温室迅速发展,而温室中栽培的蔬菜,对丰富冬春淡季市场蔬菜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在有限的温室空间生产更多的蔬菜,菜农们精心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力求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然而他们忽视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那就是利用蜜蜂为温室果菜类蔬菜授粉,这一技术成本很低,但可显著地提高蔬菜单位面积产量。世界上有些国家早在30~40年代就对此高度重视并作为一项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为了适应我国80年代后期北方大规模温室栽培业的兴起,近年来笔者对玻璃温室、塑料…  相似文献   

3.
蔬菜日光温室生产与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30年代,辽宁省鞍山市已开始利用日光温室生产蔬菜[1],50年代中期北京及其他地区也曾试用日光温室于冬季生产黄瓜,但未成功。70年代北方地区冬季生产果菜类,仍以加温温室为主。进入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蔬菜的周年供应尤其是冬春果菜类的需要量增多,而温室生产又受煤炭供应及价格的制约,为解决城乡人民对冬春果菜的需求,日光温室又重新被重视,得到较快的发展。十年米,我国17个省、市、自治区发展了日光温室,总面积20 000~23 333hm2[2]。各地日光温室的生产均获成功。本文拟就当前日光温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促…  相似文献   

4.
温室栽培香瓜生产近几年来在盘锦地区有了一定发展,目前已达到267hm2,成为我市保护地蔬菜经济效益较高的果菜之一。但近两年来,重茬使土传病害发生较重,制约了温室香瓜生产的发展。大洼县唐家农场万丰养殖场,2002年0.13hm2温室香瓜采用大营养袋栽培即袋装客土的方法,不仅解决了香瓜土传病害问题,也为盐碱地区温室栽培香瓜创造了一条新路。由于营养袋土温高,促进了香瓜生长,在严冬季节10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底定植,2月中下旬开始采收,3月10日前采收结束。平均每667m2温室产香瓜1300kg,产值52000元,去掉当年生产费用18764元,每667m2获纯利3323…  相似文献   

5.
丁桂  张健 《现代园艺》2001,(5):30-31
温室蔬菜生产由于人为创造的特殊生态环境 ,其病虫害发生种类多、扩展快、危害重 ,对温室蔬菜生产影响极大 ,是目前温室蔬菜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 ,我们从 1 997年开始开展了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系统调查 ,同时进行了大量试验示范 ,初步总结出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把好以下五关 :1 高温闷棚关 温室建成后 ,选择晴天盖上棚膜 ,密闭闷棚 7~ 1 0天 ,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 0℃以上 ,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 ,以减轻蔬菜生长期的侵染及危害。如在高温闷棚时 ,按每m3温室空间 ,用硫磺粉 2 .4g、锯末 4 .5g、敌敌畏烟…  相似文献   

6.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蔬菜温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上海从国外引进了15公顷蔬菜温室,分设在5个基地,每个基地各3公顷。从荷兰引进6公顷玻璃温室,分设在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下简称“孙桥”)和上海东海蔬菜示范基地(下简称“东海”);从以色列引进9公顷薄膜温室.分设在闽行区马桥园艺场(下简称“马桥”)、宝山区罗店园艺场(下简称“罗店”)和南汇蔬菜园艺有限公司(下简称“南汇”)。 15公顷的蔬菜温室的引进,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认真思考。上海实施温室工程(蔬菜)有无必要?如何搞好蔬菜的温室工程等一系列问题成了人们讨论的热题。笔者亲自参加了这一实践,愿就此谈一些粗浅看法,以供参考。 一、上海实施温室工程(蔬菜)的重要意义及其可能性 现代化温室蔬菜栽培是指人们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人为创造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条件,从而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园艺产品的栽  相似文献   

7.
我国温室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的近代温室产业始于本世纪30年代的冬季不加温"日光温室",大规模的温室生产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通过第一次大量的温室引进才揭开了我国现代温室生产、研究和应用的序幕,并在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使我国自身的温室技术和产品得到不断提高.80年代末,我国基本形成了温室技术体系,即温室产业的雏形,其中已包括了大型管道、单拱温室、门型钢架结构双拱温室的工业化系列产品.90年代,尤其在"九五"期间,在国外温室及其相应种植技术大量引进的基础上,我国温室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进一步促进了设施园艺在我国的发展.目前,我国温室生产面积(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已达139万公顷,跃居世界第一,在温室产品生产、实际应用和配套技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不同档次、不同系列化的温室产品,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8.
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与更新,北方淡季蔬菜生产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但以往蔬菜生产使用和建造的温室通常为暖气供热,钢窗玻璃,混凝土结构,从现在看来其成本太大,早已不适应当前蔬菜生产的需要,为此,经科技人员的攻关和努力,一种新型的采暖性能好且可有效利用日光增温的节能温室在北方高寒地区应运而生了.通过实践应用,我们发现相当多的用户在这方面没有经验,经济利益不高,如何高效地利用好日光温室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课题,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现就新型日光节能温室利用及注意事项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易凡 《中国蔬菜》2005,1(1):38-38
广东省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在 2 0 0 2年以协办单位的名义为广州种子交易会提供现场示范 ,定名为“广东省农业良种现场示范展示会” ,共有 2 0 0多个品种参试。 2 0 0 3年作为主办单位 ,中心组织了 70 0多个蔬菜品种进行现场展示 ;“2 0 0 4年广东省农业良种现场示范展示会”有 12 5 0多个蔬菜品种参加了现场展示 ,其中 2 80个品种在智能型温室、大棚内进行示范。目前 ,该基地已建设成为集新品种示范、节水示范、反季节生产示范、无公害生产示范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 ,全年可提供 2 5 0 0个蔬菜品种的示范展示。那么 ,该中心是如何在极…  相似文献   

10.
高丽朴 《蔬菜》2000,(6):34-34
1999年11月,笔者有幸做为国家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工厂化农业技术与管理培训班”成员,赴荷兰参观学习,本文仅就荷兰温室蔬菜生产销售概况以及农业生产的特点作一简要介绍。以资借鉴。一、荷兰温室蔬菜生产的基本情况荷兰温室种植面积1000()h’,温室结构主要是由铝合金框架材料建造的玻璃温室,也有少部分PC板材温室,温室生产基本实现了光、温、水、肥、气全自动化控制,99%为基质栽培。其中46%种植蔬菜,54%种植花卉。荷兰温室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全国经营温室蔬菜种植的农场约MOO个,其中超过3hm’的农场150家。温室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丁柱  夏正年 《蔬菜》2000,(3):22-23
温室蔬菜的周年生产为病虫害越冬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导致病虫害发生多、蔓延快、危害重,对生产影响极大,是目前温室蔬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从1997年开始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初步总结出温室蔬菜病虫害五项综合防治措施。一、高温闷棚蔬菜定植前...  相似文献   

12.
冬季是温室蔬菜管理的关键季节,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生产,不仅可以缓解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给,而且还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冬季温室蔬菜的生产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由于大安市的冬季天气复杂多变,如不加强温室蔬菜的管理,要想取得高产高效就  相似文献   

13.
大棚温室蔬菜栽培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一种方式,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有些棚室由于利用及管理不科学,致使其效益不高、影响了菜农发展棚室蔬菜的积极性。现介绍几种提高棚室蔬菜经济效益的新途径,供参考。1瞄准市场搞种植棚室蔬菜生产要瞄准市?..  相似文献   

14.
日本环境保护型蔬菜生产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双喜 《蔬菜》2000,(10):30-32
80年代以来,日本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发展迅速,重茬、连作及病虫抗药性的提高进一步加剧了病虫危算;不合理施肥、化肥用量过多、灌溉及无土栽培排出液硝酸盐含量超标,严重污染地下水源,导致环境恶化。因此,农林水产省从保护生态环境,进而生产无污染蔬菜视点出发,于1993年在“新食品、农业、农村政策的研究方向”报告中,确立了减轻环境负荷,推进环境保护型蔬菜生产技术研究的重要举措,现已取得重大进展。为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就笔者所知,综合在日本的研究工作,对R本环境保护型蔬菜生…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温室黄瓜高产与周年生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本场从以色列引进了 3hm2 现代智能型薄膜温室 ,为我区温室蔬菜进行反季节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蔬菜生产向技术集约型方向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我们从 1996年开始 ,进行了现代智能型薄膜温室黄瓜高产与周年生产技术的研究 ,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高产栽培技术 ,产量由初期的每 6 6 7m2 每茬 0 9T提高到 5 5T ,同时周年栽培成功 ,实现了全年生产黄瓜的目标。1 现代智能型薄膜温室的生产特点本场从以色列引进的 3hm2 现代智能型薄膜温室代表了当今薄膜温室的先进水平 ,它的生产特点是 :(1)温室空间大 ,遮荫少 ;(2 )…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应解决好"三薄两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温室种植蔬菜在我国历史悠久,但真正大面积用于生产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目前,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已成为我国北方冬春季反季节蔬菜生产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一面坡日光温室之所以能在我国北方广泛应用,就在于它有较好的采光、保温性能。但这种温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光照和温度分布不均匀。温室中后部的光照一般较弱,特别在冬季,成为阻碍温室蔬菜单产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由于能源和成本方面的原因,生产上很少采用人工补光措施。以前曾有人在温室北侧增设玻璃反光镜来增加光照度,收到良好效果,但在生产上没有应用。为了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于1988年利用镀铝聚脂薄膜对光的反射原理,把射入温室里的光反射到中后部栽培床上,以增加光照度,提高气温和地温,促进蔬菜生长发育,提高秧苗质量,均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植物温室是于80年代初,在参考国外温室的同时,根据本国的植物生产及科研要求发展起来的。第一代植物温室的出现,使中国告别了老式简易土暖房时代,温室开始走向产业化方向。但第一代温室仅仅解决了温室本体的钢结构,而温室的各种开窗、通风及密封性能,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从80年代中期开始,  相似文献   

19.
温室蔬菜“两高一优”,即高产、高效、优质一直是广大菜农的生产目标,但在生产实践中真正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菜农却不多,而低产低效低质现象仍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是一些菜农的科技文化水平还很低,接受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意识不强,能力较差,质量意识淡薄,更主要的是还缺少围绕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的能力。为此要实现蔬菜“两高一优”的目标,广大菜农除不断强化科技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及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外,在生产技术环节上应把好“六关”,做到“一用”。一是把好温室建造关 温室是生产保护地蔬菜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合理与否关系到…  相似文献   

20.
张健 《吉林蔬菜》2020,(1):51-52
设施农业同普通农业相比,产业化程度高,效益好,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强。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世界塑料大棚和温室面积约36.576万公顷,而我国面积最大。我国现有大型温室面积约200公顷,其中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约有50多公顷,从荷兰、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国引进的约140公顷(包括1995年引进的温室)。在已确切统计的73公顷引进温室中,大多数为大型连栋温室,是近十几年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温室形式。其中大型的连栋塑料温室约占2/3以上,其余为玻璃温室。建设在南方的大型温室以生产花卉为主,北方则以栽培蔬菜为主,少部分温室用于栽培苗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