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应选养优质良种鸡近几年,许多小型种鸡场,孵坊相继出现。虽然方便了养鸡专业户购买苗鸡,但因小型鸡场对鸡种选育不够严格,鸡种纯度较差。孵化条件又多土法上马,往往导致苗鸡成活率低,发病率高,免疫效果差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胡奔 《当代农业》2014,(2):10-10
江苏省东台市许河镇养鸡历史悠久,现任全镇有80%的农户养鸡。花风鸡是该镇炕孵养殖大户崔世明培育出来的新鸡种,这种鸡毛色雪白,间有黑色斑点点缀,双冠红凤头,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乡掀起肉鸽热,鸽苗供不应求.由于人们大多采用孵鸡、鸭的方法来孵肉鸽,出雏率仅60%左右.笔者在养殖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孵鸽经验,出雏率可达90%,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孝感市白沙镇“养鸡”专业户徐传明,充分利用鸡粪入池发酵,兴建沼气池,孵化良种鸡发展养殖业。沼气是方便、卫生、安全可靠的生产能源和生活能源。采用沼气升温孵鸡技术不仅能净化环境,消除污染,更能提高母鸡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小鸡成活率,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原来采用的“煤油灯”升温孵鸡技术,其弊病有三:①油烟严重污染空气,导致雏鸡成活率低,死亡率占20%;②煤油烟污染造成人体呼吸困难,不能坚持室内正常工作,故出现孵化箱内种蛋上下翻动温度调节不均,寡蛋占35%;③孵化箱温度难于控制,经常出现失调,事故累见不鲜。将“煤油灯”升温孵鸡技术改为“沼气”升温孵鸡技术后,当年纯收入突破了万元。其方法是:  相似文献   

5.
如今不少人工孵鸽出壳率和乳鸽成活率差的主因是照搬孵鸡技术所致,笔者现就几年来孵鸽的经验 浅谈如下:⒈温度:用孵禽薄水温箱孵禽,不必升室温,当环境自然温度在15℃以上时,最佳施温(指蛋温)范围在38~38.6℃之间;当环境自然温度低于15℃时,最佳施温范围在38.3~39℃之间。孵鸽施温比用电孵机孵鸡要高出0.2~1.4℃,而比用孵禽薄水温箱孵鸡的最高温度39.5℃要低0.5℃。用以上施温范围孵出的乳鸽毛色粗亮,健雏率高,人工哺乳成活率也高。⒉湿度:人工用孵禽薄水温箱孵鸽蛋,其适宜湿度比电孵机孵鸡要低10%左右,比孵禽薄水温箱孵鸡…  相似文献   

6.
适量养鸡,是农民家庭养殖的传统习惯,也是农民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常规,一般家庭多在春季清明以后开始喂养,几十只至几百只不等.由于养殖的数量较少,多不掌握科学养鸡知识,也不具备科学养鸡的条件,加之受传统经验的误导(雏鸡不给饮水、不注射疫苗、生病也不治疗),因而形成农户养得多死得多.尤其当今鸡病防不胜防的态势下,死亡率高达30%~50%,甚至100%.给农户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极大的挫伤了广大农户的养鸡积极性.造成很多农户"谈鸡色变",不愿再养.结果形成市场苗鸡滞销,孵化亏损.  相似文献   

7.
农家养鸡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种良好习惯。当前家庭副业养鸡和专业户养鸡正在逐年增加,然而适时适量的鸡苗来源有限,正影响着养鸡事业的发展。广大农村养鸡,多数靠母鸡自然孵抱,鸡苗不仅数量不足,并且得苗时间过晚,冬季到来时幼鸡尚未充分生长和发育,造成新鸡体质不壮,直接影响它的产蛋力。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向广大农村推荐一种家用简易孵化箱,目的是使农家养鸡从原始状态下解放出来,做到:使母鸡多产蛋(不孵蛋、不育雏),使新母鸡当年受益,既支援四化建设,又活跃农村经济。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家畜饲养教研室研制的NMJ——型孵化箱,性能可靠,孵化效果好,能为当前的养鸡业发展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麻城绿壳鸡是大别山自然形成的以产绿壳蛋为特点的地优良鸡种,又因其主产于麻城市广大农村,故定名为--麻城绿壳蛋鸡.该蛋鸡广泛分布于麻城市各乡镇,2001年库总存笼数约50万只,占全市养鸡总的数四分之一左右.尤以西张店、顺河集一带居多.据调查,顺河集镇绿壳鸡约占养鸡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西张店最为集中,占养鸡总数的40%.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养殖行业不断发展,养鸡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在养殖过程中,各种疾病也越来越严重。鸡大肠杆菌病是禽类的常见疾病,对于养鸡行业有很大的危害。该病可以在任何日龄的鸡群中发生,当鸡感染大肠杆菌病之后,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而且变得越来越消瘦,其中急性败血症的发病率较高,占鸡大肠杆菌病的60%~90%左右,而且急性败血症的病死率较高;卵黄性腹膜炎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有10%左右。鸡大肠杆菌病对养鸡行业的危害较大,在养鸡过程中必须要做好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由疱疹病毒引起,以育成鸡和产蛋鸡最易感,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台安县曾大面积爆发该病,死亡率10%,对规模化养鸡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1.
1.温度。用孵禽薄水温箱孵禽,不必升室温。当环境自然温度在15℃以上时,最佳施温(指蛋温)范围在38~38.6℃之间;当环境自然温度低于15℃时,最佳施温范围在38.3~39℃之间。孵鸽施温比用电孵机孵鸡要高出0.2~1.4℃,而比用孵禽薄水温箱孵鸡  相似文献   

12.
有的养鸡户由于没有及时防治鸡病而造成鸡大量死亡,损失严重.因此鸡病的防治成为养鸡成败的关键,要想养好鸡就必须搞好鸡病的防治.下面提供一些民间操作简单、花钱少、效果好的防治鸡病验方,希望能给养鸡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败血霉形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该病往往呈隐性经过,发展较慢,病程较长,可造成鸡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饲料报酬降低,雏鸡感染该病后死亡率可达30%.同时,感染鸡易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如大肠杆菌病、鸡新城疫、流感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出现较高死亡率,从而导致防治费用增加,养鸡效益下降.该病是影响养鸡经济效益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3种间作方式对林地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7—2009年对林药、林鸡、林菌间作的研究表明:林药、林鸡、林菌间作均能降低林地土壤的pH值,其效果是食用菌最好,中药次之,最后是养鸡。在增加土壤有机物方面,2007年的排序是中药<食用菌<养鸡。2008—2009年稍有变化,效果最好的是食用菌,其次是养鸡,最后是中药。对林地土壤的全氮和速效氮改良效果来看,3年的排序均是中药<养鸡<食用菌。对全磷的改良效果顺序是中药<食用菌<养鸡。速效磷的改良效果顺序是中药<养鸡<食用菌。增加全钾、速效钾效果最好的是间作食用菌。与对照相比,林药、林鸡、林菌间作树胸径分别提高14.6%、25.2%、31.3%。药、鸡、菌间作产量分别提高1.2%、14.6%、6.3%。  相似文献   

15.
非洲农村的养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农业系统的一部分 ,其饲养和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物、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在许多非洲国家 ,农村养鸡的数量约占全国养鸡数量的60 %(其产值达7 5亿美元) ,为全国提供了30 %~80 %的鸡产品。非洲的农村养鸡主要是以饲养本地鸡种为主 ,主要原因是养鸡者担负不起引进鸡种所需的高投入。具体来说 ,非洲农村养鸡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生产周期短、资金回收快 ;二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品 ;三是低值饲料变为高质产品。近20年来 ,一些学者和农村发展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了…  相似文献   

16.
鸡球虫病是对养鸡生产危害最严重的流行性疾病之一,为了保障养鸡产业更好地发展,文章主要研究了对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户养鸡得蠕虫病很普遍,常见的有鸡蛔虫病,鸡绦虫病、鸡异刺线虫病、感染量少时,症状不明显,只有严重时才引起消瘦死亡,因而不被养鸡户重视.雏鸡、青年鸡易感染蠕虫病,可造成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年鸡带虫,使饲料回报率低,严重危害养鸡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沼气孵化就是利用沼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实行人工控制进行禽卵孵化的技术。目前可采用沼气孵化技术的除鸡外,还有鸭、鹌鹑等,其在技术上大同小异。现以孵鸡为例介绍沼气孵鸡技术。沼气孵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孵化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极适合小规模(1000枚以内)养殖户采用。1立方米沼气可孵鸡蛋475枚,沼气孵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1999,(6)
饲料是养鸡的物质基础,占养鸡成本的70%左右。正确合理地用料是降低养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但是,有些养鸡户在用料问题上存在着种种“误区”,浪费了不少饲料,增加了养鸡成本,良种鸡的生产性能发挥不好,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总结起来,养鸡喂料应注意以下“六不宜”:1.不宜喂单一饲料有些农户仍按传统方法喂料,家里有什么粮就喂什么料。现在养的大都是良种鸡,单一饲料不仅不能发挥良种鸡的生产性能,相反还  相似文献   

20.
鸡病防治     
农家养鸡最易遭受疾病的危害,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认为鸡新城疫病、马立克氏病、禽霍乱、大肠杆菌病、鸡白痢、鸡球虫病等疾病是养鸡生产中发生普遍且危害较大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