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一、引种地基本情况海南岛西部干热地区系指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干湿季明显,干季长达六个月以上的地区。东方县热水台地,就是这一地区的典型代表。这里年平均气温24.5℃,一月平均气温18.6℃,七月平均气温28.6℃,绝对最低温5℃,绝对最高温39℃,年平均降水量99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400毫米以上。一年之中,6—10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每年4—9月经常吹4—5级的干热西南风。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主要靠台风雨),水分少,热量高,蒸发量大,水热失调成为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2.
风河苗圃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南部,风河河谷的西侧,哥伦比亚河以北11公里,北纬45°48′,西经121°56′。其海拔351.52米。风河、玛色河和蛙鱼河分别从苗圃的东西两侧穿过。该圃属给佛品超(Gifford pinch-ot)国有林区。该地区气候潮湿,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由于位于喀斯客德山脉的山脊,因而降雨量比喀斯客德山东侧、西侧与之同海拔的地区要多。平均年降雨量约为2283.2毫米,最大年降雨量3622毫米(1950年),最小年降雨量1395.4毫米(1929年);年平均降雪量304.8毫米,最大年降雪量627.3毫米(1950年)。年平均温度为8.86℃,绝对最低温度-27.5℃(1950年2月3日),绝对  相似文献   

3.
解读阿拉善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面积为27.2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面积的23%,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9℃,夏秋气候凉爽,年平均降水量在40毫米~200毫米之间,无霜期长达160天。全盟人口约19万。  相似文献   

4.
尾叶桉(E·urophylla)天然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东部的帝汶岛及其附近其它岛屿,南纬8°~10°,海拔0~3000米,年降雨量1000~2000毫米。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9℃,最冷月平均最低温度8~12℃。在垂直分布的高处有霜冻发生。尾叶桉最早引种是1890年,由荷兰植物学家首次引种到爪哇。1919年又从爪哇等地  相似文献   

5.
四子王旗地处阴山北麓的乌兰察布高原,全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10~350毫米,年蒸发量1700~2400毫米,为降水量的6~9倍,相对湿度50%;年平均气温2.8℃,大于等于10℃有效积温1650℃~2100℃,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风速为每秒4.4米以上,年均大风日数40天,最多达74天;北部高原土壤类型为淡栗钙土、棕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和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等北方常见的3种牧草进行预措处理,以探讨最适于牧草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百脉根的最适处理方法为40℃热水浸泡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64.0%和63.3%,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红三叶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为25~35℃变温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达最大,分别为72.0%和68.7%;草木樨的预措处理首选60℃干热处理和20~30℃变温处理。  相似文献   

7.
右江河谷干热地区,在广西的西南部,地跨百色、田阳、田东三县,连成一个东西长约200里,南北宽约24—40里的谷地(见图),总面积2242770亩。这个谷地,称为右江盆地,气温高,雨水少,旱季长(见表一),是广西最干热的地方,不利于育苗造林,早在二、三十年代,百色、田阳、田东就开展造林,当时,除百色镇北郊(现百色汽车站一带)造林,担水上山抗旱,获得成功100多亩外,其他地方造林成效甚微,其原因很多,主要是造林技术不适于当地干热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8.
奔子栏是高寒地区德钦县的一个低海拔干热河谷乡,从这个多种植了12年的几十株油橄榄树的生长情况看,在云南高寒山区的个别干热河谷地方发展油橄榄,作为木本油料的主要来源,是很有希望的。油橄榄是世界闻名的木本油料树种,其鲜果含油率高达40—50%,而核桃等仅为18—21%;油橄榄是亚热带常绿树种,喜夏季高温,光照强烈,冬季温暖湿润的气候,适生区的年平均气温是15—20℃,日平  相似文献   

9.
科左后旗大青沟国营林场属于沙坨子沟壑地区。北纬40°58′,东经121°22′,海拔高285米,处于科尔沁沙地的东南边缘。本地区气候属于寒温带季风性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雨水多集中在7、8两月,5、6月间也常出现间断性干旱,年平均气温5.8℃,绝对最高气温36.2℃(出现在7月),绝对最低气温—32.2℃(出现在1月),年蒸发量1905.4毫米,初霜在9  相似文献   

10.
黑荆树引种我区以来,经观察发现有的有花不孕,个体性状变异不大,优良个体数量较少。为解决良种繁殖问题,于1984年5月—1985年7月采用正交设计L_9(3~4),进行扦插育苗试验,共扦插13080株。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在海拔570米半阳坡,中部,坡度12度,年降雨量1193毫米,最大月降水量186毫米,7月份,6月份降水量154毫米。年平均气温17.3℃,6月份平均气温25℃,年极端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1.3℃。年平均地面温度18.8℃,6月份平均地面温度27.5℃,6月份最高地面温度40.2℃,年平均湿度79%,6月份平均湿度78%。  相似文献   

11.
渡口地区干热河谷荒山造林试验初见成效。渡口市是毛主席关心的重点建设地区。这里由于气候干热,水份缺乏,荒山而积在八十万亩左右,每年雨季水土流失严重,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这个地区的自然情况是:一、气温高,年平均温度为20.4℃,绝对最高温度为40.4℃,地表绝对最高温度达76.2℃。  相似文献   

12.
右江河谷干热地区,在广西的西南部,地跨百色、田阳、田东三县,连成一个东西长约200里,南北宽约24—40里的谷地(见图),总面积2242770亩,这个谷地,称为右江盆地,气温高,雨水少,旱季长(见表一),是广西最干热的地方,不利于育苗造林,早在二、三十年代,百色、田阳、田东就开展造林,当时,除百色镇北郊(现百色汽车站一带)造林,担水上山抗旱,获得成功100多亩外,其他地方造林成效甚微,其  相似文献   

13.
吐鲁番县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全境面积10300平方公里,其中96%为山地、戈壁、风蚀沙地。现有耕地35万亩,全县七个公社,一个园艺场,居住着以维吾尔为主,汉、回、蒙等兄弟民族169000人。 吐鲁番素以“火洲”、“风库”闻名,高温、干旱、大风繁多是这一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14。0℃,气温在40℃以上的日数达40天,极端高温度47.6℃。极端地表温度达76.6℃相对湿度日平均低于30%的达140天,并多次出现“零”的记录。年降水量平均为16.6毫米。蒸发量达3200毫米,为降水量的192倍。  相似文献   

14.
我所七五年从北京植物园引种的火炬树,根据一年的观察,在太原地区生长良好。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一、引种地区的环境条件该树种的引种育苗试验,在我所试验苗圃进行。据太原市气象站观察,年平均气温9.3℃,绝对最高温度39.4℃,绝对最低温度-25.5℃;平均年降水量466.6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相对湿度60%,无霜期平均276天。试验地位于汾河一级阶地,地下水位1.5~2米,冲击沙壤质土,微碱性。二、试验方法五月五日取回苗根五株,浸水24小时,去掉萌芽(根株寄来时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根子开始萌发),七日上午进行埋  相似文献   

15.
锡盟的牧区造林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从气候条件看,一是干旱,年降雨量只有150~300毫米,而蒸发量却达1500~2000毫米;二是风大,由于缺乏天然屏障,平均风速达3.5~4米/秒;三是低温,年平均气温1~2℃,生长期只有90~120天。不良的气侯条件,致使很多树种不能在这里正常生长。从土壤条件看,平坦草原的粟钙土和低洼地的盐碱士,均不适合  相似文献   

16.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端,位于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该县海拔高(2040~4874米),气候条件差。年平均气温-0.2℃~1.3℃,无霜期100~160天,年降水量265~600毫米,年蒸发量1200~1700毫米,全年实际日照时数2500~2700小时,冰雹、霜冻、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相似文献   

17.
我省造林一般都在春秋两季进行,但对西部干旱地区的盐碱地,这时造林往往成活率低,收不到成林效果。这是因为这个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在春季造林时,气温高,近地层温度有时可高达40℃以上,昼夜温差变化大,降水量少,年平均降水量在400—450毫米,多集中在雨季(7~8月),占全年降水的58%以上,而造林季节(4~6月)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1%。蒸发量大,4~6月分的蒸发量约占全年的49%,使土壤干燥。春季干旱风大而持久,有时可持续到6月初,这样,就使林木在生长初期,加速了叶  相似文献   

18.
柚木(Tectona grandis Linin f.)原产于南亚及东南亚的印度、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天然林以缅甸为多,占世界第一,其分布区生态从干旱稀树草原至潮湿热带雨林,年平均温度20~27℃、≥10℃活动积温8000℃~9000℃,可两极端最高气温43℃~48℃,极端最低气温2℃,年雨量1200~1300毫米,柚木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落叶大乔  相似文献   

19.
<正>我场位于张家口地区南部,春季风多雨少,十年九旱,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4月中旬造林后,正值气温急剧上升,由平均气温6.8℃,到5月下旬增至23.4℃。4、5两月合计降雨量48.3毫米(22年平均值),仅为年降雨量的7.9%。月蒸发量达190.1~349.2毫米,蒸发量为降雨量的10~18倍。阳坡日照率又高,干旱、风害不断加剧,造林地土壤含水量迅  相似文献   

20.
一、豫东沿河沙地的自然情况 (一)气候豫东沙区属森林草原地带,其气候特点是夏秋两季炎热而多雨,冬春寒冷干旱而多风。年雨量变幅在350—950毫米之間,平均年降雨量为600—700毫米。雨季在7、8两月,其降雨量占全年的44%。年蒸发量平均为1131毫米,为降雨量的一倍左右,而3-6月,蒸发量特大,約为同一时期降雨量的2.8倍。年平均温度为14℃,最低平均温度—5.7℃,1月份极端最低温为-17.9℃,最高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