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外周血微量全血培养法研究了生活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的青海细毛羊、新疆细毛羊、藏系绵羊的染色体核型及畸变。结果表明:三种绵羊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54,NF=62,公羊核型为54,XY;母羊为54,XX。染色体畸变类型主要为结构断裂和多倍体,其频率分别为:青海细毛羊1.530%和1.844%;新疆细毛羊2.292%和1.568%;藏系绵羊2.022%和1.103%,并对三种羊的畸变类型进行下检验,结果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云南绵羊染色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云南昭通、德钦、腾冲绵羊染色体的核型,G带C带、Ag-NOR,结果表明:云南绵羊染色体众数2n=54;染色体G带基本相似;C带显示三个绵羊品种染色体亚中着丝粒区均为淡染,近端着丝粒区均为深染,X和Y性染色体整个都为淡染,产在三个地区的棉羊其染色体异染色质的大小,强弱个地区的绵羊其染色体异染色质的大小、强弱存在差异;Ag-NORs的数目分布在2 ̄10之间,众数为7,腾冲绵羊Ag-NORs较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手段,对青海省西宁动物园饲养的马鹿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马鹿染色体数目为2n=68,染色体臂数NF=70(♀)、71();常染色体类型为2条中(M)着丝粒,64条近端或端(A)着丝粒;性染色体类型X为近端(A),Y为近中(sM)着丝粒;公母鹿核型式为68,XY和68XX。  相似文献   

4.
岩羊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火焰干燥染色体制备和核型分析技术,对青海省珍稀野生经济动物岩羊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岩羊的染色体数目为2n=54,染色体臂数NF=60;常染色体形态为4个近端(ST)着丝粒染色体,48个端(A)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形态为X是较大的中(M)着丝粒染色体,Y为最小的中(M)着丝粒染色体。公母岩羊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54,XY和54,XX。  相似文献   

5.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显带技术,对藏羊和引入青海的新疆细毛羊染色体进行卫显带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绵羊G-带带型基本一致;Ag-NORs分布位点相同;C-带着色区域相同,但异染色质区域大小和染色深浅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外周血培养及体核型分析技术,对青海省大通牛场猎获的野牦牛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野牦牛染色体数目为2n=60,染色体臂数NF=62;常染色体形态为端着丝粒,性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公野牦牛核型为60,XY。  相似文献   

7.
采用BSG法对新一之濑和育2号优质种质资源的Giemsa-C带的诱导及带型分析表明,新一之濑的带型公式为2n=28=2CIT+1T^++1CIT+T^-+1IT+3CT^+T+2CI+2C+I,育2号为2n=28=2CIT+1CT+1T+2CIT+1T+4CT^+-+i+2ci+2c+I,2品种特征以着丝粒带(C)为主,其次为端带和中间带,2个桑品种未发现无带现象。断一之濑第4、8、10、14带纹  相似文献   

8.
西藏黄牛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西藏黄牛的普通核型和C带核型,着重分析了Y染色体的形态。结果表明,西藏黄牛核型为2N=60,公牛为XY,母牛为XX,常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中中部着丝粒杂色体。根据Y染色体的形态讨论了西藏黄牛的起源。  相似文献   

9.
青海细毛羊生化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火焰光度法对509只青海细毛羊细血液和乳汁中HB,EP-1,EP-2,KE,TF,AMY1,AMY2,ES,ALP,RBC-LDH,Hpα-LA和β-LG总共13个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为:(1)在青海细毛羊的HB,KE,TF,AMY2,ES,ALP,RBC-LDH1,Hp,β-LG总共9个位点上发现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的比例为69.23%;(2)每个位点实有的平均等位  相似文献   

10.
荒漠猫染色体的首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常规染色体制备分析技术,对青海省珍稀兽类荒漠猫染色体进行首次研究,结果显示:荒漠猫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常染色体形态类型为10M+10sM+12sT+4T(或A),性染色体形态类型X为sM,Y为sT,染色体总臂数NF=72,公母猫核型式为38,XY和38,XX。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手段,对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饲养的哈白兔×日本大耳兔F1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1的染色体数目2n=44,染色体臂数NF=78(♂);常染色体类型1~7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8~10对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11~16对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17~21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性染色体X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Y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公兔核型式为44,XY(♂)。  相似文献   

12.
对已封闭饲养40多年的AMS封闭群大鼠的正常核型,G带核型和生化金矿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大鼠染色体数目为42条,其中第2和第4-10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为末端着丝粒,第14条常染色体为中着丝粒,第1,3,11-13,15-20条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X染色体缺乏多形性,为单一的Xt型;染色体G带带型基本上与标准模式图相符。  相似文献   

13.
设(年初头数+年末头数)÷2×365为理论饲养头日,a、b分别为补充率和更新率,c_2、d_1分别为下半年补充比和上半年更新比,实际饲养头日(G)与理论饲养头日(N)的差距[S=(G-N)÷N]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当a=b、c_2=d_1时,S=0.5_a-2c_2=0.5b-bd_1;当a≠b、c_2≠d_1时,S=[0.5(a+b)-acw-ac_2-bd_1]÷(2-a-b)。实际饲养头日可按以下公式计算:G=N±SN。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达乌尔黄鼠东北亚种的骨髓细胞染色体组型和G-带带型。确定其染色体数为2n=36,各染色体有其特有G-带带型。  相似文献   

15.
苯硫咪唑诱发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研究王树槐(中国兽药监察所)苯硫咪唑(Fenbendazol),化学名为5-苯硫基-(IH)-苯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分子式C15H13N3O2S;分子量299.5。类白色粉末,无嗅,不溶于水,微溶于稀酸,溶于冰醋酸...  相似文献   

16.
新城疫病毒F48E8株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城疫病毒(NDV)中国标准强毒株为材料,分别用基因组RNA及poly(A)+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将cDNA通过同聚物加尾poly(dC)后克隆于末端加有poly(dG)的线性化质粒pGEM-3Zf(-)上,转化大肠杆菌TG1,经IPTG和X-gal筛选及电泳检查,其中有56个克隆含有大小在0.2~2.7kb范围的外源片段。斑点杂交鉴定有52个是NDVcDNA克隆,平均长度为1.31kb,从而构建了NDVcDNA文库。文库的统计学质量检验表明,拥有52个克隆的F48E8株cDNA文库可能覆盖NDV整个基因组  相似文献   

17.
二甲苯胺噻唑在羊、兔体内的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分析与放射免疫(PIA)等方法为检测手段,提供药动学数据;以脑电、心电、肌电等数据作药效学定量指标,经计算机拟合后,获得二甲苯胺噻唑(XL)的药动-药效(PK-PD)同步模型参数。血药动力学与脑电拟合同步模型参数为N(Hill系数)=0.10123,keo(效应室消除速率常数)=0.2209min^-1,t1/2keo(血药浓度-药效平衡半衰期)=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401只青海细毛羊亲血色蛋白的多态性了研究,结果为:(1)青海细毛羊亲血红色蛋白有Hp1-1,Hp1-2和Hp2-2三种表型,以Hp1-1为优势表型(95.01%);(2)Hp和H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701和0.0299;(3)基因杂合度为0.0580;(4)Hp表型与体重,产毛量和毛长等生产性状之间的没有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部分地区N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0,他引:46  
本研究根据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编码区1-374位核苷酸序列计算其遗传距离并给出了NDV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将68株NDV分为9个基因型(30株为国内分离株),其中Ⅰ-Ⅵ是早已存在的老基因型,Ⅶ、Ⅷ、Ⅸ为新发现的基因型,特别是Ⅸ为我国特有的基因型(F48EO、M3、HLJ-3、HeB-1P和NM-5)。1997-1999年我国云南、广西、甘肃、陕西、新疆等地分离的YN-1P、GX-3、H1、H2、P1、GX-1、GX-2、GS-3、SHX-2、SHX-3、SHX-6、SHX-7、XJ-2和1991年分离的HuB-1均属于Ⅶ基因型,该基因型的病毒是90年以来引起新城疫发生的主要病原。根据遗传距离和分离年代可将此基因型进一步划分为5个基因亚型,分别是Ⅶa、Ⅶb、Ⅶc、Ⅶd和Ⅶe。此外HuN-1/98、HLJ-4/95和HeH-1P属一个老的基因Ⅵ,1979-1985年分离自青海的QH-1、QH-2、QH-4属于一个新的基因型-Ⅷ型。可见在我国新城疫的流行是极其复杂的,既有老基因型的危害(Ⅰ-Ⅵ),又有新基因型(Ⅶ)的流行,更有我国独特Ⅷ和Ⅸ基因潜伏。  相似文献   

20.
西藏砂生槐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砂生槐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其核型公式为2n=2x=18=12m(4SAT)+6sm,即6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3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2对染色体的短臂和第4对染色体的长臂上各带1对随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