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浙农2号和浙农4号等茭白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温度、湿度、O2和CO2浓度的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出SMCS内茭白保鲜的环境控制条件,并测定茭白的呼吸强度、感官质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保鲜指标及其贮藏期内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温度、湿度、O2和CO2浓度中的单一因子在其它因子固定不变条件下,都会对SMCS内茭白的呼吸强度和感官质量产生影响,其适宜的控制范围分别为温度0-1℃、相对温度90%-100%、O2浓度15%-20%、CO2浓度15%。L16(4^5)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1℃、相对温度100%、O2浓度16%、CO2浓度18%。  相似文献   

2.
以质量为10.15~11.50 g的野生巴马拟缨鱼Pseudocrossocheilus bamaensis (Fang)为试验样本,设置10、15、20、25℃等4个温度梯度,通过用自制的密闭流水式呼吸仪,测定温度对其耗氧率(OR)、排氨率(NR)和CO2排泄率(CR)的影响,并通过氧氮比(O:N)、呼吸商(RQ)和能量代谢率(Rm)探讨饥饿状态下巴马拟缨鱼的能源物质以及温度对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OR、NR和CR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对巴马拟缨鱼呼吸代谢有影响,经Duncan's法多重比较可知,除了OR值在10℃和15℃两组间以及NR值在10C、15℃和20℃相邻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两两温度组之间差异显著;同一温度组OR、NR和CR均存在显著的昼夜变化,属于昼伏夜出型;O∶N值约为24~29,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温度对O:N值没有显著影响;呼吸商的值为0.768~0.806,表明基础代谢所需能量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氧化提供.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破除休眠方法对小麦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将3个小麦新品系(KQ11、KQ3、KQ27)种子在低温(2、4、6、8℃分别处理3、6、9、12d)、H2 O2(0、0.31%、0.63%、0.95%,在18、20、22℃下分别处理8、16、24 h)、GA3(0、0.025‰、0.050‰、0.075‰、0.100‰,18、20、22℃下分别处理8、16、24 h)下进行破除休眠处理,测定并分析了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处理时间影响不显著;H2O2和GA3处理时,处理时间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处理浓度和处理温度影响不显著.用0.075‰的GA3在20℃下对KQ3处理16 h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方法破除休眠处理对小麦新种子SOD活性的影响,将新收获的3个品系小麦种子(KQ11、KQ3和KQ27)分别用低温(2、4、6、8℃分别处理3、6、9、12 d)、H2O2(浓度为0%、0.31%、0.63%、0.95%,在18、20、22℃下分别处理8、16、24h)、GA3(浓度为0、0.025‰、0.050‰、0.075‰、0.100‰,18、20、22℃下分别处理8、16、24h)进行破除休眠处理,并测定分析种子SOD活性.结果表明,当以低温处理时,4℃处理SOD活性最高,2℃处理最低;以H2O2处理时SOD活性受处理时间影响较大;以GA3处理时处理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试验材料都对SOD活性有极显著影响.用H2O2和GA3处理小麦种子破除休眠时,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对种子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5.
香蕉保鲜环境参数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香蕉保鲜参数对香蕉贮藏品质的影响,对国内外香蕉保鲜参数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温度、气体成分、相对湿度以及各参数在贮藏环境中的优先级关系.对多数香蕉品种而言,适宜的保鲜参数为:温度12~20℃,最佳温度13℃,O2浓度2%~5%,CO2浓度2.5%~7%,相对湿度85%~95%.气体成分优先级中O2浓度大于CO2浓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温度、不同处理方法对菠菜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剥种皮,催芽温度为15~20℃、利用医用H2O2浸泡60min,催芽温度为20℃、使用浓度为95%~98%的浓H2SO4浸泡2.5min,催芽温度为20~25℃分别处理菠菜种子,能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发芽势,并使发芽集中、时间缩短。因此剥皮处理、H2SO4处理、H2O2处理对菠菜种子发芽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上有一定的意义。各处理中经剥种皮、温度在15~20℃的能极显著提高发芽率及发芽势,这表明种子萌发是不同温度及处理共同的作用。但应该指出的是剥皮处理比较麻烦,还可能由于处理不慎,伤及种胚而影响发芽率及发芽势。在生产中应用不便,可作为检测种子生活力时采用。H2O2浸种处理的虽不及剥皮效果好,但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建议在生产中采用。  相似文献   

7.
以苦参提取物做为抑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室内测试不同浓度(1,5,10,20g·L-1)苦参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苦参提取物浓度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均具有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强。接菌后4d,20g·L-1苦参提取物处理的菌丝抑制率达92.14%;苦参提取物对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萌发抑制作用增强。20g·L-1苦参提取物处理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7.46%,且均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温度、pH值、保存时间对苦参提取物抑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00℃,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其抑菌活性下降显著,100℃处理时抑菌率降至62.43%;pH值5~9抑菌活性最高且变化较小,pH值为11时,抑菌率下降到71.07%;在4℃下保存5d与0d的抑菌率无差异,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抑菌率逐渐降低,超过21d抑菌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CO2浓度倍增和增温处理对冬小麦气孔特征的影响,利用3个可精准控制CO2浓度和温度的人工气候箱设置对照(CO2浓度为400 μmol/mol,温度为21℃/16℃)、CO2浓度倍增(CO2浓度为800 μmol/mol,温度为21℃/16℃)、增温(CO2浓度为400μmol/mol,温度为26℃/21℃).研究结果表明:CO2浓度增加和增温处理均导致冬小麦近轴面和远轴面的气孔密度显著增加(P<0.05),其中远轴面的增加幅度比近轴面更为突出.CO2浓度升高使近轴面气孔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显著减小8.6%、18.2%、9.4%和29.4%(P<0.05),但没有显著改变远轴面的气孔特征参数(P>0.05).温度升高使冬小麦的气孔宽度,面积和形状指数在近轴面显著上升(P<0.05),但在远轴面变化并不明显(P>0.05).增温和增CO2处理导致冬小麦叶片远轴面气孔的空间规则分布尺度减小,而对近轴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气调指标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贮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持库尔勒香梨贮藏质量的气调贮藏条件。[方法]挑选大小一致、无病虫害、无机械伤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设置9个具有不同气体体积分数的气调处理(4%O2+2%CO2、5%O2+2%CO2、6%O2+2%CO2、4%O2+3%CO2、5%O2+3%CO2、6%O2+3%CO2、4%O2+4%CO2、5%O2+4%CO2、6%O2+4%CO2)和1个对照处理(21%O2+0%CO2),研究-1℃条件下,各处理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呼吸强度、果皮叶绿素含量、果实维生素C含量及果肉组织中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适当降低O2浓度可以减缓库尔勒香梨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果皮叶绿素和果实维生素C的降解、抑制果肉组织中相对电导率的上升。适宜的贮藏参数是:气体成分为5%O2+4%CO2和4%O2+3%CO2,贮藏温度为-1℃;相对湿度为90%~95%。[结论]适当降低O2浓度对保持库尔勒香梨的贮藏质量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旺盛生长期CO_2浓度升高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库的主要输出途径和大气CO2重要的源。利用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技术平台,采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IRGA)-田间原位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和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小麦轮作制中冬小麦生长期间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期间,CO2浓度升高均增强了土壤呼吸的排放速率和释放量,增幅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呼吸在孕穗-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土壤呼吸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随施氮量从112.5kg·hm^-2增加到2255kg·hm^-2,FACE处理的Q10值从2.98增大为3.26,但比相应的Ambient(对照浓度)处理的Q10值下降了6.3%和18.3%,显然CO2浓度升高降低了土壤呼吸对温度增加的敏感性。总之,大气CO2浓度升高将加快土壤向大气的CO2排放,将有助于评价未来高CO2浓度环境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对猪繁殖——呼吸综合症的病原、致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诊断和综合防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呼吸代谢的自组织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呼吸代谢的自组织功能表明在,底物自驱动的同化功能,固有的振荡性质,以及呼吸代谢类型对生长发育的调控。提出了呼吸代谢可能起源于C6-C3振荡以及遗传密码可能起源于一种推测的“tRNA复合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The disappearance of inhaled bacteria from the lungs of mice is rapid and predictable over an 8-hour period following pulmonary implantation by an aerosol. This indicates that important clearance mechanisms are active in the bronchopulmonary tree. The constant pattern of clearance offers an experimental system in which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nditions relevant to respiratory infection can be estimated quantitatively. Herein, the effects of hypoxia, alcohol, cigarette smoke, and cortisone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