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开发冬季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列人我省“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十大工程”之首。发展设施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对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对于壮大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市蔬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林厅的精心指导下,  相似文献   

2.
兴化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设施生产是设施农业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集约化程度很高的蔬菜生产技术,它摆脱了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下自然气候、季节的制约,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并保证了瓜蔬产品的全年均衡供应,满足了市场需求,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3.
扬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设施栽培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蔬菜生产技术,它摆脱了传统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积极推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赣榆县是江苏省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不断增加,蔬菜生产呈规模化、专业化和工厂化发展趋势,这种蔬菜生产模式常伴随着高度的集约化种植,造成设施蔬菜复种指数高,连作障碍已成为设施蔬菜发展的瓶颈,为了优化土壤状况,改善设施蔬菜生态环境,通过推广有机基质穴盘育苗技术、滴灌技术、立体高效间套作技术,以及在日光温室黄瓜集中种植区推广黄瓜-草菇轮作高效栽培技术、在瓜类生产基地推广嫁接换根栽培技术,形成以菜稻轮作技术为主的轮作制度和以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为主的耕作制度,达到克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目的,使设施蔬菜生产能够更好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淮安市蔬菜产业的现状、特点、发展制约因素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就淮安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和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经过多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流通市场的培育,蔬菜产业已经逐步成为江苏省淮安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主要产业〔1〕,淮安市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大,农业优势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蔬菜已从原来主要满足城市供应的近郊生产发展为农村中的主要产业之一,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尤其是“十五”前期蔬菜种植面积达到最高峰,“十五”末期面积相对稳定。金华市2006年蔬菜播种面积为66万亩,总产量94.6万吨,总产值14.9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3.8%。蔬菜已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和单产逐年提高,北方单产水平普遍高于南方。2000年之后,设施栽培面积增加迅速,2013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达370万hm2和2.5亿t,占蔬菜种植面积的18%和蔬菜总产量的34%以上。目前,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存在机械化水平低、环境调控能力差、管理粗放、缺乏标准化生产规程、组织化程度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普及率低等问题,今后需要通过设施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精准化、操作机械化等途径提高设施蔬菜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华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0):75-76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要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已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针对浮山县设施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家庭农场的生产规模、劳动力数量和经济效益是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与生产水平、生产方式和生产能力密切相关。通过对浙江蔬菜家庭农场的生产关联要素进行分析,指出蔬菜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必须实现从“人工+手工”的传统低效小农式生产方式向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推广应用“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新型蔬菜家庭农场生产模式,才能实现蔬菜家庭农场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继2010年成功举办“首届蔬菜规模化高效育苗技术经验交流会”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设施果蔬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决定于2011年9月26~28日在北京举办“全国第二届蔬菜规模化高效育苗技术经验交流会”,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设施蔬菜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对江苏省设施蔬菜机械化的应用情况、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期为实现设施蔬菜现代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十五”规划①“十五”期间全市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十五”期间,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面向经济全球化、农业市场化、农村城镇化,以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契机,以发展无公害蔬菜为主体,以生产反季节菜和干、野菜为重点,以西北市场为支撑,以科技的集成、创新、进步为依托,以增加农民收入、培植财源为目的,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把十堰建设成为服务中西部地区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使之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十五”期末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7万hm2(1…  相似文献   

13.
徐州市粮食和蔬菜在农业生产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沿海地区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行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全面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蔬菜、瓜果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急剧扩张,广大农民从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4.
<正>州城街道办事处前些年蔬菜种植主要分布在城镇周边村,以家庭自种自销为主,受各种条件制约,没能形成规模化,市场潜力不大,经济效益不明显。近年来,按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园区化组团、景点化建设"的强村富民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全力推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促进蔬菜种植基地化。1现状州城街道办事处共发展蔬菜规模种植面积673.3hm2,大中棚236个,专业大户8户,受益农民8000人;已规划建设5个大型的养殖基地,特色养殖、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无公害蔬菜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蔬菜生产和消费大省。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高,品种和质量进一步优化,蔬菜种植方式不断创新,温棚种植、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比重提高,一批优质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农产品流通设施条件日益改善,流通方式正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2005年4月,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蔬菜生产和流通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日益变化的需要,是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达县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面积逐年增加,规模逐步增大,效益逐年提升。如今,蔬菜已成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个支柱产业。但是也存在总量不足,淡季更甚;加工不足,鲜销有余(依赖于鲜销);规模不大,效益欠佳等问题。达县蔬菜产业已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现就达县蔬菜产业的生产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滦平县委县政府确立了蔬菜产业为滦平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制定了优惠政策,加大了扶持力度,使滦平县的蔬菜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到2008年全县蔬菜面积达到5336hm^2,全部实施了无公害蔬菜生产。2003年,滦平县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蔬菜之乡”,成为滦平农业的支柱产业。通过几年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总结出了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八项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蔬菜》2008,1(6):4-4
为了加强我国北方地区蔬菜产业从业单位和人员的沟通交流,互相借鉴成功经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商讨未来发展方向,交流行业技术问题,分析市场前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动北方地区蔬菜产业高效发展,由中国园艺学会蔬菜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2008北方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定于2008年7月20~2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蔬菜成为设施农业种植首选。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30.67万hm2增加到2019年的41.2万hm2,增加了34.33%;蔬菜产值从2004年的86.6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01亿元,增加了247.33%。其中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6.65万hm2增加到2019年的11.79万hm2,增加了77.29%;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的比重从2004年的21.68%增加到2019年的29.47%。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建议国家宏观规划和控制蔬菜设施面积近20年来,我国以蔬菜为主的设施栽培面积发展很快,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和支持设施农业的政策、措施,使设施面积发展更为迅猛。每个省、市、自治区及地方政府都确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任务,大部分是在追求数量(设施面积),很少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率、生产效益及其产业风险。在全国轰轰烈烈发展和大搞设施建设的同时,很多地方也在悄悄地拆除、废弃或撂荒已建成的设施。目前我国真实的设施面积谁也没能拿出一个准确的数字,加上统计面积有些地方及部门采用占地面积,有些采用建筑面积,也有采用使用面积,统计在一起就成为一个“虚胖”数字。业内都清楚,我国虽然是设施农业大国,但不是设施农业强国。建议国家建立对全国设施农业,尤其是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发展的宏观规划及调控管理。根据规划确定全国各地最适宜发展何种温室类型;发展哪些优势设施作物种类;发展面积的最大限度;以及产品覆盖的区域市场份额和产品的供给周期等。只有做好宏观规划和有效调控,才能确保设施栽培面积的稳定、准确、高效,才能稳步从“虚胖”过渡到“务实”的设施面积。2建议市场定位不要依赖外销,应以内销和本地销售为主蔬菜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