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物有机肥在柑橘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柑橘施用生物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作基肥能明显促进柑橘生长,提高产量,其中贡柑比施用灭活的生物有机肥增产5.9%~7.3%,比常规施肥增产10.2%~15.5%,比不施肥增产11.5%~17.0%;沙糖桔比施用灭活的生物有机肥增产6.0%~8.1%,比常规施肥增产13.0%~15.7%,比不施肥增产15.6%~17.4%,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研究钾肥不同用量和施肥时期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效应与品质改善效应,各处理与不施用钾肥处理相比较增产4.17%~12.78%,维生素C含量增幅达到7.57%~18.87%,可溶性糖含量增幅达到12.26%~20.57%,硝酸盐含量减幅达到11.21%~18.82%。当地大白菜钾肥最佳施用量为150 kg/hm2,并且钾肥50%基施,50%追施满足了大白菜生长关键时期对钾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施钾对高寒区饲用玉米产量与营养品质以及伤流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冀西北高寒区旱砂地条件下,研究钾肥施用量对饲用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形成、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可显著提高饲用玉米的生物产量,增产5.3%~27.7%;施用钾肥后,粗纤维、粗灰分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了6.9%、18.0%和85.9%,生物累积量分别增加36.1%、50.4%和137.1%;粗蛋白、粗脂肪和全磷含量明显降低,伤流强度、各养分流量和钾离子含量明显提高,其中钾离子流量和含量分别提高240.7%和42.9%,茎基部伤流液中全氮和无机磷含量降低。说明均衡的养分管理是提高饲用玉米产量及肥料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高效硅钾肥阿瑞斯在水稻增产、增效上的应用效果,试验于江淮里下河稻区开展了水稻高效硅钾肥喷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高效硅钾肥阿瑞斯能优化水稻产量构成,改善水稻生育后期熟相,提高抗病特性,能增产水稻1.9%~6.1%,其中于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齐穗期协同喷施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增产幅度为5.5%~6.1%。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钾肥不同基追比对冬小麦产量、植株养分积累量及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增加冬小麦产量、提高植株养分积累量;钾肥分次施用增产效果好于钾肥全部基施,亦能增加冬小麦后期植株养分积累量,提高钾肥利用效率。钾肥增产率为1.59%~7.55%、钾肥农学效率为1.21~5.75 kg/kg、钾肥利用率为36.37%~57.63%、钾肥偏生产力为77.37~81.91 kg/kg,各施钾处理中均以钾肥50%基肥+50%拔节期追肥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强筋小麦生产提供施肥依据,以西农979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氮磷钾肥配施做底肥,研究其对群体、产量及其结构的效应。结果表明,高磷处理各生育期群体数量最高,磷肥对群体调节有显著作用,氮磷钾构成对不同生育期生物产量效应不尽相同,以越冬前生物量与成熟期关系最为密切。在各处理中,高氮处理的产量最高,比CK0增产33.1%,比CK增产19.1%。增施一定量的氮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传统施肥水平下增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5.8%,氮磷水平相同条件下适量增加钾肥可增产11.8%,钾肥过多增产效果不明显;磷钾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适量增加氮肥可增产12.6%,氮肥过高则减产3.9%;氮钾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增加磷肥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高产夏玉米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9种元素肥料对夏玉米产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产玉米田各肥料配施增产效果明显,增产幅度为7.0%~19.2%,施用氮肥增产12.4%,施用磷肥增产5.0%,其他元素肥料增产幅度为-1.9%~4.8%。施用氮、磷和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植株养分积累量,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3.60、6.80和20.40 mg/L,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9.18%、7.99%和13.68%。氮、磷和钾肥的当季回收率分别为12.28%、4.93%和17.56%。综合产量、土壤有效养分和养分积累等方面,氮是高产玉米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为钾和磷。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设缺素施肥、常规复合肥及玉米专用复合肥8个处理,研究肥料处理对玉米籽粒产量和秸秆生物产量的影响,测定玉米不同部位氮、磷、钾元素的累积量,结果表明:玉米专用复合肥SF1、SF2比空白对照增产籽粒34.9%,比缺素肥料处理增产6.4%~11.1%,比常规复合肥BB肥及PF肥增产1.8%~6.6%。与常规复合肥BB肥及PF肥比较,玉米专用复合肥SF1、SF2当季氮肥利用率提高18%左右,磷肥当季利用率提高5%~7%,钾肥当季利用率提高7%~10%。  相似文献   

9.
海南露地辣椒钾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海南露地辣椒钾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露地辣椒适量施钾较不施钾显著增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总体上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辣椒施钾较不施钾增产3.4%~18.9%,平均9.1%;施K2O 450 kg/hm2以内,辣椒施钾提高经济效益4.4%~16.5%,平均9.5%;施K2O 30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增施钾肥可提高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辣椒适量施钾能显著增加果长和果肉厚,平均果长增加5.1%,果肉厚增加13.7%;适量施钾可显著增加辣椒叶、茎和果实的钾吸收量,大小为果实>茎>叶;辣椒施K2O 300 kg/hm2处理的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31.7 kg/kg;本试验条件下,海南露地辣椒钾肥适宜用量为K2O 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相同的钾肥总量,不同时期分配不同施用量对甘蔗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为探索在微利时代甘蔗的科学施肥,尽可能提高产量和效益,研究钾肥不同施用时期与施用比例在甘蔗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氮磷施肥水平下,甘蔗施用氯化钾600 kg/hm2,以幼苗六至七叶期结合小培土施20%~30%、伸长初期结合大培土施70%~80%,其增产增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开展青贮玉米"3414"肥效试验,研究青贮玉米氮、磷、钾肥施肥效应,确定合理施肥量,指导农牧民科学施肥。试验表明:对青贮玉米增产作用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最小的是钾肥,增产幅度分别为20.5%~41.0%、16.2%~35.4%和9.6%~30.0%。不同产量水平地块,肥料的增产效应有较大差异,随着地力产量水平的提高,肥料增产效应呈降低趋势。当青贮玉米产量60 000kg/hm~2时,每公斤肥料增产效果最大。通过施肥模型的建立,制定了不同土壤养分丰缺程度下氮、磷(P_2O_5)、钾(K_2O)肥的经济合理施肥量,其变幅范围分别为:69~219kg/hm~2、31.5~144.0kg/hm~2和24.0~97.5kg/hm~2。  相似文献   

12.
豫东平原夏玉米平衡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为实现平衡施肥,提高豫东平原夏玉米产量,在3个试验点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推荐平衡施钾对潮土夏玉米产量、钾素积累及钾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施较不施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增产率为22.61%~49.95%,氮磷钾平衡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平均增产7.06%,施用钾肥平均增产10.11%,施用硫肥没有增产效果。施用钾肥增加了植株钾素积累量,钾肥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平均分别为33.47%、5.98 kg/kg和61.22kg/kg。在豫东平原夏玉米上平衡施钾具有较好的效应,但应注意合理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13.
钾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作物的抗逆性。钾肥的品种较少,常用的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钾镁肥和生物钾肥。生物钾肥是一种新型的增产剂,即硅酸盐菌剂。一些地区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施用生物钾肥必须注意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掌握好关键施用技术,才能发挥出好的增产效果。生物钾肥适用于缺钾农田与喜钾作物。  相似文献   

14.
推荐施肥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ASI法推荐施肥、超高产攻关田经验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对超高产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量及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施肥处理显著增产9.50%~18.84%;ASI法推荐施肥与超高产攻关田经验施肥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比农民习惯施肥显著增产,增产率分别为6.62%和8.53%;氮、磷、钾肥配施增加了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重,促进了植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ASI法推荐施肥处理的纯收益和产投比最佳,对超高产夏玉米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15.
生物钾肥是一种新型的增产剂,即硅酸盐菌剂,实践证明,施用生物钾肥,必须注意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掌握好关键使用技术,才能发挥出好的增产效果。主要注意和掌握以下八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大葱在一定磷、钾肥水平下的氮肥效应,探讨合理的氮肥用量,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进行了大葱氮肥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磷、钾肥用量不变且比较适中的情况下,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增产10.2%~13.5%;大葱氮肥的效应方程为:Y=4770.3﹢57.553X-1.3142X2(R=0.9912),最佳经济合理施氮量为20.6kg/667m2,经济产量为5 398kg/667m2。  相似文献   

17.
生物钾肥是一种新型的增产剂,即硅酸盐菌剂。它有两种剂型:一是草炭剂型,外观黑色粉状固体,湿润松散,含水30%左右;另一种是液体剂型,外观乳白,混浊,有微酸味。据资料介绍,每667m2施1kg生物钾肥与每667m2施15kg硫酸钾或15kg氯化钾或30kg过磷酸钙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减量施用对土壤钾素含量、水稻产量和钾素累积量以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小麦秸秆还田后水稻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秸秆还田+配方施肥(K100%),秸秆还田+配方施肥钾肥减量10%(K90%),秸秆还田+配方施肥钾肥减量20%(K80%),秸秆还田+配方施肥钾肥减量30%(K70%),秸秆还田+配方施肥不施钾肥(K0)。采集3年水稻不同生育期植株和土壤样品,分析土壤钾素动态变化和水稻钾素吸收富集规律,并统计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3年试验结果表明,与K100%相比,K90%处理的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13%和6.38%,水稻钾素总累积量和净累积量平均提高1.55%和5.13%,水稻平均增产2.19%;K80%和K70%处理的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平均减少12.58%~15.31%和4.26%~10.64%,水稻钾素总累积量平均减少了7.49%~13.62%,水稻净累积量平均增加了0.48%~1.78%,K80%处理的水稻产量平均增加2.32%,而K70%处理的水稻产量则平均降低了6.43%。与K100%相比,钾肥减量(K90%、K80%、K70%)能够显著增加水稻钾肥农学效率(15.51%~24.53%)、偏生产力(17.96%~25.40%)和钾素吸收利用率(17.53%~55.36%)(P<0.05)。当钾肥减量大于20%时,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与配方施肥相比(K100%),钾肥减量10%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显著,但能够提高水稻钾素累积量;钾肥减量20%~30%会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以及水稻钾素累积量,提高水稻钾素净累积量;钾肥减量10%~20%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但可以增加钾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钾肥吸收利用率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6,(17):1-2
为探讨缺钾土壤条件下钾肥施用方式水稻效果,指导农业生产,以当地测土配方施肥为基础,设置了在N、P肥用量相同条件下钾肥撒施、钾肥(氯化钾)喷施、钾肥撒施+喷施,以及常规施肥共4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与喷施钾肥所有处理与常规施肥比较,植株性状改善,抗性增强,产量增加14.8~44.3kg/666.7m~2,增幅为2.26%~7.99%,而以配方施肥加叶面喷施处理效果最佳。从多个试验结果得出,缺钾土壤,在增加钾肥撒施的基础上,还应进行钾肥叶面喷施,喷施品种建议选择磷酸二氢钾,可达到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江淮丘陵区大蒜钾氮配施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蒜苔增产28.7% ̄39.7%,蒜头相应产量提高19.5% ̄28.2%,平均增产率为36.4%和24.1%。钾肥的增产效率在两种氮肥水平下都较高,单位钾肥的增产量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及施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氮肥的增产效率除与土壤有效N含量有关外,还受施钾量和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影响。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蒜苔和蒜头单位钾和N肥的增产数量与土壤有效钾、氮含量和施钾、施氮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