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发生情况,对其病害进行研究。介绍了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的发生时期、症状和发病原因,并从合理施肥、预防根部中毒、选用抗病品种、采取壮秧早播、浅水灌溉等技术措施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预防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发生情况,对其病害进行研究。介绍了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的发生时期、症状和发病原因,并从合理施肥、预防根部中毒、选用抗病品种、采取壮秧早播、浅水灌溉等技术措施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预防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立(黄)枯病、恶苗病、细菌性褐斑病、烤苗等水稻苗期病害的发生条件、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等,总结了稻瘟病、赤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水稻本田病害与潜叶蝇、负泥虫、稻水象甲、二化螟、粘虫等水稻本田虫害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加强水稻生产管理,正确防治水稻病虫害,是保证水稻品质、提高产量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2005年,环渤海地区较大面积发生水稻红苗病.对发病田的大量现场调查发现,大多数田块的发病症状属于根中毒型赤枯病,少数田块属于缺锌、缺钾型赤枯病,个别田块是由于稻水象甲危害造成.诱发赤枯病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低温缺氧造成的.其防治措施主要有改进耕作技术、改革水层管理和科学施肥等.  相似文献   

5.
2005年,环渤海地区较大面积发生水稻红苗病。对发病田的大量现场调查发现,大多数田块的发病症状属于根中毒型赤枯病,少数田块属于缺锌、缺钾型赤枯病,个别田块是由于稻水象甲危害造成。诱发赤枯病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低温缺氧造成的。其防治措施主要有改进耕作技术、改革水层管理和科学施肥等。  相似文献   

6.
孙彤阳 《北方水稻》2007,(3):135-135,152
阐述了寒地水稻生产中的病害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诊断和低效防治,这些错误主要来源于发病机理上的错误认识,病症上的错误诊断:认为青枯病是生理性缺水导致的、把细菌性褐斑病当做胡麻斑病和赤枯病、细菌性基腐病是药害等。这些病害的发病原因多与北方寒地的早春温度有关,忽略了温度条件,单从发病单体症状来诊断是不能对水稻病害做到有效防治的。要充分认识青枯病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的,细菌性病害是大面积流行性的病害,从整体环境条件和若干个种植区的植株发病症状做以抽象总结,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正> 水稻赤枯病是一种生理病害,各稻区均有发生。据了解,今年盘锦少数地区有发生。为此,有必要介绍一下该病的知识: 症状水稻赤枯病有三种类型,一是缺钾型:叶片发病初呈现锈色小斑点至暗褐色斑点,以后发展成红褐色、深褐色大小不等的病斑,或成不规则条纹状,发病  相似文献   

8.
茶树病害,根据不完整的统计我国约100余种,常见的病害约50余种,其中发生较多较普遍的约30余种,如危害叶部的病害有茶芽枯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心枯病、茶炭疽病、茶赤叶斑病、茶赤叶枯病,茶褐色叶斑病、茶灰斑病、茶藻斑病等。在茶树生长茂密,湿度较大的茶园中  相似文献   

9.
2005年,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大面积发生水稻赤枯病,对发病田的调查发现,土壤缺锌、土壤环境条件恶化(如低洼冷浸田)、秸秆还田后长期深水灌溉等是诱使当地赤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防治措施主要是改进耕作技术、改革水层管理和科学施肥等.  相似文献   

10.
一、茶树病害的现状茶树病害,据报导全世界有380余种,我国约有100余种,常见的病害约有50余种,其中发生较多较普遍的约30余种。如危害叶片的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芽枯病、茶轮斑病、茶心枯病、茶炭疽病、茶赤叶斑病、  相似文献   

11.
南疆地区棉花红叶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红叶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研究结果表明,氮素营养缺乏引起体内代谢平衡失调,是红叶枯病发生的主要生理原因。红叶枯病与棉花缺钾症不同,它的发生不一定是由于缺钾所引起的。影响红叶枯病发生的各种环境因素中,低温阴雨天气可能是南疆棉区诱发此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棉红叶枯病在山西的发生与症状表现吉贞芳,樊宝华,李建勋山西农科院棉花所运城044000王美计山西省阳城县棉办梁廷康山西省平遥县农业局植保站棉红叶枯病又称棉红叶茎枯病或凋枯病,它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我国广大棉区均有发生,而且危害较重,轻者病株结铃少铃变...  相似文献   

13.
棉黄红叶枯病(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豫西南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1],但大面积种植抗虫棉后,该病害呈逐年上升、危害加重趋势.该种病害发生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常与枯黄萎病混生,其症状与黄萎病相似,主要区别是剖视茎秆或叶柄,导管变褐色为黄萎病,导管不变色为黄(红)叶枯病[2].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茶树保护工作中,人们往往注重茶树虫害的防治,而忽视茶树病害的防治,这个问题在茶叶生产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茶树病害发生情况从六十年代初期以来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茶树叶部病害有30余种,枝干病害20余种,根部病病10余种,共有80余种。其中常见的病害,叶部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芽枯病、茶心枯病、茶炭疽病、茶赤叶斑病、茶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水稻生理性病害发生条件、症状识别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由于生理障碍的存在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以及加重其它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棉花生产过程中,病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对棉花的产量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以枯萎病、茎枯病、凋枯病、红叶茎枯病影响较大,枯萎病为病原菌引发的病害,后三者系生理性病害。 棉花枯萎病及枯萎、黄萎混发的病区,多发生在种植棉花多年的老棉区,一般是由种子带病传播开来的,在常规的防治措施上,多以更换抗病品种和实行水旱轮作为主,这两项措施对枯萎病是有一定防效的,但是,  相似文献   

17.
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是我国新上升或新出现的两个水稻后期穗部病害。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耕作栽培制度及肥水管理的改变以及品种(组合)的更替,两病在我国的发生和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穗腐病和穗枯病病原菌有色,可产生毒素,不但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还导致稻米品质降低,危害食用者的健康。穗腐病和穗枯病在发病时期、发生部位和危害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综述了两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危害状况、病原菌生物特性和毒素研究以及防治方法,提出了研究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水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生理性病害发生条件、症状识别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由于生理障碍的存在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以及加重其它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水稻赤枯病是水稻分美期间易引发的生理性病害之一。初发时叶片呈锈包小点至暗褐色斑点,以后发展成红褐色、深褐色大小不等的病斑或不规则的条纹状,严重时整个叶片都呈赤褐色。病斑由下部叶片向上都叶片发展,由叶尖向基部发展,根部机能减弱,病菌矮缩,分美减少。施用过量未腐熟的有机肥,低洼积水,土质粘重,氮肥过多等导致根部中毒,生长受阻易引发此病。缺磷、钾,气温高,连续燥热,也利于发病。2防治方法结合排水霜田,每亩用活力素259十磷酸二氧钾150g十喷施宝2·sg,三者混合后对发病株进行药液喷雾。3使用效果施药三…  相似文献   

20.
棉红叶茎枯病,又称红叶枯病或凋枯病,它是我国广大棉区发生较久和危害较大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建国以来,不少棉花工作者曾对它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其发生原因看法有二:一种认为是因气候及土、肥、水失调;另一种认为是因缺钾所致。为了使广大棉花生产者进一步明确两者在病状上的区别,以便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