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从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基因组DNA中扩增并克隆了冷诱导转录因子CBF 3基因,将其与CaMV 35 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融合后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BINP-35 S-CBF 3.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黄瓜子叶,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黄瓜再生植株.经PCR检测鉴定,表明CBF 3基因已整合到黄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
番茄在气温低于12℃时即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因此番茄生产受到了很大限制。多毛番茄是一种野生番茄,具有耐低温甚至抗冻的特性,短暂遭受0℃的低温,仍能正常开花结实。构建了多毛番茄冷诱导转录因子CBF1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番茄中,获得8株转基因阳性植株。转基因植株经冷诱导处理后,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O2-·)含量均低于非转基因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则高于非转基因对照,表明转多毛番茄CBF1基因(ShCBF1)可以提高番茄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3.
徐春波  王勇  赵海霞  李兴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23-1726,1816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将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转录因子应用在基因工程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我国在CBF转录因子的克隆和基因转化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CBF转录因子在植物抗冷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BF转录因子能调控一系列低温诱导基因的表达,是目前植物抗低温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CBF转录因子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植物抗冷育种中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根据山葡萄的CBF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克隆出山葡萄(Vitis amurensis)栽培品种‘双优’的抗寒转录因子CBF1基因,并将其构建到pBI121表达载体中,获得山葡萄转录因子CBF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命名为pBI121-ViCBF1,利用农杆菌介导叶盘转化‘巨峰’葡萄以研究高效的‘巨峰’葡萄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以农杆菌LBA4404为介导菌株,以‘巨峰’葡萄叶片为外植体、3 d为预培养时间和4~5 d共培养时间、400 mg·L-1羧苄青霉素,50 mg·L-1卡那霉素筛选浓度转化效果较好,并已筛选到6株转基因植株,PCR检测均为阳性,为提高‘巨峰’葡萄的抗寒性建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CBF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在侧金盏花中是否存在。[方法]以侧金盏花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拟南芥CBF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1个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TG1,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测序结果显示通过PCR扩增获得的基因片段长448 bp。在GenBank中检索,该序列与从拟南芥和其他作物中克隆的CBF同源基因序列同源性较低,说明是一个新的基因片段,初步认定该片段是侧金盏花CBF基因片段。[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克隆侧金盏花CBF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全长序列、鉴定其生物学意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抗寒转录因子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的分离鉴定、结构特征、表达特性、在植物抗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其与其他分子元件的相互作用等信息,系统阐述了CBF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在植物抗寒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植物CBF转录因子抗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抗寒转录因子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的分离鉴定、结构特征、表达特性、在植物抗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其与其他分子元件的相互作用等信息,系统阐述了CBF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在植物抗寒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CBF是一类植物所特有的转录因子,是植物抗寒途径的枢纽,调控下游大量抗寒基因的表达,对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非常重要.ICE属于一种类似MYC的bHLH转录因子,可特异结合到CBF启动子的MYC作用元件并诱导CBF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综述了CBF和ICE两类转录因子的发现、应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作物抗寒分子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晓丹  李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49-15751
CBF转录因子在植物胁迫应答途径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对CBF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表达调控及其在提高植物抗寒性、抗旱性及抗盐性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植物对低温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现状,以“低温胁迫”、“CBF”、“抗寒性”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pringerLink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就2000—2022年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对研究植物低温胁迫响应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有助于为提升植物低温抗性提供依据,对应对全球复杂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2)植物发生低温胁迫时,生物膜系统会遭到损伤,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以维持正常渗透压,而抗氧化酶的活性一般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植物有一套复杂信号通路响应机制来抵御低温胁迫,CBF途径可以通过对一些关键蛋白的翻译后修饰来调控植物对低温胁迫的抵抗,在植物抵御低温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4)关于CBF不依赖途径、低温信号感受器和低温信号分子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2.
CBF转录因子及其在植物抗寒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BF转录因子在抗寒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低温可诱导CBF转录因子的表达。CBF转录因子能够特异结合启动子中的CRT/DRE元件,激活COR等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植株抗寒能力。目前已有许多成功将CBF基因导入植株的报道,为植物抗寒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CB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介绍了CBF转录因子的分离鉴定、表达、结构特点以及其在植物抗寒性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范围的一个重要的气象因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低温冻害已经成为植物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性环境因子之一。了解植物抗寒的分子机制,成为当前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重要的基因调控因子,转录因子在植物的抗寒过程中表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的与抗寒有关的转录因子主要有AP2/EREBP、MYB、NAC、bZIP、WRKY、Zinc-finger等。该文综述了植物中与抗寒相关的六大类转录因子的结构、分类及抗寒功能的研究现状,并对它们之间的互作研究现状进行简单阐述,同时对抗寒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黄瓜表皮毛基因Tril转入黄瓜‘新泰密刺’品种,并研究了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卡那霉素(Kan)分别对再生和转化苗筛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新泰密刺’转化中,Kan抗性苗出芽率为9.67%,生根率为3.67%,转化株阳性率为0.33%;分化培养基中6-BA适宜浓度为0.5 mg/L,出芽率最高(76.33%),平均出芽天数最短(19.66 d);生根培养基中Kan浓度为60 mg/L时筛选效果最好。3种筛选方式的研究表明,仅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Kan(60 mg/L)筛选,其转化周期最短(45 d),阳性率最高(达4.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独行菜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可耐受一定程度的低温胁迫,研究独行菜的低温耐受机制。【方法】设计兼并引物,从独行菜冷诱导叶片的cDNA中克隆获得LaCBF3LaCOR15a基因核心片段。利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两个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442 bp LaCBF3及405 bp LaCOR15a核心片段,经比对与拟南芥CBF3COR15a基因核心片段相似性分别为84.38%、81.8%。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独行菜幼苗中,LaCOR15a基因不仅响应低温胁迫,还能迅速响应高盐、干旱及ABA处理,不同条件下表达各有差异。LaCBF3仅对低温胁迫响应迅速。【结论】LaCBF3LaCOR15a在独行菜幼苗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且LaCOR15a基因也应答干旱、高盐等非生物胁迫。  相似文献   

17.
育苗温度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苗温度对黄瓜幼苗抗冷性有明显影响:适当降低育苗温度,可以增加叶片中抗保护物质含量;低温处理过程中,SOD、POD活性升高,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降低,冷害症状减轻。自然条件下和低温处理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低温下冷害指数的变化一致。幼苗承受低温锻炼的能力与锻炼前的抗冷能力密切相关,低温锻炼应逐步进行,先在昼温25-30℃,夜温13-15℃下育苗,积累抗冷保护物质,然后在昼温15-25℃,夜温5-6℃条件下锻炼4-6d,抗冷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农杆菌介导iaaM基因黄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已经建立的高频黄瓜再生体系为基础,从影响黄瓜转基因体系的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是否加入乙酰丁香酮等因素优化了黄瓜遗传转化体系;将单性结实基因iaaM以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到东农649品种黄瓜子叶节中,经过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等过程获得了转基因株系,通过特异性引物的PCR鉴定,40个株系扩增出iaaM目的基因片段。PCR-Southern检测为阳性。转基因阳性植株移栽到温室中,其果实经检测80%为单性结实黄瓜。  相似文献   

19.
植物CBF转录因子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拟南芥CBF基因家族是一个包括CBF1、CBF2、CBF3、CBF4、CBF5、CBF6的小基因家族。目前利用酵母单杂交和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拟南芥CBF基因家族,从其他植物如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菜、黑麦中也克隆了CBF同源基因。CBF转录因子的典型特征是:N端有核定位信号区,C端有酸性激活区,中间有与DNA结合的AP2结构域。CBF基因受到低温、干旱及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因子诱导表达,除了CBF4外,其余的CBF基因都不依赖ABA。当逆境来临时,CBF转录因子能够识别含有核心序列CCGAC的CRT/DRE元件,与之特异相结合,且激活启动子含有CRT/DRE元件下游基因的表达以抵御不良环境。已有很多成功将CBF基因导入植株的报道,为植物抗逆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