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属于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中幼龄林是极为宝贵的后备森林资源,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对巩固绿化成果、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加快森林后备资源培育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中幼龄林用材林5866.01万hm2,需要抚育面积1731.28万hm2,占现有中幼龄林用材林面积的29.5%。按照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蒙古栎林资源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止2006年底,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蒙古栎林(含矮林)总面积52.76万hm2、总蓄积3 562.34万m3,分别占有林地总面积的6.36%、总蓄积量的5.49%,但幼龄林占全部面积的50%以上.经初步测算,蒙古栎林(含矮林)已结实林分总面积24.38万hm2,果实产量约为1.62亿kg/a.  相似文献   

3.
目前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区经营总面积979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01.6万h^2、有林地面积600.6万hm^2。针对天然林数量少、可采资源不足、中幼龄林多、成过熟林少、天然林质量在下降、人工林尚未形成规模的现状,加强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提高林分质量,特别是搞好中幼龄林抚育及低效林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分析评价了森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现状 ,指出现有天然林龄级主要为中幼龄林结构 ,群落类型主要为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 ;人工林龄级结构主要为幼龄林 ,群落类型主要为人工落叶松林、人工红松林 ,天然林林分总平均蓄积量为 74 339m3/hm2 ,人工林林分总平均蓄积量为 5 3 5 6 6m3/hm2 ,林分平均胸径主要为 14~ 2 4cm的中径木 ,6~ 12cm的小径木次之 ;密度主要集中在 2 0 0~ 80 0N/hm2 范围内 ,林分的郁闭度值主要集中分布在 0 3~ 0 6的范围内 ,平均为 0 5。  相似文献   

5.
徐州市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发展意杨种植,现已成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现有人工林总面积10万公顷,总蓄积量800万立方米,接近全市林木蓄积总量的80%。其中,林分面积5.3万公顷、蓄积312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468万立方米。林分面积中,幼龄林1.62万公顷、蓄积53.5万立方米,中  相似文献   

6.
意杨之乡的中幼龄林抚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睢宁县地处苏北黄泛冲击平原,被国家誉为“意杨之乡”,全县成片林面积40多万亩,其中中幼龄林占70%以上。因此,开展中幼龄林抚育,提高林分质量,对加快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杨树中幼龄林抚育的主要技术措施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利用文献数据建立杉木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计算杉木各龄组林分的平均生物量和碳贮量。根据2009年湖南省森林资源数据,估算湖南省及各地市(州)杉木林总生物量和碳贮存总量。从文献中选择生长较好的杉木林作为合理经营状态林分,分析该状态下杉木林各龄组的林分生物量,同时针对湖南省杉木林各龄组的面积分布现状,调整龄组面积结构,估算合理经营状态下和调整龄组结构后杉木林的碳贮量,分析湖南省杉木林的未来固碳潜力,为湖南省杉木林合理经营和生态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9年湖南省杉木林林分的碳贮量为0.50~227.01 t/hm2,林分平均碳贮量从幼龄林的5.94 t/hm2增加到过熟林的147.25 t/hm2。全省杉木林碳贮存总量为52.16×106 t,其中湘潭市杉木林碳贮量最低,为0.42×106 t,怀化市的最高,为11.97×106 t。杉木幼龄林的碳贮存总量最小(1.94×106 t),过熟林最大(13.12×106 t)。如果采取合理经营措施,湖南省杉木林碳贮存总量可增加到103.83×106 t,约为目前杉木林碳贮存总量的2倍。杉木林龄组结构调整后,湖南省杉木林各龄组碳贮量从幼龄林的1.91×106 t增加至过熟林的47.37×106 t,全省杉木林碳贮存总量可增加到81.10×106 t,为目前杉木林碳贮存总量的1.55倍。可见,湖南省杉木林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提高林分单位面积生产力和调整全省杉木林龄组面积结构是增加森林固碳潜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9.3万hm2,有林地面积7.47万hm2,以人工落叶松为主的商品林面积2.64万hm2。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成林抚育以来,已累计完成抚育间伐作业4.7万余公顷,目前仍有部分林分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制约,未能得到及时的抚育管理,林内枯死木、病  相似文献   

9.
云南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安平 《林产工业》2005,32(3):46-47
1 云南木材工业1.1 森林资源条件云南位于祖国西南,全省总面积39.4万km2,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总人口4300万人。据2002年统计,云南林业用地面积3826.44万hm2,有林地1501.49万hm2,林分面积1356.57万hm2,年均生长量5773.19万m3,年均采伐量3775.78万m3;用材林面积240.89万hm2,年均生长量1539.27万m3,年均采伐量947.7万m3。全省有林地覆盖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根钻法研究了3种不同地形条件下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细根现存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对0~40cm土层的细根(≤2 mm)现存生物量和死亡量的垂直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原区细根现存量排序近熟林(13.37 t/hm2)中龄林(10.80 t/hm2)幼龄林(5.03 t/hm2),丘陵区近熟林(13.71 t/hm2)幼龄林(5.69 t/hm2),山地地区近熟林(16.02 t/hm2)中龄林(13.23 t/hm2)。细根的现存量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中,在各林分中占细根总现存量的比率都超过40%,其中平原区幼龄林细根含量最高,可达到50%根生物量。平原区幼龄林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幂函数降低;建立的土层深度与细根生物量模型Y=69.235x-1.724达到极显著水平(R2=0.97),丘陵区和山地地区均符合指数曲线函数。  相似文献   

11.
吉文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及经营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内蒙古吉文林业局1997年和2007年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资料,在分析2007年森林资源总量、天然林和人工林、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森林资源质量、森林生态状况以及森林资源权属的基础上,对1997~2007年的10 a间各类林地面积、各类林木蓄积量、天然林和人工林、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森林资源结构、森林资源质量、森林资源数量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长青林业局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组建转产企业和重新安置,带资转产等形式已基本完成从森林资源采伐向保护,培育的转产,分析转产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旨在供正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森工林业局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3个方面分别介绍了黑龙江省汤原县林业局所属的团结林场的自然、资源及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目前经济林市场需求状况,对桃山林业局特色经济林进行了科学规划,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SPSS16.0数学统计软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结构性指标、功能性指标和适应性指标3大类8个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基于ArcGIS9.2对八达岭林场121个小班进行森林健康评价。结果表明,该林场78.24%的林分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主要由天然阔叶林、天然灌木林和人工针叶林组成。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发挥森林更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森林过量采伐对中国雪乡森林旅游环境的影响,通过对中国雪乡——大海林林业局历年来的采伐量、森林蓄积量变化情况分析及对雪乡原来生态状况的访问、现实生态状况的踏查,对比分析后,阐述了该局现实森林资源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过量的森林采伐对森林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自然及人文景观、气候资源及生态环境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同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太子山森林植被碳密度及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2009年森林二类清查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从森林类型、林龄和林分起源角度,对该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测.研究表明:湖北省太子山林管局森林植被碳储量为233855.66 t,平均植被碳密度为39.31 t·hm^-2.人工林碳储量高于天然林4.02倍,该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主要由人工林提供.按森林类型划分,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均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按林龄划分森林碳储量,幼龄林>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各林龄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幼林森林面积和碳储量所占比例较大,该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特点,并为制定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提供依据,对该公园2019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林地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99.4%,森林覆盖率高达90.50%。林地以有林地为主,面积占比为90.9%。森林起源以天然为主,面积占比为77.8%;人工起源为辅。优势树种以栎类为主,面积占比为45.9%;其次为云南松林,面积占24.1%;再次为核桃林,面积占17.7%。栎类的蓄积量超过总蓄积量的一半,达51.4%;其次为云南松;再次为栲类。森林的龄组以中龄林为主,面积占比为55.2%;幼龄林的面积比例过小。  相似文献   

19.
带岭林业局森林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包括地文旅游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类及购物类。通过对带岭林业局森林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出带岭旅游区是开展森林和环境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