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而且也有效地调整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拉长了产业链,推动了后续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因此,退耕还林被广大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加了林草植被,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而且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一、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 1.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 退耕还林工程从2002年实施以来,为我市生态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动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林草植被,有效地控制了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退化,保护了农田牧场的安全,增加了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作为国家6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对改善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选择退耕还林树种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考虑退耕者长期的生计,找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退耕还林工作已实施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分别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分析了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政策。  相似文献   

5.
云南退耕还林还草栽桑好处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坤  徐明 《云南农业科技》2001,(5):26-26,30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云南省在一定区域内栽桑树,既能达到退耕还林还草的效果,又符合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干旱地区西吉县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包括保护了生态、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林下经济等方面内容,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1襄樊市退耕还林工程现状自2001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截止2005年,襄樊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6.9万hm2,退耕地还林面积保存率达到99.8%,良种使用率达到90%,苗木合格率达到95%。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工程实施以来,(截止2005年底),共争取国家投资3.3762亿元,全市农村人均直接增收93.78元。总的情况来看,退耕农户的年家庭收入均高于退耕前的年家庭收入。  相似文献   

8.
海原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目前退耕还林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石家庄市实施十余年来,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对加快石家庄市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自2002年至2014年,石家庄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98.1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2.3万亩,人工荒山荒地造  相似文献   

10.
正退耕还林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惠民济民的一项重要措施。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结构调整,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立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1工程建设成效1.1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步伐加快,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退耕还林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了农民广种薄收的传统习惯,工程实施大大加快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  相似文献   

11.
郭亚斌 《吉林农业》2011,(11):163-164
退耕还林工程在宜君县实施10余年来,造林面积得到了扩大,提高了农业产业率,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了土地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退耕还林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惠民济民的一项重要措施。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结构调整,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立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一、工程建设成效1、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步伐加快,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退耕还林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了农民广种薄收的传统习惯,工程实施大大加快了水土流失和土地  相似文献   

13.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工程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为有效改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国土安全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对加快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工程最主要内容就是宜荒地造林工程。本文针对豫西地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中宜荒地造林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并结合该地区气候特征,提出了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文章总结分析了祁阳县退耕还林工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生态环境治理、农民脱贫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地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为了解决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广大农村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工程。自2000年以来,积石山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机遇,依托退耕还林惠民项目,大力发展以花椒、核桃、啤特果等为主的林果产业,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特色林果产业之路。  相似文献   

16.
实施退耕还林是根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改变传统落后耕作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被誉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德政"、"民心"工程。镇安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后续产业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7.
<正>1重庆基本现状重庆其内部以山岭丘陵地貌为主,沟壑纵横,多高山陡坡,农业基础薄弱,发展较为缓慢,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成效也是比较明显,对维护全市的生态安全、推动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全市的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输沙量大,土壤侵蚀严重,生态问题严峻,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促进本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府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坚持打造绿色重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a来,吴起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转移,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在此基础上,针对吴起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实施退耕还林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 ,对于改善垦区的生态环境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经济发展 ,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退耕还林成果直接关系到百姓利益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建立退耕还林管理系统 ( ReturningFarmland to Forestland Management S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把退耕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全市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9.4万亩,其中退耕造林3.3万亩,与之匹配的“两荒”造林3.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在全省49个县市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退耕还林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