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固原市地膜玉米控释肥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膜双垄沟播和半膜平铺穴播下5种不同控释肥组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控释肥基施1 113 kg/hm2处理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产量达到9 538 kg/hm2,纯收入达到10 724元/hm2,在半膜平铺穴播条件下产量达到8 160 kg/hm2,纯收入达到8 268元/hm2,分别较当地习惯施肥增产增收22.6%、5.5%、25.3%和4.3%。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农博士包膜控释肥在固原市地膜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2种覆膜方式下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膜双垄沟播和半膜平铺穴播2种方式下,以农博士包膜控释肥播前基施447 kg/hm~2、拔节期打孔追施240 kg/hm~2组合方式增收效益最明显,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纯收入达到14 049元/hm~2,在半膜平铺穴播条件下纯收入达到13 709元/hm~2,分别较当地习惯施肥增收24.3%和19.7%,适合在固原市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半膜双垄沟播、半膜平覆穴播、露地穴播4种不同覆膜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的集雨保墒效果好,玉米产量高,折合产量达11 217.17 kg/hm2,较半膜双垄沟播和半膜平覆穴播分别增产22.91%、32.12%,较露地穴播(CK)增产49.76%。  相似文献   

4.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旱作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增产幅度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极其显著地高于半膜双垄沟播技术、半膜双垄沟播明显高于半膜平铺穴播,不同覆膜时间增产幅度以秋季覆膜处理最高、顶凌覆膜次之、播前覆膜最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幅度明显表现为: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三个旱作区秋季全膜双垄春季沟播玉米较对照播前半膜平铺穴播(下同)增产率分别为48.1%、39.6%和34.3%,顶凌全膜双垄春季沟播玉米较对照增产率分别为40.6%、35.0%和31.7%,播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较对照增产率分别为35.0%、30.3%和28.0%;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量则表现为:半湿润偏早区明显高于半干旱区,半干旱区又明显高于半干旱偏旱区,特别是年降雨600mm的旱作区秋季、顶凌全膜双垄春季沟播玉米产量分别达到12375.0kg/hm~2、12192.0kg/hm~2,达到了旱作玉米超高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对玉米的增产机理。[方法]试验设在甘肃省环县许旗村,供试品种为承单20号,共设5个处理,即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盖平铺穴播、半膜覆盖平铺穴播、常规半膜种植起垄覆膜、露地平播,研究5个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处理的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均高于全膜覆盖平铺穴播、半膜覆盖平铺穴播、常规半膜种植起垄覆膜和露地栽培处理,经济产量分别增产4.4%、22.4%、27.5%、46.3%,生物产量分别增产4.1%、22.0%、27.1%、46.7%。[结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增产效果明显,应在我国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齐黄34为指示品种,在2015年相同密度试验的基础上,2016年再度在环县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穴播和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等3种不同大豆起垄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3 277.8 kg/hm~2,较对照增产80.2%;全膜覆土穴播次之,为2 976.1 kg/hm~2,较对照增产63.6%;全膜双垄沟侧播排第3,为2 800.5 kg/hm~2,较对照增产54.0%。全膜等距微垄沟测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产量仍优于全膜覆土穴播和全膜双垄沟侧播,推荐为大豆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7.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留膜免耕穴播胡麻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观察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留膜免耕穴播胡麻的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留膜免耕穴播胡麻保墒、增温效果好,胡麻折合产量可达2 359.09 kg/hm2,较露地穴播增产77.13%;纯收入较露地穴播增收6 912.1元/hm2,较膜侧穴播增收4 360.7元/hm2,产投比为14.74。  相似文献   

8.
覆膜方式对冬油菜收后复种大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旱作条件下,试验观察了不同覆膜方式对冬油菜收后复种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冬油菜收后新铺膜种植大豆的折合产量最高,为2 592.7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88.64%;全膜双垄沟播冬油菜收后留膜免耕种植次之,为2 256.5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64.16%;平膜种植的折合产量为1 708.5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24.3%。全膜双垄沟播新铺膜种植方式可有效提高大豆生产效率和保墒蓄水能力,可在天水市旱作区及周边类似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正宁县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5.3万hm2左右。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万hm2,平均产量728.5kg/667m2,较半膜增产107.1kg/667m2,增幅14.7%,较露地增产145.9kg/667m2,增幅25%,增产增效十分显著。但由于该技术播前覆膜时间过长,膜下温、湿、肥条件好,草害发生严重,因膜下杂草旺长造成无法下种而揭膜重覆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投入成本,同时,播前杂草旺长造成水份、养份大量流失,草害已成为影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该项技术成功推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干旱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最佳注水补灌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区,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进行适期补灌,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开花期注水为最适宜注水时期,其产量为8 125 kg/hm2,比对照增产2 100 kg/hm2,增幅34.85%,比对照净增加收益2 200元/hm2,增收效益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齐黄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2 845.57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75.6%;全膜覆土穴播次之,为2 678.97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65.3%;全膜双垄沟侧播排第3,为2 548.40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57.2%。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产量优于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模式和全膜双垄沟侧播种植模式,推荐为大豆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2.
陇东旱塬区大豆全膜种植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陇东旱塬区以露地条播为对照,对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3个覆膜时期的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微垄沟播3种播种方式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秋覆膜的保墒能力优于顶凌覆膜及播前覆膜,对促进大豆出苗,提高大豆产量作用明显。其中以秋覆膜全膜双垄沟播处理的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 2 503.5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1 322.9 kg/hm2,增产率达112.1%。  相似文献   

13.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水分高效利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同覆膜模式的水分高效利用机理。结果表明,玉米播前至拔节期,秋季全膜双垄、顶凌全膜双垄和播前全膜双垄0-20cm土壤含水量较传统播前半膜平铺分别提高5.5-5.8%、4.5-4.7%和0-3.2%,1m土壤贮水量较播前半膜平铺分别增加48.4-51.7mm、36.4-38.8mm和0-25.6mm,正是由于秋季全膜双垄和顶凌全膜双垄前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从而有效解决了玉米4-5月份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瓶颈。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使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6.8%、平均达到70.2%,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7.25kg/mm·hm2、平均达到32.10kg/mm·hm2,在旱作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平均增产率为42.6%、平均增产量为2699.6kg/hm2。其中,秋季全膜双垄、顶凌全膜双垄和播前全膜双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48.2%、45.0%、34.5%,平均增产量分别为3057.8kg/hm2、2852.9kg/hm2、2187.9kg/hm2。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会宁旱作条件下,开展了谷子半膜覆盖微垄膜侧沟播、全膜平铺穴播、全膜双垄集雨沟灌、全膜双垄旧膜穴播、露地条播5个处理的田间试验,观测了各处理对谷子生物经济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年旧膜覆盖穴播谷子效益最佳,产量6947.0 kg/hm2,纯收益高达11145元/hm2,产投比10.12。  相似文献   

15.
临洮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穴播冬小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穴播冬小麦栽培技术,即在当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后保护好地膜,秋季错开玉米根茬穴播冬小麦。该技术节本增效,经济效益显著,玉米产量可达10 500 kg/hm2,小麦产量5 625 kg/hm2,可节约地膜和人工费投入1 000元/hm2,经济效益达4.0万元/hm2。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甘肃省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半膜双垄沟播,半膜双垄沟播显著高于半膜平铺穴播;以秋季覆膜的增产效果最好,顶凌覆膜次之,播前覆膜最低。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增产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覆膜方式对山旱地油菜收后复种架豆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模式架豆王植株性状最优,生育期0~40 cm土壤含水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为151.03 kg/(mm·hm~2),较半膜平铺提高了34.26 kg/(mm·hm~2);折合产量为23 125.0 kg/hm~2,较半膜平铺增产21.92%。全膜双垄沟播可作为天水市山旱地油菜收后复种架豆王的主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地进行了大豆不同起垄覆膜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微垄沟播栽培方式保墒效果最好,折合产量为3 096.9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665.6 kg/hm2,增产率27.4%;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折合产量为3 028.1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596.8 kg/hm2,增产率24.5%。2种栽培方式可在崆峒区旱地大豆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静宁县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静宁县山旱地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以晋单60为对照,对引进的8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正德305、先玉335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折合产量分别为13 594.2、13 266.2 kg/hm2,较对照品种晋单60分别增产15.41%、12.62%,可作为静宁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主栽品种。长城706折合产量13 146.75 kg/hm2,较晋单60增产11.60%,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20.
起垄覆膜方式对半干旱区大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镇原县半干旱塬区开展了大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4种覆膜栽培方式均有明显的增温、保墒、增产作用。以全膜平铺覆土穴播效果最好,较露地穴播增产119.6%,较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全膜垄作沟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增产23.2%、55.4%和6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