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陆水产》2014,(6):20-20
“虾好不要贪,早卖早安心。”——目前,业界一直在讨论对虾养殖的病害问题,在销售上普遍认为有虾卖就有钱赚。不过,有网友却觉得:“养殖户要会养虾,更要会卖虾,才会赚大钱。”该网友认为,有些养殖户即便养虾的成功率较高也赚不到大钱,是因为太“贪”了,总想着再养大一些,  相似文献   

2.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4,(1):61-61
<正>罗氏虾越冬时公母分开养每到入冬前罗氏沼虾清塘的时候,就会有养殖户趁价格较低时把较小规格的罗氏虾买回来放到池塘里继续养,等到价格上涨了再转手卖出去。一般养殖户的做法是把罗氏虾全部放在一起越冬养殖。而有经验的养殖户则将公虾和母虾分开饲养,母虾在年前就可以卖掉,公虾等过了年再卖。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母虾开春时怀卵就会消瘦,因此在年前就应卖掉;而公虾与母虾分开养,可避免罗氏虾开春时  相似文献   

3.
评论区     
<正>1"虾死了是个谜,虾活着是个1奇迹。"——对于2014年的养虾状况,这句话道出了不少养虾人的心声。这几年虾不好养,死得莫名其妙,不管是一线的养殖户,还是在这个行业苦心经营的企业,甚至多年潜心研究对虾病害的专家学者,都束手无策。养殖户也只能寄望于有高人出来解谜,祈望2015年的虾好养一点。  相似文献   

4.
<正>"这几年,靠种茜养虾,莲塘这一带的罗氏沼虾养殖户都赚到了钱。"8月中旬,广东高要市莲塘镇养殖户邝志全面对记者的采访,乐呵呵地表示。据悉,最近几年,肇庆高要推行"茜草养罗氏沼虾"模式,使罗氏沼虾的平均亩产量约500~700斤,平均亩产值达到了1.52万,罗氏沼虾养殖户都赚到了钱。近日,记者来到高要,了解"茜草养虾"高效养殖的奥秘。莲塘镇的邝志全养殖场规模有100亩,他养罗氏沼虾已经快有30年历史,他告诉记  相似文献   

5.
正"在很多养殖户还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将虾养到50头/斤规格左右,能卖个好价就赶快出手的时候,普瑞莫在广西防城港市的养殖户却能安全养殖到每斤30头、20头的大虾,让养殖户收获到了久违的喜悦。"在防城港,第一造虾基本抓完了,在外人怀疑并夹杂着观望情绪的眼光中,普瑞莫虾苗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养殖成功率超过9成,而且不少养成30头以内的大虾。  相似文献   

6.
<正>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户来说,养虾40多天时最怕虾生病,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的养殖户陈海(化名)偏偏没躲过这个"坎"。去年台风侵袭湛江,陈海的养殖场遭了殃,几个棚被掀翻、南美白对虾损失了不少,仅剩的一万多斤虾也生了病。雪上加霜的境遇让陈海心灰意冷,本无心挽救损失的他突然记起还有一口塘养了7000尾沙锥鱼,早前,朋友有过"沙锥鱼和虾混养能让虾更健康"的提醒,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把病虾投进了沙锥鱼塘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15天后,病虾竟如数存活下来,  相似文献   

7.
正"本来计划到农历端午节再卖虾的,但是虾中看到这虾卖相好,活力强,开出了比当地塘头价21元/斤高出2.5元的价格,所以才提前卖掉了。"5月31日凌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新沙村礼乐围养殖户吴沾宁两口约10亩水面虾塘清塘,养殖105天规格达51头/斤,共收获了约6850斤,产值约16.1万元。最近两年,养虾成功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的早造虾真难养!"这是北海地区合浦县党江镇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普遍的说法。在党江,早造虾排塘率九成以上,大多数养殖户血本无归。在笔者跟踪过的104位养殖户中,第一造虾养成到50头或者更大的,有且仅有一人。而且还是损苗过半的。所幸的是,今年的早造虾价格较高,只要有虾卖,至少不至于亏太多。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年党江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如此惨状?经过实地考察,跟踪分析,我想就今年的发病原  相似文献   

9.
声音     
《海洋与渔业》2014,(2):4-4
<正>"买龟的是养殖者,卖龟的也是他们。"——业内人士称,购买和销售龟苗、商品龟甚至种龟的都在同一个养龟圈。在这样一个只有生产不曾流通(消费)的封闭产业链中,不断涌入的资本将龟价越推越高。"对于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养殖户除了说好还是说好,等养到除了死还是死的时候,也从不会认为是品种或者自己的问题,而是把问题全都推给了国内产业专家。"——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某专家认为,南美白对虾从"养不死"发展到"养不活",更多的是由养殖者"高密度投苗、大量投料、不给池塘充分休养"等一味追求高产的贪念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正>事实上,小棚养虾在福建盛行已久。但在华东,2013年以前,还是以土塘养虾居多。华东地区也有少量养殖户做过这样的尝试,但是关注度并不高。2013年初,卓越的龚守成老师在走市场时发现,他的养殖螃蟹的客户标完蟹苗后,有不少闲置的小水泥池。这么好的池塘,一年也就用那么几个月,太浪费了。于是,龚守成跟客户建议道:"这样的池塘完全可以改造成虾塘,搭棚,高密度养虾,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1.
2019年5月下旬,当代水产记者实地走访调查广西北海部分主养对虾区域,发现养殖户的投苗积极性,受今年虾价行情利好而有所提升,不少养殖户都选择在端午节前这个节点卖虾,期望届时市场消费活跃,或带动虾价小幅上涨。据了解,由于广西整体环境受天气的影响,今年春头投苗成功者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选择在4月、5月份投苗,2月份投苗并养殖顺利的养殖户,早已卖出一批虾。  相似文献   

12.
<正>林木权:"只有让养殖户养殖有钱赚,苗企才能生存"最近,广东高要市金渡镇水边村养殖户莫伍一口6亩水面的冬棚罗氏虾收获上市,亩产600斤左右,40头/斤以上规格当天塘头价为52元/斤。"多亏了湖君水产供应的优质虾苗,才取得好收成。这是我最近几年养殖最成功的一造罗氏虾。"对于这个产量和价格,莫伍还是非常满意的,脸上溢满了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早造虾真难养!”这是北海地区合浦县党江镇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普遍的说法.在党江,早造虾排塘率九成以上,大多数养殖户血本无归.在笔者跟踪过的104位养殖户中,第一造虾养成到50头或者更大的,有且仅有一人.而且还是损苗过半的.所幸的是,今年的早造虾价格较高,只要有虾卖,至少不至于亏太多.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年党江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如此惨状?经过实地考察,跟踪分析,我想就今年的发病原因、特点,以及后期养殖建议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南美白对虾养殖,浙江的萧山和绍兴传来了好消息。3月份投苗的大棚或小棚的养殖户,5月份已经开始卖虾。从70头左右/斤开卖,当时正处价格的高峰段,塘口虾价33~34元/斤。截止到6月1日,长速快的虾甚至卖出30多头~40多头/斤的规格,塘口收购价24~25元/斤。据了解,南美白对虾是浙江省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但近几年养虾的成功率每况愈下,也让养虾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0年以来,广西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关井村水产养殖户李启和按照节水、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养殖理念,大胆地利用"肥"、"活"、"嫩"、"爽"的养鱼(罗非鱼)水引入虾塘育水养虾,不仅实现养殖罗非鱼的池塘水循环利用,而且节约养虾所需施肥育水成本和水资源,有效减少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污水排放量,在近几年来虾病肆虐,大多数养虾户普遍歉收甚至亏本背景下,养鱼水循环生态养虾每茬仍有收成、稳产、蠃利,实现鱼、虾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水环境是对虾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管理好水质,是养虾成功的关键。即墨市对虾养殖经过了十几个春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使养虾业能稳定、健康地发展,笔者及时总结对虾养殖户多年来的养虾生产实践,探讨形成了—套在对虾养殖中水质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该文通过分析一年来稻田养虾的实例,介绍了如何在武汉市利用稻田来进行"一季稻两季虾"生产的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为养殖户开展稻田养虾提供相关案例参考。一、稻田工程改造(一)稻田选择我们选择了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道办事处一农户的稻虾田进行技术合作示范。所选稻田土质为黏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池水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学洪 《水产养殖》2009,30(11):29-30
养虾首先是养水,养出一池好水是养虾成败的关键。科学地讲良好的水质就是要达到水相、藻相和菌相的平衡,为养殖虾健康快速生长营造良好的养殖水域环境。根据几年来的养殖体会,总结了罗氏沼虾养殖中的水质管理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1,(10):43-43
放养密度因时而异 新会养殖户吴志顺.有34亩塘,主养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 吴师傅有3口塘.一口养罗氏沼虾,另外两‘口养南美白对虾。当记者问到为何要如此布局养殖品种时.吴师傅说道:“今年南美白对虾偷死这么严重.有亏损的风险。虽然罗氏沼虾养殖周期长.但是病害没这么严重.我兼养罗氏沼虾就是为了保本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养鱼》2015,(1):48
<正>当前正值龙虾休眠期,江苏省盱眙县紧紧抓住有利时机,邀请水产专家,积极组织全县龙虾养殖户,开展"稻虾共作"养殖新模式技术培训指导工作,该县广大养殖户在听了"稻虾共作"养殖新模式介绍后,产生了浓厚兴趣,对龙虾产业前景充满了信心。截至目前,盱眙县已开展培训6期,培训龙虾养殖户1000余人次。据悉,"虾稻共作"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同时,既可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又能提高水稻品质。稻田里养小龙虾,需要开挖约占稻田总面积10%的养殖沟,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