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正>主食是供应人们一日三餐消费,满足人体基本能量和营养摄入需求的主要食品,是保证国民身体健康的基本食物。现代主食包括传统面米主食和预制菜肴食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主食制作方式正在由家庭自制为主向社会化供应转变。主食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保障食物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主食加工业发展,对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加快推进主食加工业发展意义重大主食加工业一头连农民、一头连市民,一头连  相似文献   

2.
未来我国馒头产业规模可以达到3000亿元预制菜肴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微波食品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馒头、面条、米饭主食,一日三餐少不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主食等生活必需品由家庭自制,转变为社会化供应、工业化生产,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化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主食产业发展空间正在凸显。主食加工业是上游连"三农",下游惠民生的基础产业,对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实现农民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主食加工业是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保障食物质量安全的重要民生产业。为提高我国主食加工业发展水平,适应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农业部于2014年部署深入开展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通过组织开展一批有影响力的主题活动、树立支持一批带动力强的示范企业、宣传推介一批主食加工知名品牌、推广应用一批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等"四个一批"重点工作,为推进主食加工业发展凝聚了共识、营造了环境、创造了条件,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  相似文献   

4.
<正>主食加工业是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保障食物质量安全的重要民生产业。为提高我国主食加工业发展水平,适应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农业部于2014年部署深入开展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通过组织开展一批有影响力的主题活动、树立支持一批带动力强的示范企业、宣传推介一批主食加工知名品牌、推广应用一批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等"四个一批"重点工作,为推进主食加工业发展凝聚了共识、营造了环境、创造了条件,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主食加工业的发展,把主食加工业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稳步推进"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方联动、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支持主食加工业发展的有效工作,形成了全国性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一年,主食加工业发展整体运行平稳,加工原料供应充足,企业规模明显增长,经济效益稳步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省是全国第二大产糖省和国家重要的糖料基地。全省16个州、市中有11个产糖,约128万多农户、600多万农民种植甘蔗,多为沿边少数民族地区。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蔗糖产业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通过进一步调整蔗糖产业布局,整合加工企业,改造中低产蔗园,取得显著成就。2012年,全省食糖产量201.37万吨,蔗糖产业工农业综合产值由2005年的66.6亿元增加到212.8亿元,制糖工业实现利税由8.9亿元增加到20.2亿元,蔗糖产业已成为我省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成为边疆地区农民增收、地方财政增长  相似文献   

7.
<正>主食加工业上游连"三农",下游惠民生,对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实现农民增收作用显著。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素有"全国大粮仓"美誉,发展主食加工业优势十分明显。农业部2012年启动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以来,黑龙江省紧紧抓住机遇,坚持先行、先试,在产业布局、技术对接、招商引资、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初步形成良好的局面。一、规划先行,打造发展氛围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家庭人口规模逐步缩小,主食消费方式正在由原来大量依靠家庭自制,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正>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不仅让现代农业接上了加工业的"二产",也连接了休闲农业的"三产",延伸了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明显标志和重要内容,成为拉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农产品加工业不断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由总量扩张向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分散无序向集聚发展的转变。1~10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9606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润总额9299亿元,增长3.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2012年,农业部启动实施了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工商资本进军主食加工业趋势明显。据统计,2012年规模以上主食加工企业超过1000家,从业人员累计35.4万人。其中,米、面制品企业占42.1%,速冻食品制造企业占26.6%,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企业占31.3%。近年来,我国农业持续丰收,通过发展主食加工业,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对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实现农民增收作用十分明显。据测算,农产品加工成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保持健康发展态势,2015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总数达4206家,从业人员83.7万人,主营业务收入8718.8亿元,同比增长10.2%;出口交货值1125.26亿元,同比增长9.23%;利润总额508.8亿元,同比增长1.2%;税金总额446.2亿元,同比增长2.3%。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以来,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不仅让现代农业接上了加工业的"二产",也连接了休闲农业的"三产",延伸了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明显标志和重要内容,成为拉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农产品加工业不断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由总量扩张向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分散无序向集聚发展。2014年1~10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9606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润总额9299亿元,  相似文献   

12.
《农家科技》2019,(2):68-68
近年来,河北省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仅次于钢铁、装备制造业的第三大产业,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2018年,326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223亿元,占工业比重约1/6,其中粮食加工等食用类加工业占比约50%。农产品加工业带动河北省1300万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年增收360亿元,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2015,(7):18-19
<正>白山市农业农村工作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农业强、农民富和农村美为目标,突出抓好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建设,强力推进人参产业、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各项工作平稳发展。2014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18亿元,比上年增长7%,农民人均收入实现11020元,比上年增收627元,增长6%。白山市农业部门按照打资源牌、走特色路的总体部署,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抓好特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正>榆树市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着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在创建现代农业产业中积极探索出独具本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2016年榆树市畜牧业总产值84亿元,园艺特色产业产值达到76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量突破1000户,规上企业达到89家,长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66家,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总产值完成165.9亿元,同比增长13.8%;年加工转化粮食170万吨,并呈现出集群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正>农产品加工业承担着为我国13亿人提供安全健康食品的重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总收入增长显著。2013年农产品加工业总收入高达9.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32%。相比2004年的1.29万亿元增长了9.45%。同时,农产品加工产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不断提高,从2004年的23.91%提升至2012年的39.59%。2004年~2014年7月农产品加工业收入  相似文献   

16.
<正>主食加工业是一项关系国家粮食与食品安全、惠及民生、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粮食大省、畜牧大省、生态大省,又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不仅拥有广袤的绿色生态沃土,稻米、杂粮、大豆、畜产等资源丰富,同时工业基础雄厚、地理区位优越,发展主食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2年,农业部开始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2013年,黑龙江省被列为全国11个主食加工试点省份之一。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结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把发展主食加工业产业作为促进食品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2015年海南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一直是海南的特色和支柱产业.全省农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539.3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832.8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农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3.1%;农民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5275元增长到2014年的9913元,年均增长17.1%;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天然橡胶、南繁育制种、海洋渔业基地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成为国家重要的热带特色农业基地,而互联网产业也是海南将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产业之一,如何通过互联网将这两者有机融合起来,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提供发展新动力,一直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吉林农业》2015,(3):39
<正>2014年,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明显加快;抵御风险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明显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主导产业在促进就业和增收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协调发展,质量效益有所提升2014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4500亿元,同比增长11.7%,比上年下降1.76%;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到7500亿元,同比增长11.57%,比上年下降1.5%;乡镇企业增加值2250亿元,同比增长11.94%以上,比上年下降2.56%;实缴税金突破165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现状与成就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和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得以迅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食品工业总产值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1996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4741.44亿元,比1978年增长约9.1倍,在全国工业部门中首次上升为第一位.2000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7830亿元,比"九五"末期(1995年为4133.05亿元)增长89.45%;农产品产后加工程度超过30%,比"九五"末期增长10%;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0.48∶1,比"九五"末期增长20%(1995年约为0.40∶1).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5万家,其中"三资"企业5000多家,从业人员近600万人.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9月21日,由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牵头组建的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在甘肃省定西市举行成立大会,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推进马铃薯等主食产品开发。同期,农业部发布了第4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打造产业联盟和培育示范企业的目的是要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产业,从而为主食加工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坚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