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小麦地下害虫是为害小麦地下和近地面部分的害虫,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三种。主要咬食种子、幼苗根部,近地面的茎部,秋季为害造成小麦缺苗、断垄,春季为害导致枯心苗,使植株提前枯死。其防治方法是:一、农业防治地下害虫一生都生活在土壤里,尤以杂草丛生、耕作粗放的地区发生重而多。因此应采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如深翻土地,精耕细作,轮作倒茬,适时中耕除草,  相似文献   

2.
正我市冬小麦主要发生的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等。防治技术如下:一、地下害虫我市地下害虫呈逐年加重发生态势,近几年春季返青麦田死苗调查,近一半死苗是由于地下害虫的为害造成。我市麦田主要地下害虫种类是金针虫、蛴螬、蝼蛄,以金针虫为主。1、撒毒土。每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拌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撒施,施药后立即浇水,可以有效地防治金针虫,兼治蛴螬、蝼蛄等地  相似文献   

3.
小麦地下害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害虫是一类为害小麦的重要害虫熏主要为害小麦的种子及近地面的根茎部,常常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小麦地下害虫在我国冬小麦产区均有分布,以黄淮麦区和西北麦区等发生更为严重。据有关部门调查,我省近年地下害虫虫口密度远远超出地下害虫防治标准。因此,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一、地下害虫的种类与为害特点穴一雪蝼蛄为害小麦的蝼蛄主要有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两种。华北蝼蛄三年左右完成一个世代,以成虫及高龄若虫越冬。非洲蝼蛄一年多完成一个世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或厩肥中越冬。两种蝼蛄成虫…  相似文献   

4.
专家热线     
《农村新技术》2006,(3):66-67
山东读者石敬修问:春季小麦如何防治地下害虫? 答:春季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多发生在小麦返青后至灌浆期。蝼蛄为害时,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为害,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其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地下害虫是危害小麦地下和近地面部分的害虫,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三种。主要咬食种子、幼苗根部、近地面的茎部。秋季危害造成小麦缺苗、断垄,春季危害导致枯心苗,使植株提前枯死。其防治方法是:一、农业防治地下害虫一生都生活在土壤里,尤以杂草丛生、耕作粗放的地区发生重而多。因此应采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如深翻土地,精耕细作,轮作倒茬,适  相似文献   

6.
<正> 沟金针虫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重要地下害虫,以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发生为害较重.山东小麦产区,自七十年代停用666处理土壤,全面推广有机磷农药拌种后蛴螬、蝼蛄数量下降,而金针虫从1984年开始明显回升,发生量占地下害虫的50%以上,1986~1988年出现严重发生甚至成片绝产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随着沟金针虫为害的加重,其为害时期、作物种类以及生态习性都有些变化,需要研究相应的防治对策.一、发生为害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蝼蛄、蛴螬、金针虫是小麦播种期和苗期的常发性地下害虫,主要食用萌发的种子、根、地下茎,造成缺苗断垄。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这类害虫为害越来越严重。1.蝼蛄几乎为害所有作物、蔬菜等,是小麦的主要地下害虫,是咬食作物地下根茎及种子的多食性地下害虫,经常将植株咬成乱麻状,或在地表活动,钻成隧道,使种子、幼苗根系与土壤脱离不能萌发、生长,进而枯死,从而造成去、缺苗断垄  相似文献   

8.
<正>禹城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努力在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通过集成推广高产高效的技术模式,实现了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确保了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但2014年冬前也有小面积出现了弱苗、死苗。通过仔细调查观察、多方会商诊断,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种:1地下害虫1.1金针虫等为害冬前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有金针虫、蛴螬、蝼蛄等,主要以金针虫为主,咬食幼苗  相似文献   

9.
正蝼蛄、蛴螬、金针虫是小麦播种期和苗期的常发性地下害虫,主要食用萌发的种子、根、地下茎,造成缺苗断垄。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这类害虫为害越来越严重。一、蝼蛄几乎为害所有作物、蔬菜等,是小麦的主要地下害虫,是咬食作物地下根茎及种子的多食性地下害虫,经常将植株咬成乱麻状,或在地表活动,钻成隧道,使种子、幼苗根系与土壤脱离不能萌发、生长,进而枯死,从而造成去、缺苗断垄或植株  相似文献   

10.
缺苗断垅是小麦增产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种现象在华北各省,包括山东、河南在内,特别是山西,河北两省,极其普遍而严重,旱地此水地尤为严重。当然陕苗断垅不单是地下害虫问题,如种籽之良好与否,整地保墒,播种技术等等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是因为地下害虫为害而引致缺苗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这不是个别情况而是很普遍的现象。今年我们农村工作组,在河北和山西两省,长期调查小麦生产工作。在这些代表性村庄里,大都发现严重地下害虫为害,例如山西洪洞县左家沟。这个村子,就有300多亩麦地,被金针虫严重为害,已经三年没有收成。运城、安邑许多麦苗被金针虫咬坏,严重的竟达80%以上。夏县金针虫和蝼蛄为害的现象,更是普遍,姚村有被蝼蛄为害而缺苗达50%者。在河北省这些例子也很多。石家庄区,定县安国一带,蝼蛄为害也是相当普遍而严重。在山东省各地金针虫蝼蛄的为害也很严重。就今年以平阴一县来说就有几万亩被害,其中有许多麦地因秋苗保不住而致翻去,长清县新屯村,受金针虫为害的麦地就占全面积90%,而为害严重的占40%,最轻的亦在20%。这些例子多得很,所举的不过是一些此较典型的例子而已。  相似文献   

11.
春季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多发生在小麦返青后至灌浆期。据观察,蝼蛄为害,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为害,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这些被害状,不用挖土调查,就  相似文献   

12.
麦田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蝼蛄和蛴螬三种,主要发生在小麦秋苗期和返青后至灌浆期,危害高峰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不仅为害发芽种子,还咬断小麦根茎,使植株枯黄而死,造成缺苗断垄,影响小麦产量。据栾城县植保站2008年4月份调查,地下害虫危害造成小麦被害率为0.5%。由于地下害虫潜伏危害,不易及时发现,且危害期长,所以要认清不同地下害虫的为害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小麦地下害虫种群变化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其为害小麦根茎部,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缺苗率10%左右,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绝收或毁种。镇平县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因甲基异柳磷的大力推厂,使小麦地下害虫特别是蛴螬得到了有效控制,虫口基数下降,蛴螬与金针虫比例接近1:1或少于金针虫,小麦受害程度明显减轻。经多年调查研究,找出其种群变化原因,以正确指导防治。一、种群变化原因(一)花生面积的逐年扩大。蛴螬成虫金龟子有喜食花生叶的习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镇平县花生种植面积在0.13-0.33万  相似文献   

14.
<正>地下害虫主要为害蔬菜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给蔬菜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常见为害蔬菜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其发生为害具有潜伏危害、寄主范围广、生活周期长、与土壤关系密切、迁移性弱、为害时间长、防治困难等特点。因此,蔬菜地下害虫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到以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播种期防治与生长期防治相结合,防治幼虫与防治成虫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秋苗期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三种。据观察,蝼蛄为害,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为害,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这些被害状,不用挖土调查,就可以确定麦田发生的是哪种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实用科技》2004,(11):19-19
小麦播种期是地下害虫如金针虫、蛴螬、蝼蛄和幼苗期害虫如土蝗、蟋蟀、灰飞虱活动为害盛期,是系统病害如小麦黑穗病、秆黑粉病侵染的重要时期,亦是小麦丛矮病、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红蜘蛛、麦蚜等病虫害防治的一个环节。因此,秋播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抓好秋播期防治对于控制小麦  相似文献   

17.
正遵化市小麦病虫草害种类主要有:小麦白粉病、小麦叶锈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地下害虫(金针虫、蝼蛄等)及麦田杂草(包括荠菜、藜、播娘蒿、附地菜等阔叶杂草和以看麦娘为主的禾本科杂草)。现将我市小麦生长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播种期1、选用抗性优质良种。选择对小麦白粉病、小麦叶锈病、小麦散黑穗病等病害有抗性的优质  相似文献   

18.
小麦早期病虫害是指播种到返青前一段时间所发生的病虫草害。这一时期主要病虫草害有地下害虫、小麦纹枯病和杂草等。近几年在我县造成了较大的危害,一般减产5%,严重田块达15%。由于用药不科学,部分田出现药害现象。1小麦地下害虫小麦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和蝼蛄。蛴螬  相似文献   

19.
<正>地下害虫有的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它为害作物的地下部位及近地面部分。如蛴螬、金针虫。有的有一固定时间生活在地下,在地下为害,另一固定时间可到地上生活为害,如地老虎,还有一种随时可到地上、地下为害,如蝼蛄。地下害虫可造成农作物缺苗、垄断,对农作物造成损失。据统计,在安庆市经济损失可达30~40%,严重时可达80%。地下害虫为害时间主要是春、秋季,因为此时农活忙,防治不及时;它主要在作物的播种期及苗期为害,此时作物无耐害性及补偿性;它主要为害作物的根部及近地面嫩茎;虫量大,虫口密度高,且早期为害隐蔽,不易察觉,故作物受害严  相似文献   

20.
<正>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市北端,是临汾市冬小麦主产区,其小麦播种面积为4.3万hm2,其中直播面积2.1万hm2。多年来,麦田主要地下虫害为蛴螬、金针虫、蝼蛄。2008年,洪洞县万安镇西桥庄村丘陵旱地直播麦田缺苗断垄严重,经调查未发现常见的地下害虫;2009年,洪洞县刘家垣镇也出现类似状况,经多方调查研究,确定造成小麦缺苗断垄的地下害虫是网目拟地甲。至此,网目拟地甲为害小麦在洪洞县首次被报道,也是临汾市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