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白桦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白桦嫩枝扦插及移栽试验,对影响插穗生根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使用生根促进剂和枝条的幼化状态对生根率有显著影响。扦插苗的成活率在不同的移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用伐根的当年生半木质木萌条扦插生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在70%以上。移栽成活率为62.5%。  相似文献   

2.
暴马丁香全光喷雾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永生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4):116-117
该文阐述了暴马丁香的全光喷雾嫩枝扦插的插床准备、插条选择、插穗剪取和处理、苗期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欧美107杨为试材,对杨树全光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插穗带1/2~1/3片叶和用50mg/kg ABT 1号浸泡根处理2h的生根率较高,扦插和移植时间以8月中旬为佳.  相似文献   

4.
月季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季花姿雅致,色彩艳丽。香味浓郁,花期长,适应性广,深受人们喜爱,被评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为了使月季能在春节前后开花上市,增添节日气氛,现将月季嫩枝扦插繁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枣树嫩枝扦插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
白桦嫩枝扦插不定根形成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对白桦嫩枝插穗用石蜡制片法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不定根的形成属皮中生根类型,不定根原基起源于管形成层交叉处的维管射线细胞。愈伤组织内未见不定根原基,愈伤组织的产生对不定根的形成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侯丹  许新  李莉  夏德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42-12944
[目的]探究水曲柳嫩枝扦插繁殖技术,提高水曲柳嫩枝的扦插成活率.[方法]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曲柳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结果]水曲柳插穗的生根率存在明显的年龄效应,插稳母树的年龄愈大,生根率愈低.扦插最佳时期在6月下旬,具体的扦插最适期应视当地当年的气候状况和插穗木质化程度而定.促进插穗生根的最佳激素处理方法是吲哚丁酸200 mg/kg处理2h.切制插穗的方法是接穗长8~10 cm,保留复叶上靠近枝条的1~2个叶片,插穗基部平切或者斜切.防止插穗腐烂的方法是适时掌握采条时间、在保证插穗叶片不萎蔫的前提下尽可能少浇水、给插床和插穗消毒.[结论]为水曲柳在育种和生产研究方面应用扦插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过程中,对采用硬枝扦插难以生根的花卉绿化树种,常采用嫩枝扦插;为加快繁殖也采用嫩枝扦插.但嫩枝抗逆性差,扦插正值夏季,气温高,水分、养分消耗大,易引起枝条枯萎死亡.因此,嫩枝扦插对技术和环境要求特别严格.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越桔绿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作者采用绿枝扦插生根方法,在常规育苗条件下,获得了90%以上的生根率。试验结果表明,越桔绿枝扦插以腐苔藓基质最好,适宜的枝段长度为2~3芽,生根药剂以3000ppmIBA,1000ppmNAA效果较佳。另外,用一年生试管幼枝扦插苗绿枝扦插其效果优于多年生试管幼枝扦插苗绿枝或普通苗绿枝。  相似文献   

12.
软枣猕猴桃绿枝扦插育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软枣猕猴桃育苗技术及原理。试验证明,利用软枣猕猴桃的绿枝扦插可以培育成苗,该技术适用于生产实践。初花期取材,扦插于烟囱灰基质的比幼果膨大期取材插于沙基质的成苗率高,平均为76.4%,后者为24.9%;枝条类型(营养枝和徒长枝)与生长素(NAA—Na)二因素对成苗率有显著影响,枝条部位(上、中、下)对成苗率无显著影响,100ppm NAA—Na处理的效果超过200ppm的及对照;透光度在50—60%(半遮荫)条件下可以保持育苗生根所需的湿度(90%)和温度(25—28℃);绿枝插条上保留部分叶片有利于冬芽萌发,插条发生不定根的部位是形成层带,不定根突起能突破韧皮部的纤维层,伸到皮层之外;不定根的发生与伤口处形成的愈伤组织无关。  相似文献   

13.
白桦木材纤维与生长特性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白桦分布区6个点的材料,采用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全距测验等方法,对白桦产地间、产地内、林分间、林分内个体间的木材纤维特性、生长特性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桦木材纤维特性各层次的遗传差异显著,同一年龄阶段的产地间,同一产地的年龄间,个体间纤维长、纤维宽、纤维长宽比等,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年龄愈大,差异愈大,其中以小兴安岭的铁力产地纤维最长、最宽、长宽比最大,其分别超出凉水产地的38.69%、33.41%和43.91%(产地间),61.77%、44.26%和63.71%(产地内年龄间);生长特性在产地间、林分间、个体间三个层次上都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水平,个体间的差异最大,在最佳产地的最佳林分中选择最佳个体的遗传增益为107.24%。  相似文献   

14.
唐古特白刺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唐古特白刺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激素处理唐古特白刺插穗,可大大提高嫩枝扦插的成活率。其最佳配比组合分别为ABT B2、IAA B1、GA B1、NAA B4、IBA B4,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4.00%、27.33%、26.33%、25.66%、19.00%;对根系长度、新枝长度、叶片数和叶片长度增效最大的激素组合分别是IAAB1、NAAB2、IAAB1和NAAB2,增幅分别是对照区的1.41倍、2.20倍、1.53倍和1.40倍;对插穗生根增效作用最强的组合是IBAB2、B3、B4,其增幅高达2.32倍;激素与根数和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根长度、新生枝长度、叶片数量和叶片长度的关系不密切;浓度与各生长指标均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四合木扦插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四合木1 a~2 a生枝条为插穗,研究了ABT1浓度、插穗长度和插穗留叶量对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00mgl-1ABT1处理的插穗成活率极显著高于250mgl-1、100mgl-1和对照,10 cm左右与5 cm左右插穗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插穗留叶量在10片以上时较2片~3片叶能极显著地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质对凤仙扦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基质对新几内亚风仙(Impatiens hawkeri)和苏丹凤仙(Impatiens sultanii Hook)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对新几内亚凤仙而言,基质中蛭石含量在25%以上时,有利于插穗生根;当泥炭、蛭石、珍珠岩含量比为2:1:1时,最有利于生根成活。②对苏丹风仙而言,基质中的泥炭,有利于愈伤生根;在泥炭含量一定的情况下,蛭石含量越高,生根越好;当泥炭、蛭石、珍珠岩含量比为5:4:1时,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嫣红蔓离体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嫣红蔓带芽嫩茎及茎尖的最适初代培养基是1/2MS BA1.0mg/L NAA0.05mg/L,完全的MS配方易导致玻璃化;在继代培养时,交替采用增殖培养基1/2MS BA0.3mg/L NAA0—0.01mg/L和增高培养基1/2MS BA0.1-0.2mg/L,这样便能保证既有较高的增殖率,繁殖的芽苗又比较长;嫣红蔓芽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 IBA0.01ms/L。  相似文献   

18.
东北岩高兰的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var.japoicum)因其稀有濒危而被列为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我国仅此一变种,分布在我省及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海拔1200~1400 m的亚高山带,是亚高山矮曲林带的特小灌木之一。其亚种是用种子繁殖,不但结实量少,不易繁殖,而且日趋稀有,无性繁殖又未见报导,笔者于1983年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对东北岩高兰进行研究工作。1986年在园内进行扦插繁殖试验,在不同时间选取带踵和不带踵的插穗,并用不同的生根剂处理插穗基部。试验结果表明,7月初至8月末均可进行扦插,但不同插穗和生根剂处理的成活率差异显著,以一年生带踵插穗,经chwe爆发性生根剂和chwe爆发性生根粉速蘸处理效果最好,扦插成活率为39.1%—40.9%;移植成活率为25.0%—30.4%。  相似文献   

19.
越桔工厂化育苗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项研究以半高丛越桔‘Northsky’、‘Northblue’,矮丛越桔‘Blomidon’、‘Brunswick’4个栽培品种为试材,进行试管苗繁殖。用经过改良的WPM培养基加0.5—1mgL#+(-1)玉米素大量增殖幼枝。幼枝试管外扦插,用IBA1000、2000、3000ppm快速浸蘸法和2、5、10ppm慢速浸润法处理均能顺利生根;用塑料盘盛装腐苔藓基质,扣塑膜小棚保湿的简易设备进行试管外扦插,生根率达90%以上。研究中创造了塑料小盒冬季冷贮幼枝、透明塑料盒滤纸卷扦插吊挂空中催根等方法,更便于苗木工厂化生产。同时发现了越桔试管苗有因饥饿和冷凉而被迫的绿色休眠习性,可做为研究大量冬贮幼苗的理论依据。本文根据越桔特性提出在生态最适区建立工厂化育苗的配套培育圃。最后论证了越桔组织培养苗可以用于生产性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