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腹泻病是初生仔猪常发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3d以内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临床表现以病仔猪泻出红色血样稀粪、黄色或白色稀粪、急性死亡为特征.仔猪发病后.如不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会造成全窝仔猪死亡,  相似文献   

2.
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炎或败血症,大多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仔猪,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以下痢为主排出灰白色,带有腥臭的浆糊样粪为特征.有时见有吐奶症状。脱水,消瘦,体温不高。若不及时治疗逐渐消瘦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孙跃华 《饲料博览》1999,11(1):35-36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病原体为溶血性大肠杆菌,是初生仔猪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以排黄色或黄白色稀粪为特征,主要发生于猪只比较集中的养猪场(户)中,尤以1~3日龄仔猪发病最多,病程短而致死率高,7日龄以上仔猪发病甚少。仔猪白痢又称迟发...  相似文献   

4.
1.仔猪白痢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稀粪,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无呕吐,体温不高。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该病可用抗生素类或磺胺类药物治疗。 2.仔猪黄痢病原为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排黄色稀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少有呕吐。7日龄内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可  相似文献   

5.
仔猪白痢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白痢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哺乳仔猪以下痢、排出白色或灰白色带腥臭味糊状稀粪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在农村养殖户中时有发生,是哺乳仔猪主要传染病之一,轻者生长缓慢、重者严重脱水死亡,严重损害了农户养猪积极性。笔者近年来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650余例仔猪白痢进行治疗,治愈636例,现将诊疗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仔猪腹泻是仔猪生长过程中的最常见的疾病,是指动物排便频繁,粪不成形或稀薄如水,有时夹杂有粘液、血液、脓液或坏死组织的一种病理现象。腹泻对哺乳仔猪的危害性最大,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最高。仔猪腹泻已成为早期断奶仔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01,(1)
1.仔猪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2.仔猪黄痢病原为血清型溶血性大肠杆菌。7日龄内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病猪少有呕吐,排黄色稀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用庆大霉素或氯霉素,治疗效果佳。3.仔猪红痢病原为 C型魏氏梭菌,多发于3日龄内仔猪,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病猪偶有呕吐,排红色粘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死亡率较高。该病治疗效果不好,关  相似文献   

8.
哺乳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黄痢多发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的乳猪发病极少。以腹泻排出黄色或灰黄色水样稀粪,发病急,迅速脱水,衰弱、死亡为特征。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白痢一般发生于7—30天龄仔猪腹泻,1~2日龄左右的仔猪引起肠炎及败血症。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黄痢多发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的乳猪发病极少。该病以腹泻排出黄色或灰黄色水样稀粪、发病急、迅速脱水、衰弱、死亡为特征:发病率通常在90%以上,死亡率可高达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白痢一般发生于7~30天龄仔猪,引起1~2日龄左右的仔猪肠炎及败血症。该病临床上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粘稠腥臭粪便为特征,剖检以肠炎为特征:造成仔猪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率较高的肠道疾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和严重者脱水为特征,是新生仔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般以出生7d以内的仔猪为主。1发病情况某猪场产仔舍有15头母猪产仔日期在3d以内,共产仔149头。开始时有一窝仔猪中有3头排出黄色稀粪,  相似文献   

11.
白痢是仔猪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此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3~20日龄的仔猪。患病仔猪常拉稀,粪开始时呈黄色,以后逐渐变成乳白色或灰褐色,像糨糊状,常常有黏液或血,有腥臭味。  相似文献   

12.
杨肯牧 《湖南农业》2002,(23):18-18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危害7日龄内的仔猪,以屙黄色或黄白色稀粪为主要特征.病猪精神沉郁,呆睡,少吃奶或不吃奶,缺水,很快消瘦,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冬季气温走低,是大肠杆菌病容易泛滥的季节,出生不久的仔猪,很容易腹泻,发生排泄黄色或白色稀粪的黄痢或白痢病,甚至死亡,给猪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平时做好相应防治措施,仔猪黄痢或白痢病的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白痢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常见多发,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以初生仔猪排黄白色稀粪或急性死亡为特征。仔猪黄白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多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 ̄30天的仔猪,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断奶窝重和饲料报酬降  相似文献   

15.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拉白稀粪为特征的一种仔猪传染病。临床症状病初精神不振,吃乳减少,被毛粗乱,继而下痢,排乳白色或灰白色含血丝或气泡的糊状腥臭稀粪。严重时,排粪失禁,尾、肛门附近污染粪便,脱水消瘦,贫血虚弱,畏寒怕冷,喜钻草窝,行动缓慢,生长发育迟缓,形成僵猪。  相似文献   

16.
一、仔猪黄痢仔猪发病后,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腹泻,吃奶减少或停止,迅速消瘦,眼球下陷,最后昏迷死亡。防治方法是:①产圈要保持干燥向阳,清洁卫生。仔猪产后24小时内最好全窝口服抗菌素类药物进行预防。②黄连素注射液3毫升(每头用量),一次肌肉注射,每日3次,连用5天,疗效显著。二、仔猪白痢病初仔猪体温、精神、食欲均接近正常,但拉乳白、灰白色的稀粪,而且恶臭,偶尔腹泻、食欲消失,脱水,眼凹陷,最后虚脱而死亡。防治方法是:①注意栏圈、用具、食料及母猪奶头的卫生,给仔猪提早补料,以锻炼其胃肠消化功能。②可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  相似文献   

17.
唐进  张结慧  王治贵 《农技服务》2014,(5):135-135,137
仔猪白痢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哺乳仔猪以下痢、排出白色或灰白色带腥臭味糊状稀粪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仔猪轻者生长缓慢、重者严重脱水死亡。笔者在种猪场工作十多年,通过采取中西结合综合防治措施,对1000多例仔猪白痢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痢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通常7~10日龄以内发生)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浆状稀粪为特征,并引起仔猪脱水死亡,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主要危害出生后数小时到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特别是3日龄仔猪,死亡率可达80%以上,整场发病率在20%~60%之间,窝发病率可达100%以上。其中新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仔猪白痢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7~30日龄仔猪急性肠道炎、非败血性传染病,以排灰白色或乳白色浆糊状具有特殊腥臭粘腻稀粪为主要特征,并伴发呕吐,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本病发病率可达80%,死亡率相对较低,影响仔猪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急性发病时因处置不当易因严重脱水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黄白痢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由大肠杆菌引发,多发于哺乳期仔猪,仔猪临床症状表现为剧烈腹泻,排出黄白色或黄色的稀粪并迅速脱水,影响仔猪生长速度。为确保仔猪健康生长,加大对仔猪黄白痢流行原因及防治措施的分析具有必要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仔猪黄白痢疾病预防、治疗心得。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常发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3d内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是危害哺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病仔猪排出黄色稀粪、急性死亡的特征。仔猪发病后,如不及时积极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全窝仔猪死亡,损失很大,该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