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前言 为鉴定全国茶树良种并为推广良种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国不同茶区分设十个区域试验点,分别承担有关品种区试任务。该试验任务由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下达,所在省农业厅协同领导和监督,全国区试指导小组指导实施,采用统一计划、统一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从1988年开始执行,1993年结束。  相似文献   

2.
由农牧渔业部农业局主持召开的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87年1月7日至13日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召开。到会的有审定委员会委员、11个产茶省(市)农牧渔业厅、区域试验点的代表以及科研、教学单位  相似文献   

3.
1984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全国各产茶省申报的传统茶树良种进行审定.按照茶树良种审定条件,结合茶树在生产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认定了三十个传统茶树优良品种作为全国第一批茶树良种,我省的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海南大叶种属于第一批认定品种.茶树良种在茶叶生产中举足轻重,对全国第一批认定的茶树良种,各地应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加速我国茶树良种化,以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发展茶叶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4.
1福建茶树良种概况1.1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良种选育成果匪然。福建省素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美誉,在闽南、闽东、闽北的三大老茶区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为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素材。1984年11月国家农作物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首批认定的30个茶树良种中我省的福大、大毫、政大、水仙、梅占、毛蟹、铁观音、黄旦、大叶乌龙、本山、福安大等11个被认定,占国家级良种的36.67%,其中福大被列为全国区试品比的标准税;1987年1月在第二批认定的22个国家级良种中我省新选育的福云6、7、10号通过认定;1999年我省的八仙茶晋升为国家级良种。在三批…  相似文献   

5.
张弩 《茶叶》2000,16(3):172
宜红早茶树良种是湖北省宜昌县茶树良种站于1973年采用单株选育法从宜昌县太平溪宜昌群体种中选育的无性系红绿茶兼制品种,属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1998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良种,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该品种主要分布在三峡茶区,是渝东鄂西主栽品种,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6.
品种区域试验(以下简称区试)是新品种选育的必需程序,我国曾于六十年代初组织过全国性茶树品种区试,由于缺乏经验,品种调配不当,未获成功,以后就未再组织。1979年在农牧渔业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84年第二次会议上决定,重新组织全国茶树品种区试,但关于茶树品种区试的任务与方法至今尚无明确规定。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现根据以往的一些经验教训,参考其他作物的做法,结合茶树的特点,对茶树品种区试的任务与方法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过程的一项重要程序,其目的是研究品种的适应性,明确品种适宜的推广范围,为茶树品种审定和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于2008~2013年进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为全国6个区试点之一,承担了江南茶区的试验工作,主要参试品种为重庆、湖南等省选送的4个茶树新品种,鉴定各参试品种在长江以南地区的适应性、制茶品质、  相似文献   

8.
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21日至26日在厦门召开。会议对全国传统的茶树良种进行审定;并讨论新育成品种审定办法。到会委员对全国各产茶省申报的45个传统茶树良种进行审定,认定了鸠坑种、祁门种、福鼎大白茶、凤凰水仙、云舌山种、湄潭苔茶、早白尖、宁州种、宜昌种、政和大白茶、毛蟹、铁观音、大叶乌龙、梅占、  相似文献   

9.
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21日至26日在福建厦门召开第二次会议。农牧渔业部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负责人和专家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认定全国传统的茶树优良品种。根据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的认定品种条件(1.跨省、市、自治区推广种  相似文献   

10.
英红九号名优茶生产示范利用总结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英红九号1988年经广东省农作物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茶树良种,同时被列为我省重点推广良种.1980年以来,首先在本所建立母本示范园,扩大繁育推广,1989年在农业部定点的广东省英德茶树良种场大  相似文献   

11.
茶树新品种中茶102在信阳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是育种过程的一项重要程序,其目的是研究品种的适应性,明确品种适宜的推广范围,为茶树品种审定和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于1997~2001年进行,河南省信阳市茶叶试验站作为全国6个区试点之一,承担了江北茶区的试验工作,鉴定各参试品种在长江以北地区的适应性、制茶品质、鲜叶产量、成活率等植物学性状和主要经济性状的表现.中茶10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本文主要报告它在信阳地区的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福鼎大毫茶又名大号大白茶,为三倍体无性繁殖系品种(2n=3 x=45),属小乔木型,大叶类,早芽种,1984年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优良品种。该种原产于福建省汪家洋村,栽培历史百余年,主要分布于福鼎、霞浦、福安、拓荣、政和等县,江苏、浙江、四川、江西、湖北等省有少量引种。  相似文献   

13.
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引种驯化培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英红一号,1987 年1月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全国茶树良种。英红一号具有生长势强,经济性状好,产量高,红茶品质优异的特点,适应性尚好,抗逆性尚强,适宜于我省红茶产区推  相似文献   

14.
林知兴  林峰 《茶报》2004,(4):22-23
皖农111号茶树新品种,是应用云南大叶种种子通过Co^60辐照育成的。1996年经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省级茶树新品种并推荐参加全国第二批茶树品种区试。2002年4月2日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国家级茶树新品种,编号:国审茶2002009。  相似文献   

15.
阙玉林 《中国茶叶》2008,30(9):28-29
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距今已有350年的种植历史。1985年,福鼎大白茶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并命名为“华茶1号”,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适制性,是综合性状相当优秀的茶树良种,也是全国茶区主要推广栽培的茶树品种。但当前茶农栽种的福鼎大白茶种苗大部分为自选自育,母穗和种子采自自家或别人的生产园,  相似文献   

16.
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厦门召开第二次会议,对各省报审的茶树品种进行审议,会上认定了三十个跨省种植,而且目前仍在生产上发挥作用的传统的茶树优良品种,为全国第一批茶树良种,其中我省占十一个,居全国首位。这十一个良种是: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毛蟹、铁观音、大叶乌龙、梅占、黄棪、福鼎大毫茶、水仙、福安大白茶、本山。其他十二个省也认定了十九个良种,它们是:广东省的乐昌白毛茶、凤凰水仙、海南大叶种;江西省的上梅州种、上饶大面白、宁州种;云南省的勐库大叶种、勐海种、凤庆种;安徽省的祁门种、黄山种;浙江省的鸠坑种;四川省的早白尖;贵州省的湄潭苔茶;陕西省的紫阳种;湖北省的宜昌种;湖南省的云台山种;江苏省的宜兴种;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11,(10):4-7
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于2003年启动了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并于2010年开展了茶树新品种鉴定。现将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和新品种鉴定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尖波黄13号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从尖波黄实生苗中分离选育出来的茶树新品种。通过品比、区试与生产示范试验,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显著优点。1991年3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茶树新品种信阳10号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道培  吕立哲 《茶叶》1994,20(3):8-11
信阳10号是从信阳群体中选育出的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经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叶色绿,它光泽,叶形长椭圆,一芽三叶百芽重41.0克,鲜叶氨基酸含量3.29%,茶多酚22.46%;单产比福鼎高23.3%,适制绿茶,品质优异,抗寒性强。198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  相似文献   

20.
选育高香优质的茶树良种,以调整优化茶叶品种结构,丰富茶叶花色品种,是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的需要.笔者经20多年的选育研究,从大红袍、铁观音、肉桂、黄棪等珍贵的乌龙茶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4个高香优质乌龙茶与绿茶兼制新品种--丹桂、九龙袍、春兰、瑞香,并分别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和2003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省级优良茶树品种.现将新品种比较试验与区域试验等选育研究的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