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品种对铃疫病抗性测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4年对引起棉花烂铃的主要病害─—铃疫病,采用室内棉铃离体接种和田间直接接种两种方法,对中棉所10号等7个品种进行了鉴定试验,表明棉铃离体接种结果较稳定,在供试品种中泗棉2号抗性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黄萎病发病程度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生产上推广、示范的3个棉花品种,研究了黄萎病不同发病程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1)皮棉产量>子棉产量>单株结铃数>铃重>果枝数>株高>衣分;(2)不同发病程度使单株皮棉减产15.6%~83.2%,单株子棉减产19.5%~83.1%,单株结铃数减少9.2%~66.7%,铃重减轻8.9%~47.7%,衣分下降0.5%~4.9%,纤维长度下降0.7%~5.3%;(3)品种的熟性不同对黄萎病影响的反应不同;(4)建立了不同品种发病程度与结铃数、铃重、单株子棉、单株皮棉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抗枯萎病棉花品种苏棉6号,是1983年以冀合24—1为母本,AC241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它具有结铃性强、早熟性好、铃壳薄、吐絮畅、衣分高、色泽白、纤维品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高抗棉枯萎病等特点。1991~1992年参加省抗病棉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居各参试品种之首,较对照盐棉48增产极显著。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棉晋棉26号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26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合作,将人工合成的Bt毒蛋白基因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晋棉7号,选育出的高抗棉铃虫新品种(原名GK95-1),1998年4月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晋棉26号。1 特征特性晋棉26号属于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35天左右,比晋棉12号早4~5天,适宜于黄河流域中早熟棉区种植。该品种株型紧凑,呈塔型,株高80~90cm,果枝舒展,果枝节位4~5个,叶片较小,铃呈卵圆型,铃重4.7~5.2g,衣分38%~40%。2 产量…  相似文献   

5.
棉花烂铃多少与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呈显著的正相关。造成棉花烂铃的因素很多,与病原菌的侵害,秋雨过多,结铃期的光、温、水等气象条件;棉铃着生部位及虫蛀危害等有关。防治烂铃除选用抗逆性强的优种外,技术关键是综合防治。1巧用肥水花铃期是棉花碳、氮代谢的旺盛期.大量结铃后,养分消耗多、体内含糖量显著减少.棉株抗逆能力下降。根据土质和棉株生育状况,适时,适量巧施花铃肥,能保证养分供应,促使棉株健壮生长;同时抗旱排涝,以水调肥,增强棉株的抗病虫能力。2精细整枝及时剪空枝,摘老叶,抹赘芽、去边心,减轻田间郁蔽程…  相似文献   

6.
目前,南疆地区推广陆地棉品种以军棉1号、中棉系列品种、冀棉20号、豫棉15号为主。这些品种在苗期都不同程度地感染棉花枯、黄萎病,在重田棉株平均发病率为:军棉1号达30%以上、中棉系列品种达5%~24%。冀棉20号达8%、豫棉15号达7%。如不采取有效...  相似文献   

7.
湘杂棉2号系湖南省棉科所选配的棉花高优势杂交组合。1997年钟祥市引进试种10hm2,表现抗病性强,前期早发,长势旺,结铃性强,座桃集中,后劲足,增产潜力大,纤维品质好。1产量表现湘杂棉2号子棉产量3985.5kg·hm-2,比当地推广品种鄂抗棉4号...  相似文献   

8.
开棉5号系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集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是用丰产稳产性好,植株生长健壮的开16—1作母本,与具有抗病性强,衣分高的HR32作父本进行杂交,组合编号为9805,2001一2002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2年同时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2003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开棉5号植株塔形,较松散,株高102.5cm,生育期132天,第一果枝节位6.6节,果枝数15.5个,单株成铃23.23个,铃重5.7g,衣分41.0%,子指10.3g,不孕子率6.9%,生长势强,结铃集中,结铃性强,纤维色泽好,适宜…  相似文献   

9.
棉花开心株型成铃时空分布及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棉花开心株型栽培,以叶枝结铃为主,皮棉产量达到1875~2250kg/hm2。其单铃重的时间变化特点,呈现两个高峰期,第一铃重高峰期在7月16~25日,第二铃重高峰期为8月6~15日,两个高峰期内所结棉铃的平均铃重分别比整株单铃重高18.8%和12.7%;主茎4个果枝开花成铃高峰,处在第一铃重高峰期,4个叶枝开花结铃高峰集中在第二铃重高峰,整株棉花在8月15日前开花的果节数达88%以上,在稀植(3.75万株/hm2)条件下,内围果节比重增大,1~2果节占果节的80%以上,实现棉花在最佳结铃时间和空间多结优质铃。其株型调控关键技术是,宽垄稀植,留叶枝,早摘心。  相似文献   

10.
皖棉31号(全杂1号)是以丰产、稳产、抗病品系2315为母本,以中长绒、特大铃品系896为父本选育的优质、高产、大铃陆地棉品种间杂交一代种。该品种2006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母本2315,来源苏棉4号×中99杂种后代经混合系谱法选育的稳定系。该品系具有株型紧凑,通透性好,铃圆形有尖,结铃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强等特点和优势性状;父本896,来源岱字棉15的变异个体经系统育种法选育的提高系。该品系具有株型稍松散,叶片较大,铃长卵圆形,纤维品质优,中长绒,特大铃等特点和优势性状。该品种于1999年配组;2000-2…  相似文献   

11.
以早熟的苏联棕棉为母本,高产抗逆性强的晋棉2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棉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彩色棉新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生长势较强,植株筒形,铃较大,吐絮畅,较白色棉烂铃少,纤维棕色,较深,子皮棉均色调柔和美观。生育期126天,结铃性强,单株成铃17.9个,铃重5.2 g,衣分33.9%~37.0%;出苗快,出苗齐,对棉铃虫棉蚜都有一定的耐性。2产量表现2003年区域试验中,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3064.5 kg,皮棉939.0 kg,为对照晋棉31号的84.3%,2004年生产试验,平…  相似文献   

12.
无为县自1996年开始引种苏棉12号,经品种比较试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好、抗病抗逆性强、铃大吐絮畅、纤维品质优等特点,深受广大棉农欢迎。1999年本县将苏棉12号作为全县棉花主推品种,计划推广种植面积11万hm2。1 苏棉12号的表现11 产量表现。据1997年陡沟镇示范点苏棉12号667hm2丰产方测产,平均皮棉产量达1682kg·hm-2,并出现一批产量超2250kg·hm-2的高产典型田块。1998年,本县对5个主要生产棉花品种进行考察,该品种平均单株成铃3…  相似文献   

13.
中棉所41在大荔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植表现1 .1出苗好、苗壮、早发。中棉年 41前期发育较快 ,较其它抗虫棉品种普遍早出苗 2~ 3天 ,早现蕾 3~4天 ,株高高出 1 5 cm,从根本上解决了转基因抗虫棉弱苗晚发的问题 ,有利搭好丰产架码。1 .2成铃早 ,结铃性强。中棉所 41成铃比其它品种早 2~ 3天 ,单株成铃 2 8.3个 ,比对照多 4.2个 ,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大面积示范田每公顷铃数达到1 5 7.5万个 ,比对照高 37.5万个。1 .3抗旱性、抗虫性强 ,适应性强。 2 0 0 2年 7月中旬到 8月上旬长达一个多月的伏旱中 ,中棉所 41田间长相明显优于其它相邻的 99B,蕾铃脱落最低 ,比对照低 8.3%…  相似文献   

14.
科棉6号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7~2013年在丰县连续种植,该品种表现结铃性强、铃大、高产稳产、抗病性好等特点;并根据其品种特性研究总结出了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鄂杂棉14号(原代号楚99C-7),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棉花研究所从(62-1×泗棉三号)F1×173中优选的纤维品质优良、铃较大、结铃性强的F5代稳定单株202作母本与自育亲本45作父本于1999年杂交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杂交棉新品种,2002-2004年参加湖北省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定名为鄂杂棉14号,是湖北省近年来审定的高产、优质中长绒棉杂交新品种。1特征特性植株中等,呈塔形,较紧凑,叶大中等,透光性好,铃卵圆较大。生育期136天,株高113.1 cm,果枝层20台以上,结铃性较好,铃…  相似文献   

16.
赣棉96—1系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于1991年采用强优组合9115(泗棉2号×苏棉2号)与中棉所12号进行复合杂交,系统选育而成。1996、1997两年进行新品系比较试验,1998年参加江西省区域试验,均表现良好,单产皮棉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2-11%~16-60%。列参试各品系之首。纤维品质经中棉所测定:2-5%跨长28-9mm,比强21-6CN·tex-1,马克隆值4-7,符合优质棉标准。抗枯萎病测定,三点次,发病率两点为零,属抗枯萎病品种。该品系平均株高108-5cm,生育期135天,单株成铃2…  相似文献   

17.
秋乐5号简介     
秋乐5号(商9901)是以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中棉所19×338)稳定株系做母本,以抗病、大铃、纤维品质优良的(113×商32)株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代定向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河南省春棉品种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生产试验,2006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6001)。1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100cm左右,植株塔形,稍紧凑,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茎秆、叶柄和叶片多茸毛,果节较短,通风透光性好。出苗好,全生育期长势较强,结铃性强,早熟性好,全生育期129天,结铃吐絮集中,第一果枝节位6.6节,单株果枝14.5个,单株成铃19…  相似文献   

18.
转双价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中棉所 41 ,2 0 0 2年在周口地区大面积示范 ,表现出高产、抗病、抗虫性好、品质优良等特性。1特征特性中棉所 41生育期 1 32天左右 ,出苗好 ,棉苗抗低温水渍性好 ,苗病极少 ,苗期生长势强 ,容易达到苗全苗壮。株型松紧适度 ,叶片大小中等 ,叶色中绿 ,中下部透光性能好 ,光合能力强 ,结铃性好 ,一般单株结铃 1 6.5个 ,最多结铃 42个以上 ,铃大 ,铃重 5 .2 g,铃壳薄 ,铃嘴尖 ,吐絮畅 ,纤维洁白有丝光 ,衣分 40 .1 %,子指 1 1 .5 g,吐絮早而集中 ,霜前花 90 %以上。后期长势一般。2抗虫性中棉所 41高抗棉铃虫 ,二代棉铃…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枣棉间作种植模式下,选用多个棉花品种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指标,以筛选出适宜新疆枣棉间作种植模式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枣棉间作对各品种开花期生育进程无显著影响,但开花期至吐絮期生育进程延长;同时影响棉花农艺性状,伏前桃比例降低,伏桃及秋桃比例升高,中下部结铃占75%以上,内围铃占80%以上;对产量影响显著,主要影响单株结铃数,其次是铃重和衣分。综合分析认为,新陆中36号、中棉所43、品系6011、新陆早50号产量表现较好,适宜枣棉间作种植。  相似文献   

20.
晋棉41(98-93双铃棉)是由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于1997年从本所棉花试验田株行圃96-46品系中发现一株抗病优质天然变异长枝双铃棉,采用系选法,多中选优、优中选优、变中选优,连续选择,多点鉴定培育而成。2005年4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七次会议通过审定并命名。1生育特性。晋棉41属特早熟短季双铃棉,抗病高产品质好。生育期130天左右,吐絮早、霜前花多,前期长势弱,中后期长势强,现蕾开花吐絮比较集中,果枝始节4~5节,第一果枝着生高度18.1cm,节高不烂桃,棉花品质好,株高80~90cm,果枝8~9个,株铃10~11个,结铃率5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