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方法如下。1.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棉子壳97  相似文献   

2.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1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小棉子壳97kg,石膏粉1kg,石灰粉1.5kg,50%多菌灵  相似文献   

4.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5.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的方法。若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2~3成。  相似文献   

6.
<正>盛夏栽培平菇,通常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2~3成。  相似文献   

7.
1.病害症状 蘑菇病毒病的症状,因病毒粒子的浓度、感染的时间、菌种及栽培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减慢,稀疏,变褐色,菌落边缘不整齐。带毒菌种播种后,菌丝生长慢,发菌不均匀。覆土后出菇时,表现为子实体分布不均匀和数量少。有的床面不出菇或零星出菇。已长出的子实体,菌盖小、细长或向一边弯曲。有的菇体矮小;有的则菌柄鼓胀呈球状;有的表现为早开伞,一开伞就释放孢子,菌盖薄而平展;有的菌盖半球形,菌柄上粗下细,呈"钉头菇",病菇的担孢子很小,且萌发较快。  相似文献   

8.
<正>一、平菇不出菇的原因:(1)菌种选择不当,菌种的温性与出菇的温度不相符。例如,选用低温菌种在春季播种,待菌丝长满培养料正要出菇时,气温正值偏高的季节,不易出菇。(2)培养料的配方不合理。麦麸、米糠、玉米粉等含氮物质添加量过多,营养生长过盛,菌丝徒长结成厚菌膜。(3)出菇期间温度过高或过低,缺少温差和光照刺激,湿度  相似文献   

9.
平菇是食用较多的菌类,如果栽培条件不适宜,会使平菇生长发育受阻,造成生理障碍,影响产量和质量.了解平菇生理障碍成因,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1 菌丝未长满菌袋就出菇 主要原因是菌丝生长期间见光过多,造成菌丝老化.应采用生长旺盛的新鲜菌种,并在散射光条件下培养菌丝.  相似文献   

10.
栽培平菇时,有的菌袋菌丝生长旺盛,完全吃料后子实体却难以形成,不出菇或出菇很少,降低了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 1 覆土方式和季节选择 平菇覆土栽培可分为畦式覆土和菌墙覆土,后者又分为单排式和双排式。就整个平菇生产周期而言,在菌丝发满袋后可自由选择上述二种方式之一进行覆土,但也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出菇时间选择不同方式。 1.1 季节选择 1.1.1 春季、秋季以畦式覆土为宜。此时气温较高,畦式栽培通风好,菌袋所产生的生物热能被大地吸收,能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12.
<正> 8~9月栽培平菇,通常称为早秋栽培。此期间具有气温高、菌丝生长迅速、出菇快、上市早、价格高、效益好的优点。但是,早秋栽培平菇的技术要求也很高,如果技术掌握不到位,必将导致减产,甚至失败。笔者现将早秋栽平菇应注意的技术重点浅述如下: 1.选择菌种要“准”8~9月投料播种,自然气温高,出菇期有时会出现30℃以上的高温;进入10月份后气  相似文献   

13.
平菇在出菇期间,因种种不利因素常常出现幼菇萎缩黄烂现象,严重的造成大量死亡。其防治方法有以下四种。1.优选菌种菌种过于老化,生长能力很差,往往促使用种量增加。这样,在菌丝尚未长满培养料时,菌床上过早出现菌种原基和幼菇,而此时菌丝生理上的  相似文献   

14.
兰亚图 《福建农业》2007,(11):25-25
一、菌丝徒长菌丝覆土调水后生长过旺,绒毛状菌丝大量冒出覆土层,浓密成团,甚至形成不透水菌被,易造成迟出菇、不出菇的现象。成因有菇房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不良、菌种种性不佳等。防治办法:①选用良种,适时播种。②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温、湿度,抑制菌丝生长。③发现菌  相似文献   

15.
正1.菌种选用不当秋季栽培香菇宜选用中温或低温型、早熟性品种,而春季栽培应选择中温或低温型、迟熟性品种。若秋栽选用的是迟熟性品种,接种后须经3~4个月,菌丝才能达到生理成熟,当年秋冬季不会出菇,要到翌年春季才能出菇。同样若春季栽培选用的是中温型、早熟性品种,接种后60~70天发菌,到出菇时,气温升高,不适于子实体形成,就不能出菇。  相似文献   

16.
为全氧发菌(纳米供氧膜菌种袋)技术在平菇栽培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平菇中低温三级菌种全氧发菌技术与传统发菌(普通菌种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氧发菌的菌丝生长速度、3潮菇总产量分别为7.41毫米/天和704.35克/袋,与传统发菌比,全氧发菌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分别提高59.35%和31.94%。全氧发菌有利于提高平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1品种选择与菌种质量1.1品种选择。选用发菌快,抗逆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子实体对温度、通风、光线要求不严的品种,如平菇89及黑褐色的美味侧耳、佛罗里达侧耳、糙皮侧耳、白黄侧耳等。1.2菌种质量。平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对未经过出菇试验的母种不得使用;每级菌种都必须严格筛选,要选用菌丝密集、洁白、有爬瓶壁现象,培养基棉籽壳变白微黄色,菌丝分布均匀的菌种;对有污染或菌丝生长异常的菌种坚决淘汰。  相似文献   

18.
<正>平菇长得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菌种和季节不适应如果在冬季栽培了高温型品种的平菇,会引起平菇的"不适症",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出菇迟,甚至不发菌不出菇。因此,冬季栽培平菇要选择低温型的品种。同理,在春、秋平菇的生长旺季,就要选择高温型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白平菇袋栽高产出菇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昌县横山镇的平菇栽培起步早,发展快,现已形成规模生产,成为皖南地区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之一.特将本地区白平菇高产优质高效袋装栽培技术出菇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适温出菇白平菇属广温类型,出菇时的最适温度是14~22℃.该品种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出菇快,周期短,适于春、秋、冬季栽培.开袋:在菌丝形成阶段,创造黑暗环境,扎好袋口,棚内堆积培养菌丝,当菌丝长满袋料后,要及时对料袋两头破口开袋.搔菌:熟料栽培,为达到均匀出菇、茹齐菇密,必须搔菌,可用匙轻轻刮去两头袋口的接种块.  相似文献   

20.
自然条件下,鸡腿菇春季栽培出菇时间为3~5月,但如在冬季低温季节实行早播种、早覆土,春季出菇则可提高产量20%以上,其作用机理是根据鸡腿菇菌丝高抗低温的生物特性,播种覆土后利用较高的地温进行缓慢发菌,在较长时间内中逐渐分解基料、积蓄营养、扩大占领“地盘”,当春季地温升到8℃、气温回升至12℃以上时,经冬季储备、菌丝业已生理成熟,鸡腿菇便迫不及待地出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