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6%甲嘧磺隆复配剂防除紫茎泽兰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在竹元林场红坡头林区进行6%甲嘧磺隆复配剂防除紫茎泽兰试验示范,其结果是:6%甲嘧磺隆复配颗粒剂拌土撒施防除紫茎泽兰单优群落效果好,施药量以1.2~1.4kg/667m2为宜,较以往采用草甘膦兑水喷雾防除紫茎泽兰更为方便、快捷、有效,且对目的树种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紫茎泽兰种群生态学特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为一种严重为害农、林、牧生产的恶性杂草。我省于1983年成立“紫茎泽兰防除技术研究”课题组。对紫茎泽兰进行联合攻关。各协作组对紫茎泽兰种群、个体特性及防除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光照因子与紫茎泽兰关系未作详尽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简介新一代林用除草剂甲嘧磺隆及其混剂津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嘧磺隆的同药异名有嘧磺隆、森草净、草灌净、甲磺嘧隆、Oust,是磺酰脲类侧链氨基酸合成抑制剂 ,广谱、芽前、芽后林用除草剂。植物的根部和叶面均可吸收 ,并迅速传遍全身。植物吸收 6~ 8h后 ,即可使其细胞的分裂受到抑制 ,生长很快停止 ,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敏感植物吸收后 ,外部表现为茎叶失绿 ,变成褐色或紫红色 ,顶芽枯萎直至坏死 ,然后是整株的根茎、叶全部坏死。耐药植物如针叶树和狗牙根吸收后 ,则可迅速代谢甲嘧磺隆 ,使其变为对植物无毒的物质。甲嘧磺隆除草剂特点显著 ,被誉为除草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探讨紫茎泽兰种群动态的规律,为生产上提供防除依据为目的,在不同的生境下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辅以人为模拟条件的田间实验作补充。结果表明,紫茎泽兰侵入力极强,生命力旺盛,在短期内群体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群落自然演替缓慢,实为当地为害严重的一种恶性杂草。欲控制其为害,必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生态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除和机械防除,防治紫茎泽兰以在其侵入后的1—3年内进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甲磺隆(Metsulfuron—methyl)进行了系统的筛选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甲磺隆除草剂对园林草坪铜锤草(Oxalis corymbosa DC.)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科院昆明分院等有关单位承担云南省科委下达的“紫茎泽兰防除研究”这一重点研究课题任务,经二年多的努力,取得重要进展。据研究实验和防治实践证明:采取机械防除、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三者相结合的防治方法,适时开展替代控制(在紫茎泽兰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茶园紫茎泽兰的化学防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紫茎泽兰对茶园危害严重。轻者,增大了管理强度,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重者,茶园完全被紫茎泽兰侵占。例如文井区竹蓬乡有400亩茶园,被紫茎泽兰严重侵占,高达1.5—1.6米,致使茶树死亡近三分之一。又如山冲乡文果村近10亩茶园,紫茎泽兰严重危害,茶树全部死亡。因此,如何防除茶园紫茎泽兰,促进茶树生产,是生产上急待解  相似文献   

8.
紫茎泽兰存植物学上属菊科泽兰属植物,解放前后由缅、越边境传入云南,目前我省北纬25°30’以南大约10个地州,86个县市均有分布,面积约24万多平方公里。紫茎泽兰在其适生地区形成密集的单优群落,占据着除固定耕地、密林、河流、水塘之外的大部分宜林荒山及草坡,形成“远看青山绿水,近看紫茎泽兰”的自然景观,严重地影响到山地的合理利用和农林牧副业的发展。滇中以南山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多种林木的生长发育,过去,云南松及思茅松的天然更新效果很好,现被紫茎泽兰占据,不仅影响天然更新,就是人工造林也变得十分困难了。由于紫茎泽兰的危害严重,由省科委主持,从1983年起开展了紫茎泽兰防除的研究,1986年以课题“紫茎泽兰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9.
杨卫东  潘启英 《林业科技》2012,37(6):19-20,30
林业用除草剂品种目前主要有百草枯、草甘膦、甲嘧磺隆、环嗪酮等,因施用技术或药害等方面的原因,这些产品在使用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甲嘧磺隆施药时漂移性大,易对周围作物产生药害;草甘膦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及盐类,易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并抑制周围经济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用草甘膦、宝收、2,4-D丁酯和氨氯吡啶酸常规剂量在松林中防控紫茎泽兰的研究,发现氨氯吡啶酸持续控制紫茎泽兰更好,24%氨氯吡啶酸用量为3 000~6 000g/hm2时,紫茎泽兰复发率0%~8.5%;其它3种除草剂的复发率高达42.2%~73.3%。  相似文献   

11.
在滇中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紫茎泽兰连续分布区设置样地,进行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并在实验室测定燃烧性参数,包括活紫茎泽兰(带枝条和叶)、枯死紫茎泽兰和紫茎泽兰凋落物的点着温度、热值、灰分含量等。结果表明:枯死、活紫茎泽兰的载量不到为0.5kg/m2,凋落物的载量为(0.97±0.06)kg/m2,载量不大;枯死和活紫茎泽兰的点着温度分别为(236.7±4.8)℃,(243.4±4.8)℃,凋落物的为(281.7±1.9)℃,点着温度都很低,很容易着火;枯死、活紫茎泽兰的热值为分别为(21 075.2±8 627.2)kJ/kg和(18 527.9±913.7)kJ/kg,凋落物的热值为(16 223.2±1 257.6)kJ/kg,处于较高水平;枯死紫茎泽兰的灰分含量为(9.89±0.33)%,活紫茎泽兰的灰分含量为(4.44±1.01)%,凋落物的灰分含量则高达(17.22±5.93)%。  相似文献   

12.
紫茎泽兰生产白僵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使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这种生长快、蔓延迅速、危害极大的外来杂草变害为宝进行了利用紫茎泽兰生产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研究。结果表明:用紫茎泽兰草粉替代50%麦麸可生产优质白僵菌,能降低生产成本29%。  相似文献   

13.
于2018年6-9月对贵州省水城县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林地分布范围进行的全面调查,结合林业有害植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紫茎泽兰在水城县林地范围内的潜在危害进行风险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水城县发生面积达7 351.76 hm~2,占总调查林地面积的4.07%;紫茎泽兰在水城县的风险综合评价值为2.63,属于特别危险风险等级;紫茎泽兰的分布范围南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北部地区。灌木覆盖度70%以上的灌木林地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紫茎泽兰不发生或少发生,灌木覆盖度50%以下的灌木林地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紫茎泽兰最容易入侵,应将预防工作重点放在北部和东部地区,防治的重点范围放在南部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常温条件下,以脱毒预处理的紫茎泽兰为原料,在TS含量为4%、6%、8%的条件下进行了批量厌氧消化产甲烷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的紫茎泽兰作为厌氧发酵产甲烷原料具有可行性;与TS浓度为4%和8%相比,浓度为6%时,紫茎泽兰的原料降解率、产气潜力和能源转换率最高,分别为18.78%、111.38 L/kg·TS和14.46%。因此,厌氧生物转化可以作为紫茎泽兰能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选用速生树种柠檬按造林替代紫茎泽兰试验以来,五年间共有三千多农户参加造林14636亩,控制害草面积达到8000多亩,经抽样调查造林成活保存率均达85%以上,紫茎泽兰生长密度降低了80%以上,其技术方法简单,而且经济省劳。新平县水塘、戛洒、腰街和漠沙等低热河谷地区,凡在宜林荒山或丢荒地,多被紫茎泽兰蔓延、侵占,严重地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长期困扰着人们的思想,成为农牧业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根据省科委对开展紫茎泽兰防除途径课题的研究精神,我县自1984年开始,在热区选用柠檬桉造林替代紫茎泽兰试验以来,1984—1986年共有3062户(联户)造林14636亩,控制害草面积达8000多亩,经抽样调查造林成活保存率均达85%以上,紫茎泽兰的生长密度降低了80%以上,害草恶性蔓生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现状大为改观。1987—1988年又完成柠檬桉造林面林9238亩,替代面积194亩,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除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lestinum L.)在入侵与扩散边缘区域的危害、发生、繁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进行了生物替代和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的试验。生物替代选择了马尾松、板栗、桉树、麻疯树四个树种,4年后调查:马尾松的年均高生长最高74.25cm,最低51.75cm,年均径生长最大1.66cm,最小1.43cm,生长量与荒山造林无差异,减少紫茎泽兰盖度47%~55%;板栗林下减少紫茎泽兰盖度58%,种植2年后就可减少29%;1年生桉树林下可减少紫茎泽兰盖度44%。验证了生物替代的生态工程法,是紫茎泽兰严重发生区的有效实施治理。同时,对人工和机械除治、化学除治紫茎泽兰的措施以及紫茎泽兰综合利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董欣悦  王见 《绿色科技》2013,(12):63-65
概述了紫茎泽兰的基本特征、起源和在我国分布的情况。综述了紫茎泽兰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从遗传特性上探讨了紫茎泽兰的生长优势;分析了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紫茎泽兰提取液的提取方式;根据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化学性质做了杀虫活性的研究;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对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在云南省宜良县进行。在紫茎泽兰密度较大(40%以上)的地方,营造藏柏、柳杉、圆柏、华山松等树种,来替代控制紫茎泽兰。试验面积3162.8亩,造林的平均保存率达85%,长势良好,基本上控制了紫茎泽兰的危害。引进天敌泽兰实蝇的生物防治,两年内已经扩散到全县以及毗邻七个县区的紫茎泽兰滋生地,扩散面积达4150km~2。还发现了引起紫茎泽兰得叶斑病的泽兰尾孢菌。染病的紫茎泽兰,高生长显著下降,种子发芽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津锄是由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和广谱性除草剂甲嘧磺隆及安全剂等多种成份经合理混配后研制成功的新型非耕地除草剂,其特点和使用方法如下:1 特点(1 )杀草谱广:对各种一年生和多年生的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包括许多深根性恶性杂草,如狗牙根(节节草)、芦苇、白茅、五节芒等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用药后2 0~30d内,基本上可获得95 %~1 0 0 %的杀草效果。(2 )见效快:用药后1~2d即可见明显的药害症状,1 0~2 0d内各种杂草即可全部枯死。(3)毒性低:本品对人畜和各种野生动物十分安全。(4 )持效期长:用药一次,基本可保持全年内无草害发生。(5 )对周…  相似文献   

20.
应开展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紫茎泽兰为菊科泽兰属植物。茎紫红色,叶对生,叶缘有粗锯齿,花白色,紫茎泽兰原产墨西哥,50年代从边境传入我国云南,现分布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及东南亚国家大部分地区。目前,紫茎泽兰还停留在防治阶段,我省曾用泽兰石蝇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