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土保持监理工作是对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监理工作的细化,虽然水保工程相对于其他水利工程级别低、规模较小,但同样存在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为此,作者简要分析了水保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结合工程实际,总结了水保工程施工阶段加强监理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剥离表土多,施工占地面积大,对其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实施,是防治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该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应与工程建设阶段相吻合,在工程实施、验收、运行等阶段均应开展相应的水保工作。水保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的目的与意义、编制依据、工程施工简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水保措施布设的重点区域,须通过多因素比较才能确定。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水土流失监测的重点是库区的滑坡、塌岸。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6月13—15日,水利部松辽委调研组一行对吉林省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调研。吉林省水土保持局、县(市)水利局、水保站等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每到一地,调研组都深入工程施工现场参观、问询,并就侵蚀沟治理措施的防治模式、施工工艺、工程造价、实施成效及科技推广等情况,与当地水保站的同志进行探讨交流。在座谈会上,吉林省水土保持局张超  相似文献   

4.
船山区在2004~2005年农发水保项目实施中,推广应用了HEC水泥进行水保工程建设施工,实践证明,与采用传统材料进行水保工程建设相比,应用该产品具有取材和施工方便,工期短、省工节资、工程质量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临汾市实施了“以重点项目为龙头 ,治水与治土有机结合 ,人工治理与依靠自然修复同步实施 ,成片连线、上规模、上档次、出精品、促调产、增效益”的水保工作战略 ,逐步建立起了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水保综合防治体系和水保监督执法体系 ,创造出了具有临汾特色的水保防治模式 ,大大提高了综合治理效益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油气田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理经验与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晋陕蒙接壤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为例,简要阐述了一些有关水土保持监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信息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有:充分准备,得力管控,圆满履约;健全机构,严格程序,规范监管;坚持服务,注重质量,确保效益;安全施工,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积极沟通,协调关系,赢得支持。针对存在问题,建议水保监管部门加强对公众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教育;建设单位建立健全与水保工作相对应的管理体系,强化水土保持监理责任,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人员水保知识的普及,选用有专业资质的单位从事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水保方案编制人员编制具体方案时做到兼顾实际情况,采用统一的防治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朝阳县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经济学和土壤侵蚀原理构建DPSIR结构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法系统评价朝阳县不同水保措施下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1998年、2008年和2018年灰关联投影值为0.182 4、0.211 5和0.268 1,水保效益逐年提升,其水保措施比例结构具有较好适用性和有效性,可以为水保措施优化调整以及水保工作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中西部 3个州分别选取 1个有代表性的流域 ,对其 10 11个自耕农场主采用水保耕作制的效果进行调查评估。评估模型为社会学理论及农场结构模式的综合。水保耕作制度设 18项 ,社会学变量为 9项 ,农场结构变量为 5项。通过问卷形式分别进行量化评估 ,所有水保耕作技术权重值累加形成“水保耕作综合指标”。社会学因素、农场结构因素作为自变量 ,用于统计模型中 ,统计分析表明 :俄亥俄流域农业总收入取决于粮食生产及政府技术援助。但农场经营年数越多 ,水保耕作指标越低。衣阿华流域测试结果为 ,农场主已认识到农用化学物质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离开农场工作日数越多 ,水保耕作指标越低。明尼苏达流域若采用水保措施将获得更大效益。结果表明 :未来的水保规划应改进水保耕作制 ,使之产生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土保持》2010,(2):44-44
江西省龙南县以监督执法回头看为契机,顺应效能建设新形势,坚持实行水保执法职责明晰化、执法权限公开化、执法任务责任化、执法行为程序化,不断提高水保执法水平,使龙南水保行政执法逐步走向规范。目前已对行政审批项目、时限、收费对象、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公告,水保方案报告书的审批时限从60日降至20日;实行了水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对局长、分管副局长、股长、执法人员的职责进行了分解,对权力进行科学配置;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中西部3个州分别选取1个有代表性的流域,对其1 011个自耕农场主采用水保耕作制的效果进行调查评估.评估模型为社会学理论及农场结构模式的综合.水保耕作制度设18项,社会学变量为9项,农场结构变量为5项.通过问卷形式分别进行量化评估,所有水保耕作技术权重值累加形成"水保耕作综合指标".社会学因素、农场结构因素作为自变量,用于统计模型中,统计分析表明俄亥俄流域农业总收入取决于粮食生产及政府技术援助.但农场经营年数越多,水保耕作指标越低.衣阿华流域测试结果为,农场主已认识到农用化学物质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离开农场工作日数越多,水保耕作指标越低.明尼苏达流域若采用水保措施将获得更大效益.结果表明未来的水保规划应改进水保耕作制,使之产生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1.
平原高沙土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及主要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平原高沙土地区农田、内三沟及河坡土壤侵蚀的特点,农田土壤侵蚀后就近淤积,内三沟土壤侵蚀量与淤积量基本持平,河坡土壤侵蚀量小于河床淤积量。植被覆盖率与径流量、含沙量、冲刷量及淤积量存在密切相关关系,指出高沙土地区减少土壤侵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介绍了长汀县实施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的以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经验体会,总结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三个创新即创新思维方式,创新领域方式和创新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连作条件下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环境间的响应关系,本研究采用了Illumina平台Hiseq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施肥处理(常规施肥,蚯蚓粪肥,微生物菌肥以及蚯蚓粪和微生物菌肥混合)的漯河烟区连作植烟土壤细菌进行16S rRNA V4区测序,结合冗余分析(redundancyanalysis,RDA)研究土壤细菌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以及与土壤环境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测序质控后共获得25 203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计1 600 239条读数.分层聚类图显示,不同施肥处理的连作植烟土壤细菌群落有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不体现在结构多样性上.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连作植烟土壤细菌群落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体现出一定的时间差异性;烤烟成熟期土壤丰度指数明显升高,微生物菌肥和蚯蚓粪肥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变化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土壤环境因子间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可以将原有的11个土壤环境因子按照强正相关关系划分为4类;RDA结果表明,土壤pH既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又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而有机质主要对土壤细菌群落丰度有积极影响.研究结果为在微生物水平上研究连作植烟障碍的形成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用间距为l_2两点瑞利波脉冲响应的互相关或互谱相位求耕作土层应力波速的方法。用此法测定了几种土壤的应力波速,所测结果在土壤高速切削机理研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松嫩平原主要土壤类型含水量高光谱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消除土壤类型的影响,提高土壤含水量高光谱预测精度,以松嫩平原四种典型土壤(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风砂土)实验室高光谱反射率为研究对象,对反射光谱曲线进行去包络线处理,提取光谱特征参数;并对反射率进行多种数学变换,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含水量水平的反射光谱特征差异,建立考虑土壤类型差异的含水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混合土壤类型难以提取有效的光谱特征参数进行土壤含水量预测;2)将风砂土与其他土类分开,其他土类利用光谱特征参数建模的精度高;3)基于光谱特征参数的一元线性回归精度高,输入量少。研究成果为多个土壤类型含水量高光谱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草本植物根系对高液限土的加固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草本植物根系对高液限土的加固效应,为工程中合理预估植物根系在高液限土质边坡防护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高羊茅根系及其与高液限土壤构成的根—土复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室内直剪试验分析高液限土含水率和含根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在土样中掺加根系可以显著提升其黏聚力,小幅提升其内摩擦角。根系对土体的加固效果随着含水率增加呈现先上升后减小的趋势。不同含水率梯度下根—土复合体的最优含根量有所区别,对于20%和25%含水率的土样,其最优含根量大致在0.3%附近,对30%含水率土样在0.4%附近,对35%~45%含水率土样在0.5%附近。[结论]草本植物根系可以有效抑制高液限土的水敏性,且在不同含水率梯度下根系发挥的作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恩施典型富硒区土壤硒与其他元素组合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余涛  杨忠芳  王锐  曾庆良  侯宛苓 《土壤》2018,50(6):1119-1125
硒是重要的人体和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功能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高硒土壤中硒与其他元素组合特征及来源,从而支撑富硒资源的安全有效利用,本研究在恩施市沙地乡系统采集并分析了200个表层土壤样和2组土壤垂向剖面样品,运用统计学工具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1.88 mg/kg±2.51 mg/kg,明显高于全国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研究区土壤元素组合特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中硒与钼、钒、铬、镉和镍等元素具有较强的伴生关系,与黑色岩系分布密切相关;第二类为三氧化二铝、铅和砷等元素/氧化物,与土壤中黏土矿物有关;第三类为钙和锶等元素,表明该同族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因子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土壤硒和镉伴生主要发生在黑色岩系,不同成土母质硒等元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detection of eight micropollutants was studied in a field trial. Al, As, Cd, Cr, Cu, Hg, Pb, and Zn soluble salts were applied at rates of 30, 90, and 270 kg ha?1. The total element content was measured using HNO3+H2O2, and the exchangeable/soluble content was measured with NH4‐acetate+EDTA extraction. After 1 year, nearly all of the applied Cu, Pb, Cd, Zn, and As could still be detected in the plow layer in an exchangeable form, but the Cr and Hg were not detectable. Two years later,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the added Cd and only about one‐third of the applied Cu, Pb, Zn, and As were found in exchangeable forms, whereas Cr and Hg were only marginally detected. With time, fixation of these elements in less exchangeable forms occurred. Cadmium remained exchangeable for a longer time than the other elements and could be measured by both analytical methods.  相似文献   

19.
高强高耐水土体固结剂具有应用范围广、早期强度高、水稳定性与耐久性好、湿胀与干缩变形小等特点。长阳县对运用该固结剂修筑梯田土坎、土质晒场和道路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 ,运用该固结剂修筑的梯田土坎、土质晒场和道路均能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施工工艺简单 ,在无砂石料和运输困难的地方使用固结剂修筑土坎、晒场和道路 ,可节约工程投资 10 %以上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sponding uptake and assimilation of nitrate (NO3 ?) in leafy radish and effects on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by foliar application of amino acid fertilizer (AAF). The activity of the enzymes related to the process of NO3 ? reduction (NR: nitrate reductase; NiR: nitrite reductase; GS: glutamine synthetase) and the content of NO3 ?, total N, and the end products of this process (amino acids and proteins) were analyzed. The soils were sampled twice, and some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application of AAF increased biomass production, and nitrogen (N) ut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 low rate of AAF increased 55% over the control. In addition, the activities of the enzymes were affected differently depending on applied rate of AAF. Furthermore, the NO3 ? content was reduced 4–24%, and total N content was increased 14–32% by AAF treatments. Finally, application of AAF improved uptake efficiency of N from soil and prevented N loss by l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